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塔·阿格里齊

馬爾塔·阿格里齊

馬爾塔·阿格里齊(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深孚眾望的阿根廷女鋼琴家。 曾從多位名師學琴,1957在布索尼日內瓦鋼琴比賽會上獲獎,1965年在第七屆蕭邦鋼琴比賽中獲一等獎,聲譽日高。她的演奏技巧卓越,熱情奔放,以速度見長,擁有很多男鋼琴家都難以企及的速度以及技巧,彈奏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和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都十分出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爾塔·阿格里齊
  • 外文名:Martha Argerich
  • 國籍:阿根廷
  • 出生地:布宜諾斯艾利斯
  • 出生日期:1941年6月5日
  • 職業:鋼琴家
  • 主要成就:1957布索尼和日內瓦鋼琴比賽獲獎
    第七屆蕭邦鋼琴比賽中獲一等獎
    2006年葛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獎
  • 代表作品: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 拉威爾《G大調鋼琴協奏曲》
  • 老師:庫爾奇奧,斯卡拉穆扎,古爾達
人物評價,音樂天分,早期情況,鋼琴生涯,幼年學琴,日臻成熟,享譽國際,復出樂壇,生涯傳奇,演奏特點,獲獎情況,個人生活,性格習慣,

人物評價

馬爾塔·阿格里奇是當今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她的演奏好像是一切信手捏來。由她演奏的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技術精湛,是她的保留曲目,她的演奏讓人感覺樂曲變的那么簡簡單單。這幾年,除了上述的室內樂和雙鋼琴之外,倒是很少見她新的獨奏曲目。
馬爾塔·阿格里齊馬爾塔·阿格里齊

音樂天分

關於阿格里奇最初是為什麼開始練鋼琴的,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其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是在上幼稚園的時候,一個會彈鋼琴的小女孩總是很驕傲的對阿格里奇說你這也不會那也不會,導致小阿格里奇很生氣,於是立志學習彈鋼琴。但是按照阿格里奇自己的說法是,當她只有兩歲八個月左右時,有一天她無意識的在鋼琴上按了幾個音符,結果使得旁邊幼稚園的老師大吃一驚,因為阿格里奇隨手按的已經很成調了,由此阿格里奇的音樂天分被發現了。

早期情況

馬爾塔·阿格里齊三歲開始學習鋼琴。在她五歲時,她受教於文欽佐·斯卡拉穆扎,這位老師帶給她的影響是抒情性和感情的加強。她八歲時有了第一場的音樂會,曲目為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
阿赫里奇全家於1955年時搬到了歐洲,她受教於奧地利弗里德里希·古爾達。之後,她又陸續受教於斯特凡·阿斯克納塞及瑪麗亞·庫爾奇奧。1957年,阿赫里奇16歲時,在三個星期之內連續贏得了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以及布梭尼國際比賽。在布梭尼國際大賽時,阿赫里奇遇到了米開朗傑利,之後當她二十歲遇到藝術生涯的危機時就曾向他求教。
阿赫里奇贏得1965年於華沙舉行的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其中贏得比賽的關鍵是她在演奏蕭邦的C大調練習曲(Op. 10, No. 1)時大膽自信的演奏。次年,她舉行了她在美國的首演,出現在林肯中心的偉大演奏家系列中。

鋼琴生涯

幼年學琴

阿格里奇從三歲開始學琴,進步神速,不過當時畢竟是小孩子,練琴的枯燥有時也會讓她非常憎恨鋼琴。在阿格里奇八歲的時候,她的演奏技巧已經達到了獨奏的水平。1949年六月,阿格里奇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管弦樂隊
合作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結果一鳴驚人,甚至驚動了當時阿根廷的總統。據說總統為了讓這位神童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特別將阿格里奇的父親派駐維也納,在那裡阿格里奇得以跟隨鋼琴家古爾達繼續深造。

日臻成熟

阿格里奇從小就顯露出非凡的音樂天賦,當時著名的阿勞·魯賓斯坦等鋼琴大師在訪問阿根廷的時候都聽過小阿格里奇的演奏,並給予高度的評價。鋼琴家吉澤金在聽完阿格里奇的演奏後,還特別叮囑她的父母親說,不要對阿格里奇管束的太嚴,要多給她一些自由,否則很可能會毀掉一位天才的音樂家。在很多人的關懷呵護之下,阿格里奇的演奏技巧日臻成熟,同時她對與音樂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享譽國際

1957年,阿格里奇參加了義大利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在第一輪淘汰賽之後,阿格里奇問幾位評審:是再見呢,還是永別?評審回答說,是再見。因為阿格里奇認為自己通不過第一輪比賽,所以根本沒有準備第二輪的曲目,在聽到評審的回答後,她才開始練習新的作品。最終,阿格里奇獲得了這次比賽的冠軍。初次參賽的獲勝使得阿格里奇信心大增,幾周之後,她報名參加瑞士日內瓦鋼琴比賽,結果她不負眾望,再拔頭籌。

