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帶

首都國際機場是順義得天獨厚的資源。目前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航線最豐富、覆蓋面最廣、航班最密集、運量最大的航空港,而且首都機場還在擴建,到2008年,年客運能力將由目前的3700萬人次提高到6000萬人次,年貨運能力由現在的78萬噸提高到180萬噸,成為未來世界十大機場之一,這將為順義區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這也被認為是北京臨空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持。臨空經濟區現已正式列入北京市"十一五"規劃,是政府在產業規劃、土地供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方面予以扶持的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帶
  • 時間:2008年
  • 區域:首都國際機場三期
  • 類別:機場
定義,五大板塊發展,壯大臨空經濟,產業聚集效應,

定義

首都機場周邊規劃五大板塊撐起首都臨空經濟帶五大板塊分別是空港工業區、會展產業區、國門商務區、空港物流基地及外圍的居住配套區 如果要問順義區最大的資源是什麼,那無疑是它依託著中國航線最豐富、覆蓋面最廣、航班最密集、運量最大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未來5年,順義將圍繞擴建中的首都機場著力打造臨空經濟帶和現代製造業基地。臨空經濟將成為未來順義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順義區發改委一位官員這樣表示。 按照順義的十一五規劃,臨空經濟帶將重點發展包括工業製造、物流、會展以及商務產業具有集中優勢的四個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陳耀則指出,隨著首都臨空經濟帶未來幾年內的逐漸壯大,產業、人員將更加集群,住宅及醫療、文化消費等相關產業也將成為其另一個主要的產業。

