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75年創立。該館展出香港的出土文物、歷史圖片、圖畫和地圖等,並定時舉辦文化活動和展出一些有關香港歷史或各國珍貴的歷史文物。

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功能是通過購藏、修復和研究館藏文物,以保存香港的文化遺產。此外,博物館亦通過館藏、展覽和教育及推廣活動,提高市民對香港歷史的發展及其獨特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港歷史博物館
  • 外文名稱:Hongkong Museum of history
  • 類別:歷史及文化博物館
  • 地點: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100號(近香港科學館)
  • 竣工時間:1998年(現址)
  • 開放時間:星期一及星期三至星期六上午10:00至下午6:0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7:00。逢星期二休館。
  • 門票價格:10元港幣
  • 主要景點:各個展區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香港
  • 適宜旅遊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館舍介紹,館藏作品,展覽研究,展區介紹,實用信息,分館,開放時間,入場費用,

歷史沿革

香港的博物館服務原來有百多年的歷史。第一所「博物院」可追溯至1870年代,設於昔日的大會堂內,主要收藏書籍圖冊及動植物標本。隨著舊大會堂於1947年拆掉,這所博物院亦中止服務。1962年,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並於高座設立「大會堂美術博物館」,標誌著現代博物館服務在香港正式開展;1969年改名為「香港美術博物館」,由前市政局管理。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為進一步擴展博物館的服務,香港美術博物館於1975年7月一分為二,成立了「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沿用大會堂舊址,主要宏揚藝術風氣;香港博物館則租用九龍尖沙咀星光行約700平方米的辦公室為館址,舉辦展覽,推廣香港的歷史文化。1983年,香港博物館遷往九龍公園,以兩座原屬於威菲路兵房的舊建築物改建為臨時辦公室及展覽廳,並設有演講室。1989年,新展覽大樓落成啟用,展廳面積增加至1,520平方米。
隨著博物館不斷發展,舊有館址不敷套用,於是有興建新館的需求。1995年,政府落實於尖沙咀漆鹹道南香港科學館旁興建永久館址,隨即展開工程。1998年,香港博物館正式易名「香港歷史博物館」,而一座現代化的新館亦同時落成啟用,總面積約17,5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達8,000平方米,分為長期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並設有演講廳、活動室、參考資料室、餐廳及禮品店等,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博物館服務。2000年開始,博物館改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館舍介紹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75年創立,但館中部分藏品來自1962年成立的大會堂博物美術館。博物館於1998年遷往位於尖沙咀漆鹹道南的現址。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外型、色調與毗鄰的科學館互相協調,形成一個博物館組合。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香港的出土文物、歷史圖片、圖畫等,並定時舉辦文化活動和展出一些有關香港歷史或各國珍貴的歷史文物。館內的“香港故事”展覽,占地7000平方米,介紹香港的歷史發展。
該館以香港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為基本陳列,重點展示了香港6000年的發展歷程。陳列分三部分:
(1)介紹香港的自然環境
(2)以出土文物、古代石刻及古窯址等實物反映了香港地區的人類活動;
(3)展示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為大都市的過程。該館藏品45000多件,分為考古、本地史、民俗史及自然歷史四大類。考古類藏品中,有著名的麥兆漢神父藏品及芬戴禮神父藏品,本地史藏品中以歷史圖片為主,最早的圖片為19世紀60年代所攝;民俗史藏品方面,有中國傳統的漁船模型、捕魚裝備、傳統農具及日用器具;自然史藏品主要是世界各地的岩石和礦物,以及香港常見的蝴蝶及軟體動物貝殼。

