馬鈴薯米拉

民主德國用“卡皮拉”(Capella)作母本,“B.R.A.9089”作父本雜交,1952年育成,1956年引入我國。至今仍為湖北省恩施地區及西南山區的主栽品種之一。

主要性狀,適種地區,栽培技術要點,

主要性狀

株型開展,分枝數中等,株高60cm左右,莖綠色基部帶紫色,生長勢較強;葉綠色,茸毛中等入複葉大小中等,側小葉4~5對,排列疏密中等;花序總梗綠色,花柄節無色,花冠白色,大小中等,無重瓣,雄蕊橙黃色,柱頭3裂,天然結實性弱;槳果綠色、小,有種子;塊莖長筒形,皮黃肉黃,表皮較光滑,但頂部較粗糙,芽眼較多、深度中等,塊莖大小中等,結薯較分散;休眠期長,耐貯藏。中晚熟,生育日數115天左右;蒸食品質優;加工品質:乾物質25.6%,澱粉17.5~18.2%,還原糖0.25%,粗蛋白質1.1%,維生素C10.4mg/100g;抗晚疫病;高抗癌腫病,不抗粉痂病,輕感卷葉和花葉病毒病;一般667平方米產量為1000~1500kg。

適種地區

該品種適於無霜期較長、雨多濕度大、晚疫病易流行的西南一季作山區種植;主要分布在湖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

栽培技術要點

品種耐肥,栽培時要注意增施肥料,與玉米套種時要適當放寬行距,以減少對玉米的蔭蔽,如單套單可採用95cm的行距,如雙行套種可採用行距166cm,單作適宜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