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大帆船

馬尼拉大帆船

“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譯,它是16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初的250年間,航行於菲律賓的馬尼拉與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之間的貨運船隻,是一種木製帆船,一般載重量在幾百噸到一二千噸左右。由於馬尼拉大帆船的貨物主要來源於中國,以當時風靡全球的中國生絲與絲綢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國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尼拉大帆船
  • 外文名:The Manila Galleo
  • 時代: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
  • 背景:“地理大發現”時代
  • 性質:木製帆船
  • 用途:貨運
時代背景,發展歷程,起源,貿易,貿易成果,經濟活動,貿易順差,貨源,意義,相關故事,

時代背景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是世界歷史上的“地理大發現”時代,或者說“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占據印度西海岸貿易重鎮果阿(Goa),以及東西洋交通咽喉馬六甲(Malacca),來到大明帝國的東南沿海。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葡萄牙人麥哲倫因在葡萄牙不得志,後轉向西班牙,經西班牙國王又支持麥哲倫繞過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以及中國沿海。這兩個國家的商人都把與中國貿易當作首要任務,或者說作為牟取巨額利潤的重要渠道。
西班牙政府規定,殖民地只許同宗主國貿易,不能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也是禁止的。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貿易,由王室授予少數商人來壟斷,而且主要集中於塞維亞港。在殖民地指定韋拉克魯斯港口作為“壟斷港口”

發展歷程

起源

1565年4月,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同年6月派“聖·巴布洛”號大帆船滿載亞洲的香料運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爾科,開闢了連線亞洲和美洲的太平洋航線。此後兩地間的大帆船貿易日益頻繁。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季風自馬尼拉啟航北上,至北緯45°~42°水域,順北太平洋上的“黑潮”東行,最後抵阿卡普爾科,行程萬餘海里,歷時約6個月(回程系順洋流直航,歷時約3個月)。
西班牙商人的“馬尼拉大帆船”(Manilagalleon),把福建月港運來的明朝商品運往美洲墨西哥、秘魯巴拿馬智利。馬尼拉大帆船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後,就在當地舉辦盛大的集市,明朝價廉物美的生絲、絲綢深受歡迎,十分暢銷。其影響之大,據說,使得當地的絲織業就此趨於衰落。1600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對當地的養蠶戶加以限制,斷絕了本地蠶絲的供應,由源源不斷輸入的明朝蠶絲為墨西哥的工廠提供原料。1637年,墨西哥一家以中國生絲為原料的絲織廠擁有一萬四千名工人,由此可見運抵墨西哥的中國生絲數量是何等巨大。

貿易

這條航道東起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爾科,西至菲律賓的馬尼拉,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大帆船是西班牙人僱傭中國的工匠在馬尼拉建造的,載重都在300噸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隻。大帆船貿易自1565年開始,1815年結束,每兩年往返一次。這種貿易實際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銀換取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產品。大帆船載著亞洲的商品到墨西哥去,再從阿卡普爾科把這些亞洲特產用大輪車運往其他地方,部分貨物甚至轉運到瓜地馬拉厄瓜多、秘魯、智利和阿根廷。在回程中,這些大帆船運回墨西哥產的銀元銀錠可可子、羊毛等土特產。由於亞洲產品價廉物美,在美洲曾一度排擠了西班牙產品。國王菲利浦二世為了保護西班牙商務,於1593年下令限制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規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過2艘,每艘載重不得超過300噸。由此,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進入了持續兩個世紀的商業限制時期,18世紀下半葉,西班牙經濟凋敝,被迫開放馬尼拉港,大帆船貿易日趨衰落。1813年10月,西班牙王室下令廢止大帆船貿易。歷時250餘年的大帆船貿易促進了太平洋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過貿易,美洲的玉蜀黍、菸草花生、西紅柿等作物傳入中國和亞洲。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的工藝美術對美洲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明代廣東船明代廣東船

