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余剛

馬余剛

馬余剛,男,1968年3月出生於浙江餘姚,籍貫浙江寧海,核物理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室主任,《核技術》、《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主編,併兼《中國物理C》編委。

1989年畢業於杭州大學,1994年獲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導師。2017年8月,增選為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初步候選人。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從事重離子核物理實驗與唯象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余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餘姚市鹿亭鄉曉雲村
  • 出生日期:1968年
  • 職業:中科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導師
  • 畢業院校:杭州大學
  • 主要成就: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性別:男
個人經歷,人物介紹,主要成就,科研成就,榮譽表彰,社會任職,

個人經歷

1968年3月,出生於浙江餘姚,籍貫浙江寧海。
198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
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2015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介紹

馬余剛,1968年出生於餘姚市鹿亭鄉曉雲村一個普通鄉村教師家庭;他畢業於餘姚市第八中學,1989年從杭州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被免試推薦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獲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年僅26歲的馬余剛被破格升為中科院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教授級科學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主要從事重離子核物理實驗與唯象研究。領導RHIC-STAR中國組研製完成了基於MRPC型的大型飛行時間譜儀,極大提升了STAR探測器的粒子鑑別能力;與合作者發現了首個反物質超核-反超氚核,發現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質原子核-反氦4,首次實現了對反物質相互作用的測量,以上成果兩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測量了氬核的量熱曲線並系統給出了氬核液氣臨界現象的實驗證據;測量獲得了22Mg的高激發態雙質子發射的實驗證據,提出了利用輸運模型研究核反應總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輕核α團簇結構的新探針等。
領導的小組還加入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的大型國際合作組STAR ,正在進行尋找夸克——膠子電漿(QGP)這種新的物質狀態和進行相對論重離子碰撞的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中高能及極端相對論的重離子碰撞反應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核物質的液氣相變和夸克-膠子電漿相變;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實驗與理論,主要研究奇異核結構和性質特點及用奇異核進行的核反應研究;基於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的γ束的產生(SLEGS)及其在多學科研究領域和套用的探索性研究;有關物理學與複雜性的交叉學科。
  • 論文著作
在中能重離子碰撞動力學、核反應的集體流、多重碎裂、液氣相變、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在核輸運理論的創造性套用等核物理的前沿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首次提出了核的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熵,論文發表在國際公認的物理學著名刊物《物理評論快報》上;
首次提出了用核的輸運理論研究核反應總截面的新方法;
關於氬核的量熱曲線的測量的論文被國際同行的SCI論文引用近百次。
  • 成果獎勵
由馬余剛牽頭完成的“重離子碰撞中的反物質探測和夸克物質的強子譜學與集體性質研究”榮獲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的研究成果對尋找和理解這種新的夸克物質,並探索正反物質不對稱性的深刻機理這一“難題”大大前進了一步。

榮譽表彰

1994年,獲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199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01年,獲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5年,獲國際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
2017年1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室主任,《核技術》、《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主編,併兼《中國物理C》編委。RHIC-STAR理事會理事,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World Consensus Initiative 2004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