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放營村

馬放營村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鎮北部7公里,,農民耕作以水旱輪作為主,元沫路穿村而過,位於淮河與北淝河交匯處,距蚌埠市15公里,離五河縣城41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放營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蚌埠市
  • 電話區號:0552
  • 郵政區碼:233316
  • 人口:3686
基本概況,交通區位,農業發展,經濟發展,鄉村建設,旅遊資源,

基本概況

該村下轄5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692戶,實有人口3686人,耕地總面積7283農田,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萬畝農田保護區。2013年安徽農田生產示範區。沫河口鎮區域地圖
郵編:233316。區號:0552。拼音: ma fang ying cun

交通區位

馬放營村所屬沫河口鎮緊靠京滬鐵路,沿線通達蘇州、常州、無錫、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人流,物流密集,是安徽省東向發展的主通道。南洛高速公路入口連線園區主幹道,和即將建設的徐州-滁州及正在建設的蚌埠市-五河-泗洪高速公路相接,實現了二橫一縱的高速對接;省道306在鎮內穿越而過,直接豫蘇。鎮區距淮河僅一公里,在建中的沫河口1000噸級貨櫃碼頭使其具有得天獨厚的水運優勢。
沫河口鎮逐步形成了以陸路高速和鐵路運輸及水運的交通網路,1.5小時可達南京、徐州、合肥,4小時到達上海、杭州、鄭州、武漢等,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接受長三角地區經濟輻射能力強。

農業發展

馬放營村盛產小麥、水稻、花生、蔬菜、水產品,是皖北農副產品散地,國家商品糧和瘦肉型生產基地。全村水稻、良種小麥種植面積近七萬畝,2009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國家級萬畝農田保護區,並依託蚌埠、南京建立了近二千餘畝的水產養殖基地,盛產魚蝦,河蚌遠銷長三角地區,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村。

經濟發展

馬放營村1998年被評為全國小康村,村民勤勞,善良。近些年村民收入不斷提高,人均年收入近兩萬元。村裡有國小、衛生室和華儼禪寺,擁有貨車18輛,小汽車25輛,機車600輛。
馬放營村在著手提高個人收入的同時,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招商引資。村內擁有馬放營建設材料加工廠、安徽福娃玩具廠等,近斯將有一批江浙滬企業來投資建廠,為發展鄉村經濟,解決農村就業提供了更寬廣的平台。
安徽江淮米業有限公司正在籌建。

鄉村建設

馬放營村2008年被批准為蚌埠市第一批新型農村建設試點單位(五河縣三試點之一),招商建設馬放營城市花園新型農村住宅區,其位於沫河路旁,現已建成一、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新農村規劃科學合理,集中分散住戶,整合出更多土地進行農業生產提高村內糧食產量,增加村民收入。科學的把握全國性萬畝農田保護區的建設工作。