復出樂壇

小時候,阿格里奇想當一個醫生,長大後她又想當一個秘書,在業餘的時間可以彈琴消遣消遣,她不想當一個職業演奏家,16歲成名之後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她不喜歡四處奔波,到處表演的生活。1960年,阿格里奇退出舞台,結婚生子,在1965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之前,她甚至已經有三年沒有練過琴了。後來在著名鋼琴家阿什肯納奇的妻子史蒂芬的勸說和幫助之下,阿格里奇才又重新找到對於鋼琴的熱情,並再次拿下國際大賽的冠軍。

生涯傳奇

1957年,年輕漂亮的女鋼琴家瑪爾塔·阿格里奇在幾周之內,連續奪得了義大利和瑞士兩個國際鋼琴大賽的冠軍,引起轟動,當時阿格里奇只有16歲。從此之後,阿格里奇憑藉她精湛卓絕的演奏逐漸成為名滿世界的著名鋼琴家,而阿格里奇獨特的學琴經歷,以及略顯古怪的個性,更使得她具有了某種傳奇色彩。

演奏特點

阿格里奇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而她最厲害的一招就是“快”。阿格里奇不僅讀譜快,視奏快,而且她手指的彈奏速度也非常快。比如阿格里奇在演奏李斯特奏鳴曲時,左手的八個八度,她用不到一秒鐘就彈奏完畢。據說阿格里奇的速度要比老牌的鋼琴快手霍洛維茨還要快上一籌。雖然阿格里奇的鋼琴獨奏深受人們的歡迎,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之後,阿格里奇很少舉辦獨奏會,而是把重心轉向了重奏曲上。
在阿格里奇的演奏生涯中,曾經有很多的前輩鋼琴大師對她進行過指點和幫助,而近幾年,阿格里奇也試圖通過創立“阿格里奇鋼琴獎”等方式,來幫助年輕的演奏家。曾有人問阿格里奇,要想成為一位成功的鋼琴家,什麼是最重要的?阿格里奇回答說,首先要熱愛音樂,要感覺到和音樂在一起時的幸福,其次要有相當的技巧,因為聲音是音樂里最本質的東西,而有些聲音想要發出來就需要技巧。同時,要想成功,你還要做到與眾不同。
許多鋼琴家在年輕時總是激情四射,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內省,但是阿格里奇不是這樣,從她近幾年錄製的蕭邦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人們聽到的是比以前更為狂放和具有氣勢的音響。雖然已經年過六旬,阿格里奇熱烈的的個性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而她的琴聲也一如她的人一樣繼續保持著通透率真的魅力。
2015年照片2015年照片

獲獎情況

1957年費魯喬·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一等獎
1957年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一等獎
1965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一等獎
1997年克勞迪奧·阿勞紀念獎章
2005年在日本獲得旭日章和praemium Imperiale獎
2000年、2006年格萊美獎最佳器樂獨奏獎(與管弦樂隊
2005年葛萊美獎最佳室內樂獎
2012年Gramophone雜誌投票入選名人堂

個人生活

阿格里奇已結婚三次。她的第一次婚姻生活是與作曲家 、指揮:羅伯特·陳,與他有一個女兒,陳Lyda,是個小提琴手。從1969年到1973年,阿格里奇第二次婚姻,是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帶著她的女兒與迪圖瓦生活。她的第三任丈夫是鋼琴家Kovacevich,與他有一個女兒,史蒂芬妮。
阿格里奇在1990年,被診斷出患有惡性黑色素瘤。癌症治療後,漸漸有了緩解,但有一個在1995年復發,最終她的肺部淋巴結轉移。在約翰·韋恩癌症研究所,她的肺的一部分去除,在她積極配合醫生注入治療疫苗之後,阿格里奇的癌症再次緩解。阿格里奇為了感謝研究所進行了卡內基音樂廳演奏會。截至2012年,阿格里奇仍然患有癌症。

性格習慣

多年來,阿格里奇憑藉她超凡的音樂天賦和精湛的演奏技巧成為了世界矚目的鋼琴家,同時她的我行我素的個性,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據說阿格里奇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上台演出前一定要用隨身攜帶的鑷子,拔掉前額上幾根多餘的頭髮才能找到感覺。有一次,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阿格里奇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鑷子,結果她一氣之下就取消了迫在眉睫的音樂會。
阿格里奇臨時取消演出的做法是出了名的,而她取消演出的原因也花樣繁多,要不就是找不到鑷子,要不就是想看一下取消演出的後果,要不就是怯場。還有一種情況她也會取消演出,就是找不到靈感。在阿格里奇心裡,她希望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完美的,甚至一首演奏過多次的曲子,她也不希望重複,而是要演繹出新的內涵。
阿格里奇生於阿根廷,14歲到歐洲接受正統的音樂教育,她的演奏獨具個人魅力,又具有傳統的風範。據說,阿格里奇是歐洲移民的後裔,她自己也說她的老家很可能就在克羅地亞,她的祖上很可能是條頓民族。或許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當阿格里奇在演奏德奧激情熱烈的作品時,也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其中的情感,而不會顯得有絲毫的隔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