五大板塊發展

東 ----打造通信製造業基地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帶
區域:空港工業區、天竺出口加工區
順義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以空港工業區、天竺出口加工區為主,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完善電子通訊產業鏈並逐步推動產業鏈本地化,將空港工業區打造成為通信設備製造業基地。
目前新技術產業群落初具規模。據順義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共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288家中外企業入駐空港工業區,投資總額達32億美元。其中跨國公司64家,索尼、松下、空中客車等世界500強企業20家,電子信息類企業35家。
未來,隨著臨空經濟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將會有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向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工業區和林河工業區集聚。
西 ---國展新館預計9月動工
意義:為區域由產業大區向服務大區轉變創造機遇
國展新館首期工程總投資29億元,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2007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國展新館17萬平方米的配套設施,包括一座4萬平方米的四星級酒店、3萬平方米的辦公寫字樓以及10萬平方米的綜合商業設施,內設商場、餐飲、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帶
娛樂、健身設施等。
對順義來說,新國展為其由產業大區向服務大區轉變又創造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以此為契機,目前相對薄弱的現代服務業將會迅速崛起。
據順義規委官員介紹,國展新館特意設定了3700個停車位。此外,正在規劃中的輕軌也將通過國展新館,與公路一起形成快速交通網路,目前空港工業開發區周邊已形成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路網。
南 ---“國門商務區”
特色:建設總部經濟和現代商務基地、臨空產業中心
國門商務區是臨空經濟區域內一個新的經濟成長點。
國門商務區占地面積6.6平方公里,總投資66億元,目前已有300餘家航空及相關企業落戶。世界第二大飛機製造商———空中客車也把中國公司的總部設在了這裡,預計年內將興建研發中心。
國門商務區以吸引國內外航空企業總部為突破口,著力引進與航空企業配套及時間價值指向明顯的跨國公司總部和地區總部,加快發展與總部經濟相關的配套服務業,建設總部經濟及現代商務基地,最終將建設成為中國及亞太地區臨空產業中心。
北 ---物流基地吸引投資超百億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帶
區域:首都國際機場三期、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
目前,首都國際機場進行三期擴建,將於2007年底完成並投入試運營。首都國際機場擴建後,將躋身世界十大機場行列。這對促進臨空經濟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機場北側的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及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開始建設,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建成後將使(空)港(海關監管)區連為一體,極大地完善口岸功能並提高通關效率。
去年,空港物流基地新引進企業38家,投資總額34.1億元,正在成為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的集聚區;去年實現綜合稅收6.48億元,同比增長140%.目前,該基地已有日郵航空、華輝國際、宅急送快運等106家企業入駐,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
外圍產業升級高檔住宅將走紅
機場兩側為別墅區,順義城區及新城主打低密度普通住宅
作為一個經濟和產業概念,臨空經濟帶必將帶動其主導產業和相關配套產業的快速發展。在這樣的客觀情況下,臨空經濟帶周邊的樓市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可能成為臨空經濟帶發展迅猛的相關產業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陳耀從產業結構發展的角度指出。
“低密度住宅將大行其道”
原首規委副總建築師、中國規劃學會居住區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謝遠驥認為,“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最直接受益於臨空經濟帶的是其周邊的別墅。因為順義的‘中央別墅區’別墅市場需求一直都很旺盛,而且順義在圍繞空港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帶的政策帶動下,隨著區內規劃中的物流業、製造業、展覽業等多個產業發展,在住宅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空港周邊的低密度住宅產品項目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區域內整體的居住品質和生活配套品質必然要提高,對高檔住宅有需求的人群數量也會增加,因此低密度住宅尤其是臨空經濟帶核心區域的別墅必將大行其道。”
別墅區新增4000畝大盤
據了解,目前臨空經濟核心區周邊主要的住宅分布為三個區域。其中,高檔別墅區主要分布在機場兩翼的“中央別墅區”,它依靠溫榆河的自然環境,已經形成一個成熟的高檔別墅區域,且形成一定的規模和檔次,成為臨空經濟帶的主導產品。其代表性別墅項目主要包括格拉斯小鎮、優山美地、財富公館、東方太陽城等。
其中,今年下半年開始銷售的格拉斯小鎮位於臨空經濟帶上,包括六大別墅分區和一個小鎮中心。因為占地規模逾4000畝,每一個別墅區都相當於一個獨立的別墅項目,每個分區內的建築風格是統一的,分區之間主要由數百米寬、數公里長的綠化帶、老河灣來有機區隔。同時,5萬平方米的小鎮中心包括了五星級酒店、商業街、國際學校、高爾夫學院。據透露,該項目要開發長達6年。
“這個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對臨空經濟帶配套居住區的品質提升起到一個積極促進的作用。”謝遠驥指出。
普通住宅瞄準產業人群需求
臨空經濟帶周邊普通的低密度住宅包括板式小高層和公寓,主要分布在順義城區及規劃中的順義新城等區域。
這些普通住宅也同樣走低容積率、高綠化率的舒適性路線。比如,位於順義城區的金漢·綠港,是繼龍澤苑、鋒尚國際公寓之後北京近三年來惟一一個通過國家康居示範工程評審的住宅小區,主要是滿足在臨空經濟帶內的產業人群的居住需求。
同時從相關渠道獲悉,在順義區的規劃中,其中總體規劃面積達到86平方公里的空港城頗吸引眼球。規劃中的空港城是臨空經濟帶的核心區域,主要包括空港工業區、出口加工區、物流園區、航空城、溫榆河高檔住宅走廊五大板塊。“這一新城規劃和臨空經濟帶相得益彰,尤其是核心區域已經明確將高檔住宅產業作為一個主要板塊來發展,這將帶動整個區域的高檔住宅的升級。”魯能地產北京碧水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蓋衛東說。
臨空經濟圈成為首都新引擎
注重臨空經濟發展臨空經濟圈成為首都新引擎
"十一五"期間,臨空經濟區內市區兩級政府已確定重點建設的基礎設施、公建服務設施和企業投資項目將超過80個,投資總額超過百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臨空經濟功能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占全市GDP的8%左右,新創造就業機會超過5萬個。