旅遊資源

村內有座千年古寺---華嚴禪寺,該寺信徒眾多,該寺與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頗有源緣,少年出家鳳陽龍興寺,而此寺為龍興寺母寺,所以在寺內亦供奉朱元璋。每年三月十七為廟會,每年都有逾以萬計信眾從四面八方朝聖而來,尊請三尊金佛出世。三佛出世必降甘霖,每年如此。
華嚴禪寺傳說一
相傳華嚴禪寺,始建於南北朝(一說元朝),迄今千餘年,原有殿宇三進,總面積有八畝之多,其盛況可見一斑,但因久經歷史演義至民國年間僅剩下中殿及後殿的殘垣遺址了。一九三一年,中原水患之際,有邳縣八義集關帝廟,高僧釋心齋攜徒禪修,募化及化,有鄉紳馬明香、馬貴義等薦駐掛錫,隨歷盡艱辛修復了部分殿宇廊房,重塑了全堂帝廟,兩年後園寂,而華嚴禪寺繼由其徒禪修主持。20世紀六十年代,文革動亂,廟宇又被破壞一空,釋禪修劫前先覺,深埋了三尊瑰寶—金佛像,去游他鄉,八十年代後期,國遇明主,撥亂反正,落實了宗教政策。九十年代初釋禪修重返故寺——馬放營村內華嚴禪寺,集眾請出左佛,同進廣結善緣分,募化十方,加之馬氏山主,集資數萬,重建古剎,於一九九五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一座兩進雙跨院的華嚴禪寺圓滿落成了。訊息不脛而走,方園百餘里信眾去集,寺內香菸繚繞,時經聲佛號不絕於耳,著實盛況空前,斯時僧俗議室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準提菩薩聖誕之時訂為華嚴寺廟會,並立“天成古寺,地生奇花”之碑以紀之!
華嚴禪寺之二——華嚴溯源
華嚴寺位於淮河北岸數里馬放營村內,原始於村同名或謂馬家廟,其位置在歷史的版圖上屬中原地區,經濟繁榮,人口眾多,為歷代王朝更易的必爭之地,而寺內現尚存紅石碑二貼,古銅華三尊,因年深日久,碑文模糊,其一尚可辯認:“雲大德玖年,修造起立廟堂一所……皇慶二年發心疏首重修”等字樣,按史載謂大德者有二其一:宋元之間群雄割據,有李氏建西夏五朝,至崇帝乾順(公元1135年)以大德年號施政;其二:蒙古人乎必到統一中國建立元朝至二世民宗,鐵木真在位13年,於公元1297年用大德施11年,其四世仁宗愛育黎在位九年於公元一三一二年以皇慶年號施政二年,綜此所載,古寺歷史多則逾千年,少則七八百年,可惜除廖廖數語碑文,別無文字可考。
至於三尊古佛的源頭,在馬放營村內代代相傳,在老年階層有口皆碑,相傳初建廟時地處窮鄉僻壤,民不聊生並無金佛,僧人只寫了“佛”字斗方供奉,拈香頂禮期盼真佛下界,日日復日日,誠心感動禪天,或一日,和尚們夙興耕作(當初有養廟地供僧人勞作),當時大霧瀰漫,僧人遙望上空有霞光三道自西入寺,因專心耕作出未介意,至午霧散,僧人歸,見佛台上有三尊金光閃耀的金佛端座在三個金蓮花盆裡,當即全寺僧人頂禮膜拜,稱佛號三日不綴,自此華嚴寺便有金佛供奉了。
現時馬放營村還有不少老年人另有傳說:某某朝代中原大水連年泛濫,坐落於河邊上的華嚴寺廟台也被淹沒水中,雖殿宇尚未倒塌,但僧人亦遷居高坡了,發水之後,水退僧歸,忙於清理殿內淤泥,猛見三尊金佛掩淤其中,隨清洗潔淨請於正中台上,眾僧焚香頂禮,三呼九叩。於是華嚴寺大水淌來金菩薩的傳說,便傳遍了中原地區的千家萬戶。
華嚴禪寺之三——名師高徒
心齋和尚俗姓高,原籍江蘇邳縣,自幼於縣境八義集關帝廟出家,生性剛強但心地慈悲,迂有悖倫理即有訟必勝,面對苦難眾生時又總是慈悲喜舍,中午時收養一嬰過半歲,長到七歲時攜至華嚴寺,對幼徒練就一身好管樂,遺憾的是在一九五五年,便示寂關帝廟。俗語云嚴師出高徒,釋禪修自幼所受嚴師教養,學成了三學兼備,法事嫻熟,工管樂,諳七音,但凡佛門經杵,法器無不詳參細究。其師北上園寂後,竟把華嚴寺人操持的有條不紊!新近幾年蚌埠電視台還多次來採訪了釋禪修的管樂經杵,並做了光碟流傳於世。
華嚴禪寺之四——古廟新顏
華嚴古寺,幾易滄桑,兵大戰亂也無從考察,就近而言,自一九三一年心齋來此駐錫,取名華嚴庵。在八年抗日三載內戰的艱辛環境裡,居然能保存了馬放營村內的一方淨土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了。但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又蕩然無存,一時間圈牛養豬,糞池芋窯個個相挨,更還有造反派們多次摸排挖地三尺,殊不知三尊古佛就埋於這滿目瘡痍的廟台上,因佛菩薩加持護佑,方保無恙。一九九二年釋修歸來於廟台上焚香點燭,頂禮叩拜,竟當眾在廟台上請出三尊古佛,僧俗 不約而同地就同主集資建廟,和尚募化塑像裝金,三年二載以後古廟即換了新顏,亦是前後二層殿,車跨二層樓房,西邊建線廊房,山門上掛著揩書華嚴禪寺四宗的匾額,對聯是:馬放營因保護文物,發展旅遊,眾山主集資興土木,再建古廟,下聯:華嚴寺為弘揚佛法,光大釋迦,老和尚悲心償夙願,重塑金身,院內的寶鼎里香菸潦繞,觀音殿、觀世音菩薩的各式應身法相栩栩如生,準堤菩薩多年法寶,莊嚴挺立,正殿釋迦佛居中,迦葉、阿難,兩邊站立。三尊金佛東首上座,阿彌陀佛西首居中座,地藏彌勤分成兩邊,擴音器內佛號悠揚,自此馬放營村一方淨土,祖國大地一片祥和,恰如正殿對聯所云:華嚴重修萬民齊頌當今宗教政策好,古佛問世,四眾同贊,現前釋迦法無邊!!
馬放營村風景優美,氣候怡人,是個閒暇時光鄉村踏青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