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小吃

香港街頭小吃

香港街頭小吃的發展源遠流長,從19世紀開始,香港已開始有路邊攤檔,它們都是為了維持生計以及照顧社會低下層人士的飲食所需而出現的,至於街邊小吃攤檔則在1950至60年代初發展最為蓬勃,售賣的小吃種類繁多而且價格廉宜,因而深受歡迎,後因衛生問題被政府逐步驅除,這些路邊攤檔遂開始進入店鋪內維持經營,雖然不再在路邊“推車仔”,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頭所售的小吃,因此極受歡迎。

香港街頭小吃的種類很多,例如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生菜魚肉湯魚丸砵仔糕牛雜格仔餅炸魷魚須、燒賣、煎釀三寶等等都屬此類,它們大多以紙袋或發泡膠盒盛載,而以竹籤或膠匙食用,即買即食,沒有任串燒、何餐桌等設備。從香港街頭小吃的特色與發展,可見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節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飲食方面亦可顯出港人講求快速的心態,不但吃的要快速,連製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會生存,街頭小吃恰好顯示出這個特點。據《蘋果日報》於2002年8月8日的一篇報導所示,香港人每天便吃掉55噸,約375萬粒的魚丸,數量驚人,足見香港人對街頭小吃的熱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街頭小吃
  • 特點:紙袋或發泡膠盒盛載
  • 種類雞蛋仔碗仔翅臭豆腐
  • 發展時期:1950至60年代初
歷史發展,特點,種類,

歷史發展

街頭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邊檔口先出現。街邊檔口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早於1880年代已有街邊檔口的出現,它們日以繼夜做生意,而當時亦已有大牌檔的出現,大牌檔亦是在街頭擺賣的,是領有政府牌照而擁有比小販更大面積的擺賣地方,與小販有相似的地方,其後更開始有“為食街”的出現,所謂“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販集中在一處地方售賣食物予低下層市民,而最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嘉鹹街交界,街內有多個售賣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湯)的熟食小販,50、60年代開始出現了大量小銷售賣街頭小吃,至1970年代開始,政府為整頓市容,重新規劃城市,開始抑止街邊攤檔阻街情況,至1997年回歸後,政府因為路邊擺賣食物衍生衛生問題而大力打擊這些無牌小販,令街邊小販的數目驟然回落,至近年,小販數目已大不如前,但街頭小吃已不再只限於“街頭”,而開始進占店鋪繼續經營,小販開始進占店鋪經營除了是因為政府大力打擊令它們無法繼續在街頭生存,同時亦因為1997年香港發生金融風暴,店鋪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販得以負擔鋪租,遂開始在店鋪經營,而且越來越受歡迎,店鋪越開越多,而且多會集中於一處經營,如旺角的花園街、油麻地的廟街等都有大量的街頭小吃出售。時至今日,香港人要吃街頭小吃,大多在這些店鋪購買後即買即食。
生菜魚肉生菜魚肉

特點

  1. 即買即食,食物亦是即時可以弄好,迎合講求快捷方便、節省時間的香港人。食物是普遍利用紙袋、竹籤食用,都是吃完後一次性的。
  2. 很多都不太健康。老香港流行的街頭小吃,如油炸粽、炸酥盒(即一種如墨盒狀的油器,內有蘿蔔絲)都含有大量脂肪。而“飛機欖”(即一些裝有三、四枚甘草或辣椒欖的小包)等則在醃製過程上用上大量糖或鹽。雖然近年香港提倡健康飲食,但在旺角街頭還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煎炸食物(如煎釀三寶、炸魷魚須等)或高糖份的小吃(如雞蛋仔、格仔餅等),可見香港人以食為先的文化。
  3. 製作速度快,相比其他快餐等膳食便宜和不耗時。

種類

生菜魚肉
生菜魚肉又稱生菜魚肉湯,是香港街頭小食之一,在香港1960年代至1980年代是街上小販常見售賣的熟食,有部分售賣生菜魚肉的小販,還會同時供應碗仔翅,當時有部份食客甚至會把碗仔翅與生菜魚肉混合一起進食。
生菜魚肉生菜魚肉
生菜魚肉的主要材料為生菜絲、鯪魚肉及清湯。做法是把鯪魚肉加入生粉蝦米花打至起膠,然後用筷子將魚肉削進熱湯內煮熟,魚肉落入湯內會呈條狀,最後把煮熟的魚肉、湯及生菜絲混合便成,可加入麻油胡椒粉調味。因為食肆和小販賣賣的生菜魚肉常會加入味素調味,由於烹調生菜魚肉的過程簡易,所以香港有不少家庭會在家中自行製作生菜魚肉。
車仔面
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原稱嗱喳面。大陸難民湧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麵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車仔面走進茶餐廳和食堂,成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專售車仔面的店鋪,甚至有走「高檔」路線的。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車仔面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廉價食品。
車仔面車仔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