館藏作品

博物館收藏數量逾90,000件。 博物館的藏品,既有價值不菲的錢幣郵票,也有從垃圾堆中搶救出來的帳簿和信札檔案,小至箭頭,大至纜車,林林總總,品類繁多,大體而言可分為自然歷史、考古、民俗及本地史四大類。除直接添購外,博物館藏品亦透過捐贈或實地考察採集得來,其中捐贈物品的數量正不斷增加。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自然歷史藏品
自然歷史藏品記錄了香港的地質及自然生態的發展歷史和演變。目前,博物館的自然歷史藏品主要包括岩石和礦物標本、貝殼及動物標本三大類。博物館已收藏約2,800件香港岩石和礦物標本,以及超過750件在香港水域內找到的貝殼。館藏的動物標本超過1,600件,包括哺乳類動物、鳥類及蝴蝶。
考古文物藏品
館藏的考古文物主要由四批藏品組成,分別是麥兆良神父在廣東海豐地區發現的文物、芬戴禮神父在南丫島發掘的文物、李鄭屋漢墓出土的58件東漢時期陪葬品,以及1976年以前香港考古學會在本港境內發掘出土的文物。這些考古藏品記錄過去六千年來香港地區的人類活動,是研究香港古代史的重要材料。
民俗藏品
物館建立了一個能反映本港不同族群傳統生活習尚的藏品,包括農具、家具、農村及漁民日用器具、捕魚裝備、漁船模型等,有助闡明及了解漁民及農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傳統農業耕作方法與漁業狀況。同時,館藏的服飾已達5,500多件,年代從晚清至1970年代,屬於不同族群、年齡,以及社會階層人士穿著的服裝及飾物。從這些文物可探知各族群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價值觀念、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等,有助研究本港族群的歷史文化。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在蒐集有關傳統行業及生活用品上,博物館已收藏850多件木偶戲用品及樂器、1,500多件婚嫁及祭祀用品、各類傳統行業用具及文獻,這些豐富的民俗藏品皆有助研究香港傳統節慶、信仰習俗及民間工藝的發展。
本地史藏品
博物館的本地史藏品總數超過70,000件,是研究香港歷史的珍貴資料;其中的歷史圖片和舊明信片是研究香港歷史的珍貴資料,因為它們能夠如實反映早期香港的生活面貌。現時館藏約14,000餘幀歷史圖片,主要為二次大戰以前香港街景及民生景象,而最早的圖片可追溯至1860年代。另外,博物館亦收藏約19,000餘件歷史文獻,包括帳簿、證件、商業及政府信札和教科書等,有助研究香港社會、經濟及教育等方面的發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亦致力蒐集本港郵品,現時館藏約4,000餘件郵品,有助研究香港郵務發展史。同時,館藏約5,500件的錢幣及鈔票大多為香港歷年來使用的貨幣,但亦涵蓋廣東及澳門等地的貨幣,藉以勾尋香港與鄰近地區經濟發展的脈絡。此外,博物館還搜藏不少工業產品、商業用品、家具、孫中山先生本人及其家族的文物,而前港英政府各部門器物更是博物館在一九九七回歸時積極蒐集回來的藏品。

展覽研究

香港歷史博物館致力蒐集、研究及記錄與香港歷史和文化遺產有關的資料。自1983年至今,博物館共進行了22個專題研究計畫。不少研究計畫的成果,曾用於展覽和博物館刊物中。
博物館的樓面面積達17,500平方米,其中展覽廳占8,000平方米。展覽廳包括一個1,000 平方米可定期更換主題的專題展覽廳;以及八個總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長期展覽廳,展出「香港故事」常設展,介紹香港四億年的自然生態環境及六千年的歷史發展及文化傳承。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會舉行多元化的專題展覽,以輔助常設展。這些專題涵蓋博物館課題範圍內的個別專題,但內容更見全面和廣泛。透過這些展覽,可更詳盡地介紹香港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不同面貌,以補常設展的不足。同時,博物館亦會與外地組織合辦展覽,加強香港與鄰近地區的文化交流。
作為文化機構,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既多元化且生動有趣的活動,以提高市民對社會動態和文化遺產的興趣。活動包括免費導賞服務、講座、參觀活動、錄像帶節目、示範、工作坊和巡迴展覽等。