貿易成果

經濟活動

從經濟上看,馬尼拉是17世紀下述兩大重要經濟活動的交匯點:一個是西屬美洲銀礦出產的白銀大量流入,另一個是華人們的門類齊全的製造業的商業企業。無論是哪一年,都會有一兩艘西班牙大帆船,從阿卡普爾科穿越太平洋,把“新世界”出產的白銀運到馬尼拉,以購買中國絲綢、中國和印度棉織品,以及“新世界”需求量甚大的其他精美消費品。西班牙人輕蔑土著,卻拿頭腦靈光的華人沒有辦法。基於經濟上的考量,他們不得不利用華人擅於經商的長處,為他們提供日常用品,也牟取龐大的利益。
西班牙占領菲律賓以後,從明朝運去的棉布很快就成為當地土著居民的生活必需品。1591年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發現,當地土著居民因為使用中國衣料,不再種棉織布,所以下令禁止土著居民使用中國衣料(絲綢、棉布)。1592年,這個總督報告西班牙國王說,大明國商人收購菲律賓棉花,轉眼就從中國運來棉布。棉布已成為中國在菲律賓銷路最大的商品。同樣,至遲在1680年代,中國絲綢就已威脅到西班牙產品在美洲的銷路。17世紀初,墨西哥人穿絲綢多於穿棉布。到了1637年,情況愈發嚴重,墨西哥的絲織業都以明朝絲為原料,墨西哥本土蠶絲基本上被消滅了。鄰近墨西哥的秘魯也是明朝絲綢的巨大市場,明朝絲綢在秘魯的價格只有西班牙製品價格的三分之一。明朝絲綢不僅泛濫於美洲市場,奪取了西班牙絲綢在美洲的銷路,甚至繞過大半個地球,遠銷西班牙本土,在那裡直接破壞西班牙的絲綢生產。

貿易順差

“馬尼拉大帆船”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後果是,大明帝國憑藉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製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因此,正如印度總是短缺白銀,明朝則是最重要的白銀淨進口國,用進口美洲白銀來滿足它的通貨需求。美洲白銀或者通過歐洲、西亞、印度、東南亞輸入中國,或者用從阿卡普爾科出發的馬尼拉大帆船直接運往中國 。

貨源

“馬尼拉大帆船”的貨源來自福建沿海的自由貿易港——月港(以後升格為海澄縣),由於它的繁榮,一直有“小蘇杭”的美譽。隨著貿易的發展,福建商人逐漸移居馬尼拉,專門從事貿易中介業以及其他工商業。因此史家評論說,馬尼拉不過是中國與美洲之間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馬尼拉大帆船”嚴格說來是運輸中國貨的大帆船。美國歷史學家蘇爾茲(WilliamLytleSchurz)在《馬尼拉大帆船》(TheManilaGalleon)中指出:“中國往往是大帆船貿易貨物的主要來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廣大地區)的人民來說,大帆船就是中國船,馬尼拉就是中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轉運站,作為大帆船貿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國絲貨,都以它為集散地而橫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當無拘無束地談論菲律賓的時候,有如談及中華帝國的一個省那樣。”
無論是澳門—果阿里斯本航線,澳門—長崎航線,還是月港—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航線,當時大明帝國出口的商品都是以生絲、絲綢、棉布為主,而進口的只有少量的香料之類,葡萄牙、西班牙始終處於貿易逆差之中,中國則始終處於貿易順差之中。貿易的不平衡,導致對方不得不支付巨額的白銀貨幣。因此這種貿易被外國學者稱為“絲—銀對流”或“絲—銀貿易”。這種狀況也延續到了後來的清朝,持續了近兩個半世紀,美洲的白銀與日本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成為當時全球化貿易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16、7、8世紀間,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運往菲律賓的銀子,有時多達四百萬西元,有時只有一百萬西元,但以二三百萬西元的時候為居多……到了1765年2月10日馬尼拉最高法院檢察長向西班牙國王上奏說:“自從菲律賓群島被征服(1565年)以來,運到這裡的銀子已經超過二萬萬西元。”其後,依照德科民(DeComyn)的計算,在由1571年至1821年的二百五十年中,自西屬美洲運抵馬尼拉的銀子,共為四萬萬西元。這四萬萬西元(即比索)當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國。

意義

從貿易角度看,馬尼拉大帆船代表著一條特殊的流通路線。美洲白銀1572年開始一次新的分流,馬尼拉大帆船橫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同菲律賓的馬尼拉連線起來,運來的白銀用於收集中國明朝的絲綢和瓷器,印度的高級棉布,以及寶石珍珠等物。他認為這種遠程貿易對中國東南沿海經濟發展起到巨大影響。從事對外貿易的大明國商人在1638年日本實行閉關鎖國後,同荷蘭商人一樣,甚至比後者更加有效地參加與日本列島的絲綢和白銀的貿易;他們在馬尼拉接收大帆船從阿卡普爾科運來的白銀;大明帝國始終派人出外經商,中國明朝的工匠、商人和貨物深入南洋群島每個角落。
馬尼拉大帆船馬尼拉大帆船
由於中國出口的商品如生絲、絲織品、棉布、瓷器等,主要來自太湖流域,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巨額白銀資本的流入,毫無疑問刺激了這些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機制的日益完備。全漢升不無感慨地說:“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業化成功以前,中國工業的發展,就其使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來說,顯然曾經有過一頁光榮的歷史。”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歷史課題。近幾年來,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年)》,以及彭慕蘭(KennethPomeranz)《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就是為此而作出的努力,令人耳目一新。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在歐洲工業革命發生以前,中國江南的經濟水平是領先於歐洲的,至少並不比歐洲落後。

