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都拉人

馬都拉人(Madurese),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民族。主要分布在馬都拉島以及爪哇島東北沿海地區,部分分布在鄰近島嶼。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與爪哇人相近。使用馬都拉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與巽他語、爪哇語、馬來語非常接近。分東部和西部兩種方言。原用爪哇文字母,現改用拉丁字母。有用馬都拉文寫的歷史文獻。通用印度尼西亞語 。原信印度教和佛教,後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早期受爪哇王室統轄,17世紀後受荷蘭殖民統治,1945年與國內各族人民一起獲得國家獨立。主要從事農業,土地為村社共有,種植玉米、水稻、豆類、花生和菸草等;部分居民從事畜牧,飼養牛、馬、山羊等;沿海一帶居民從事漁業和鹽業。手工業有製革、制陶和編織等,並善於鍛冶和木器製作。

基本介紹

印度尼西亞乾旱而貧瘠的馬都拉島上居住的原住民,現在多數生活在馬都拉島、康厄安(Kangean)群島和毗鄰的爪哇東北海岸。屬德太羅-馬來(Deutero-Malay)人種,說兩種主要方言:西馬都拉語中心在帕梅卡桑(Pamekasan),東馬都拉語流行於蘇民納(Sumenep),另有一種小型變體,流行於康厄安群島。馬都拉島上的馬都拉人牧養牛群以供出口並用作役畜耕作水稻。爪哇的馬都拉人是該島很多原住民民族中的主要種群。傳統宗教信仰已在不同程度上受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