展區介紹

自然生態環境
這個展區可劃分為「地貌與氣候」及「動植物」兩個部分。步入展館迎面是一個地球儀,讓參觀者確認中國及香港的位置。向前行是一條由假石塊鋪砌而成的時光隧道,岩壁是仿照岩石倒模而成,幾可亂真;此區藉著岩石及化石標本,闡釋香港四億年來所經歷的地質年代及在各時期的地貌。展區內的影院播映一套總結香港地質演變的影片,還加插特別的熔岩效果,令人有如置身於洪荒宇宙中的感覺。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
從狹窄的時光隧道出來,映入眼帘的是一個高逾18米的樹林,裡面放置了多種鳥類、爬行類及哺乳類動物標本,配以雀鳥的啼聲和動物的吼叫聲,使人彷佛置身於大自然中,這個生態系統的縮影介紹香港六千年前的動植物及各種動物與周邊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
劇場影片名稱:香港的自然命脈
片長:8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36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史前時期的香港
考古資料顯示,香港早在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在此活動,先民多棲息於海邊的沙丘之上。本展區除展出香港地區出土的史前時期石器、陶器和青銅器等文物外,還特別搭建了一個長達42米的沙灘場景,展現出生火煮食、搭蓋房屋及打制石器、飾物等活動,既可讓觀眾透過栩栩如生的場景去體驗數千年前先民的生活,又可形象地說明部分陳列文物的實際用途。沙灘的盡頭還可以看到複製的大浪灣摩崖石刻,香港境內共發現了八組這類石刻,可能是先民社會原始宗教之遺蹟,如圖騰崇拜、天神崇拜等。
歷代發展
史前時期,活動在嶺南一帶的是南越族,秦漢以後,中原漢族陸續移入嶺南地區,並帶來較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隨著唐代大庾嶺的開鑿及宋代珠江三角洲的逐步開墾,移民大增,嶺南地區逐漸發展起來。香港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是同步的。新界的鄧族在宋代定居香港。明清兩代,陸續有更多姓族遷居本區,香港的社會經濟取得一定的發展。這個展區主要通過香港及借自深圳的文物,縷述香港從秦漢至清代的發展。展出的重點文物包括來自大嶼山的李府"食邑稅山"界石及佛頭洲稅關遺址的"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石碑。
劇場影片名稱:李鄭屋漢墓
片長:4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不設座位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香港的民俗
這個展區介紹香港及華南地區四個主要族群多彩多姿的生活習俗。遊人可以登上一艘原大的複製漁船參觀,以了解水上人浮家泛宅的生活、信仰和習俗。曬鹽早已在香港絕跡,但透過複製的鹽田,參觀者可以認識到佬人的傳統曬鹽技術。展場的中央矗立著三座傳統建築物,介紹了本地人的傳統婚嫁儀式及元宵點燈習俗。展場的另一角介紹客家人的農耕生活,村屋內簡樸的陳設充分反映客家人艱苦檢朴的生活。民俗展館最矚目的部分是一個仿照長洲太平清醮蓋搭的場景,包括包山、戲棚、飄色、舞獅和道壇等,色彩繽紛,熱鬧紛呈。民俗影院所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對香港本土民間習俗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
劇場影片名稱:吾土吾情
片長:6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45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
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中國割讓香港予英國,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這個展區不單介紹了鴉片戰爭的緣起、經過和影響,還倒了新航路發現、葡人經營澳門、廣州十三行貿易、早年中英關係,以及割讓九龍及租借新界的來龍去脈。展出了極具歷史意義的律勞卑紀念石柱及原立於水坑口的噴泉圓拱。為營造戰爭的氣氛,展館內重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兵抗英的防衛碉堡 ─虎門炮台。位於炮台內的影院,放影一套闡述中西關係發展及第一次鴉片戰爭始末的影片,讓大家明白到割讓香港的前因後果。
劇場影片名稱:從貿易到戰爭
片長:10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90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香港早年發展
迎面是一幢三層高巍古典的歐式建築物,其旁是一個海港的場景,背景是一幅放大了的九龍舊照片。岸邊還停泊著一艘古老的西式遊艇;建築物後方是一條仿古街道,兩邊分布著茶莊、裁縫店、當押店、雜貨店、茶樓、郵局、銀行、商行.... 還有古色古香的誠濟堂藥店及一輛雙層電車,配合著各種叫賣聲,電車聲和淡黃街燈,瀰漫著上世紀初的情調,讓市民可以認識戰前香港的生活面貌。拾級步上閣樓,觀眾可了解戰前香港於政制、法制、民生、工業及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還可重溫國父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的革命事跡,了解香港在中國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劇場影片名稱:香港的交通運輸
片長:10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10
劇場影片名稱:香江點滴
片長:6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不設座位
日占時期
展館設計成一個防空洞,以營造戰爭的氣氛。1941年12月25日,經過18天的艱苦抵抗,香港總督楊慕琦向日本人投降,香港陷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參觀者可透過具歷史價值的展品、歷史照片和影片,了解18天戰鬥的實況,日占時期的香港生活,感受這段人人自危,每天活在惶恐之中的悲慘日子,及英勇抗敵的東江縱隊的光輝事跡。大家可以看到一件從未公開展覽過的珍貴文物 ─ 淪陷時期懸掛於中環滙豐銀行門前的"香港占領地總督部"木製牌匾。
劇場影片名稱:三年零八個月
片長:6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20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香港發展為現代都市
前半部通過多媒體節目及互動展品,介紹香港在房屋、工業、金融及貿易等各方面的飛躍發展。展館內可以看到仿1960年代的涼茶鋪、士多、理髮檔、電影院,以及工展會會場,並藉此了解戰後香港的社會經濟情況及普及文化的發展。後半部通過文物、紀念品及重要文獻等,介紹由中英談判,聯合聲明簽署到回歸大典的整個過程。展覽以一個介紹戰後中港關係的多媒體大型節目作為總結。
劇場影片名稱:1960至1970年代的香港電影及電視
片長:10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40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劇場影片名稱:天然災害
片長:6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10
設有粵語、國語及英語旁白,輪流播放。
劇場影片名稱:1841至1997中港關係回顧
片長:10分鐘
每場觀眾座位:40

實用信息

分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除了位於漆鹹道南的主館外,還有三間分館,分別位於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深水的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以及位於柴灣的羅屋民俗館

開放時間

星期一及星期三至星期六上午10:00至下午6:0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00至晚上7:00。逢星期二休館。

入場費用

成人10元港幣, 老人、學生及傷殘人士5元港幣(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