相關故事

由於馬尼拉大帆船的貨物主要來源於中國,以風靡全球的中國生絲與絲綢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國船”(China Ship)。這是名副其實的。因為馬尼拉大帆船裝運的貨色,大多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平底帆船運來的。例如,1685年有17艘來自中國的平底帆船到達馬尼拉,1686年有27艘,1687年有15艘。這些平底帆船運來的貨色,裝上馬尼拉大帆船,橫渡太平洋,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銷往美洲各地。
西班牙在征服了美洲殖民地之後,又在亞洲的菲律賓建立起殖民地,把他們夢寐以求的中國的絲綢等商品,從馬尼拉運往阿卡普爾科,開闢了一條“太平洋絲綢之路”,譜寫了綿延兩個半世紀的中國與美洲貿易的輝煌篇章。
一位名叫W.L.Schurz的美國學者1939年出版的題為《馬尼拉大帆船》的著作這樣寫道:“中國往往是大帆船貿易貨物的主要來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的廣大地區)的人民來說,大帆船就是中國船,馬尼拉就是中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轉運站,作為大帆船貿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國絲貨,都以它為集散地而橫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當無拘無束的談及菲律賓的時候,有如談及中華帝國的一個省那樣。就馬尼拉方面來說,每年航經中國沿海的商船,就是它的繁榮基礎。”
大約在1530年以前,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已有絲織業。自從馬尼拉大帆船運來了質量精美、價格低廉的中國生絲和綢緞,當地的絲織業就此趨於衰落。1600年,西班牙當局對當地的養蠶戶加以限制,斷絕了本地蠶絲的供應,由源源不斷輸入的中國生絲為墨西哥工廠提供原料。1637年,墨西哥一處一家以中國生絲為原料的絲織廠的工人達到14000人,中國生絲銷售數量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這種情況是漢唐時代的絲綢之路不可同日而語的,馬尼拉大帆船的運輸量,是那種穿越沙漠地帶的駱駝商隊無法比擬的。法國年鑑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的名著《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把馬尼拉大帆船作為近代意義的跨越洲際的遠程貿易,納入全球經濟的視野來考察。他說,16世紀,各種因素協力促成的運動,是從中國前往美洲,馬尼拉大帆船代表著一條特殊的流通路線,這是一種資本巨大的遠程貿易,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絲-銀”對流。
於是乎,巨額白銀貨幣源源不斷流入中國。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經過菲律賓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貨幣,每年都在100萬比索至300萬比索之間,有的學者估計,這一時期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在57500~86250千克之間。數量之大,令人驚訝。
這種現象,以前中國歷史學家很少關注,一般人更是聞所未聞。1969年,全漢升在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發表論文——《明清間美洲白銀的輸入中國》,開始讓中國人看到了一個湮沒已久的輝煌時代。全漢升利用大量原始資料,對此進行精深的分析,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結論:
——從1565年到1815年的兩個半世紀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當局每年都派遣1至4艘大帆船,來往於阿卡普爾科與馬尼拉之間,每年運往馬尼拉的白銀在100萬比索至400萬比索,用來購買中國的生絲、綢緞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馬尼拉的白銀貨幣總計4億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國。
這一研究成果受到西方學者的廣泛關注,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中的說法:“一位中國歷史學家最近認為,美洲1571~1821年間生產的白銀至少有半數被運到中國,一去而不復返”,便是援引全漢升的結論。
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長期處於結構性順差之中,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經濟優勢。前幾年曾經轟動一時的美國學者弗蘭克的著作——《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研究1500~1800年間的全球經濟,把歐洲國家在與中國的貿易存在的結構性貿易逆差,戲稱為“商業上的‘納貢’”。他寫道:“‘中國貿易’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後果是,中國憑藉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製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外國人,包括歐洲人,為了與中國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國人支付白銀,這也確實表現為商業上的‘納貢’”。弗蘭克由此得出結論:1500年至1800年,“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換句話說,在歐洲工業革命之前,世界的經濟中心不在歐洲,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
此言一出,引起西方學者極大的爭議。當時的經濟中心究竟在哪裡,可以討論。但是中國經濟曾經有過的輝煌,卻是不爭的事實。箇中緣由,全漢升在《略論新航路發現後的海上絲綢之路》中說得很明白了:“在近代工業化成功以前,中國工業的發展,就其使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來說,顯然曾經有過一頁光榮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