3.1臨空經濟蓄勢騰飛
首都臨空經濟區目前已規劃5個經濟功能區域,規劃面積達到27.8平方公里,累計開發建設面積達到15.5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內已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餘家投資額在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相繼入駐,協定投資額近80億美元。其中,60餘家跨國公司和3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總額超過50億美元,吸納勞動力達到4.3萬人。規模以上的航空及服務企業已達到210家,投資總額150億元;電子通訊企業近110家,投資總額230億元;加工製造企業達到140家,投資總額310億元;現代物流企業超過150家,投資總額110億元。
2005年,首都臨空經濟區出口供貨額超過30億美元,實現國內增加值185億元(不含機場),占北京市GDP的5%;實現稅收62億元,占順義地區總稅收的87.2%,臨空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目前,圍繞首都國際機場,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集群化產業發展格局。機場西側匯集了以索尼、愛立信、松下為龍頭的電子通訊等高科技產業集群;機場東側發展起以現代汽車為龍頭的現代製造業集群;機場北側聚集了以中外運、宅急送、TNT為代表的現代物流集群。未來還將在機場西南側發展以新國際展覽中心為龍頭的會展服務業密集區;在機場南側建設以國際商務為核心的總部型商務辦公密集區。
經過10餘年的實踐和探索,首都臨空經濟從無到有、由小變大,臨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化特徵充分彰顯,國際化運行機制日益成熟,臨空經濟已成為順義地區最主要的經濟特徵,成為北京市重要的經濟特徵之一。首都臨空經濟區已經從區域增長點變成首都經濟成長極,在北京市未來經濟發展中將具有更加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3.2打造環渤海經濟戰略高地
在北京市新的“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開發臨空經濟區,發展臨空產業,提升會展、物流業水平,構築引領未來發展的高端產業功能區。順義區政府則進一步提出“建設連線國際國內的樞紐空港,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臨空產業中心和現代製造業基地”這一戰略構想,進一步豐富、完善了首都經濟的內涵。立足京津、輻射環渤海、面向東北亞將是未來首都臨空經濟區的最高發展目標。
2005年以來,市區兩級政府積極吸收和借鑑法國法蘭克福、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戴高樂、韓國仁川和新加坡樟宜等國際機場周邊地區發展經驗,著手對臨空經濟區進行了重新規劃。根據新的規劃,未來的臨空經濟區將以“整合資源、最佳化結構、擴充總量、大力發展高端、高效、高輻射產業”為指導思想,以6個相對獨立經濟板塊為核心和五大主導產業為目標並向外輻射發展,逐步形成高科技製造暨出口加工板塊、現代物流暨保稅板塊、現代加工製造業板塊、國際展覽展示板塊、國際商務板塊和生活服務配套板塊等6個功能區域。臨空經濟區東至潮白河、北至奧運大道、西至天北路、南至機場南線高速路,總控制面積將達到178平方公里,區域內將規劃可以進行開發建設面積近70平方公里。剔除機場占地27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塊規劃面積近40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17.5平方公里,尚有約22.5平方公里可以進一步開發。巨大的發展空間,既是臨空經濟持續發展的絕無僅有的“稀缺”資源,同時更為中外客商投資北京提供了炙手可熱的投資機遇。
為全面提升臨空經濟區的影響力,服務首都,面向環渤海,2005年底,市區兩級政府著手規劃以國際商務辦公為主的新功能區——國門商務區。規劃中的國門商務區位於首都機場南側,橫跨首都機場第一和第二高速東西兩側。國門商務區是首都臨空經濟區中全新的功能區,用10餘年的時間將建成北京具有戰略發展高度的國際商務區,成為20年發展臨空經濟區價值的最高體現。
3.3功能定位和戰略目標
功能定位:以國際航空樞紐為依託,以特色的國際商務、研發設計為核心,以吸引國內外航空企業總部為突破口,重點與航空服務、投資行銷、研發設計等行業中的大型重點企業進行戰略上的合作,建設成為國際信息交流與服務中心,眾多高端服務業聚集的國際企業總部區。
發揮“兩軸-兩帶-多中心”城市空間的管理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務功能,突出吸納、輻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服務和帶動首都國際機場周邊的加工製造、現代物流、展覽展示等臨空產業,輻射東北4區縣的區域性商務區。
戰略目標:將國門商務區最終建設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臨空產業基地、環渤海經濟圈各類要素的控制性基地、首都國際商務活動和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臨空經濟區中總部經濟及現代服務業集中發展基地。
國門商務區西起天竺房地產開發區規劃地界,東至東六環,北接機場征地界,南臨機場南線高速路。國門商務區規劃面積19.65平方公里,可建設面積9.64平方公里。鑒於該地區位置的特殊性,各功能組團相對獨立又相互配套,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分塊落實”的原則規劃為機場服務辦公區(含崗山)、航空商務區、國際商務核心區、商業綜合服務區、服務配套區五大組團,產業結構將形成由航空服務、總部商務、酒店商業、高新技術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
1、機場服務區:緊鄰首都機場T3航站樓、交通中心和第二條進場路,是旅客進出機場的必經之地。規劃占地面積110公頃,其中已經啟動38公頃,規劃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其主要功能為機場服務用房、綜合辦公和公用設施。同時,對機場第二條高速西側(崗山)70公頃進行預留開發,以直接吸引安排服務於機場的企業為主。
2、航空商務區:航空企業辦公區位於國門商務區的西側,總面積約216公頃(一期57公頃)。該區域以航空公司總部和營運管理中心、會展商務、多功能酒店為核心功能。
3、商務核心區:商務核心區位於商務區東側,是整個國門商務區開發的重點區域,規劃面積320公頃,可開發利用面積280公頃。該區域以國際或跨國集團總部、高新技術研發中心、高檔商務酒店為重點吸引目標。
4、綜合服務區(南半壁店):占地約290公頃,可開發利用面積約150公頃。該區域將以商業購物、休閒娛樂、康體健身為核心功能。
2007-2015年的9年時間應為國門商務區開發建設的理想周期。根據規劃,國門商務區建築物總體控高在9-45米,容積率一般為0.8-1.5,其建設容積率相當於CBD的1/3。預計至2015年,商務區內將建設商務辦公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酒店及公寓面積約為150萬平方米,商業服務面積約為70萬平方米,文化休閒面積約為20萬-30萬平方米,各類建築總面積約為450萬平方米。
到2015年,將吸引各類入區單位2000-3000家,就業人口達到4萬-5萬人,地區GDP總值實現170億-200億元人民幣,稅收實現50億-60億元人民幣。最終將國門商務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際標準的現代化國際商務區。
國門商務區籌建思路
國門商務區前期調研、深化論證等工作已完成,詳細性控制規劃已得到批覆,年底前將完成項目建議書上報等前期準備工作,爭取明年3月前得到批覆。同時,明年上半年完成大市政設計和國門商務區整體概念設計的國際招標。下半年進入大規模市政建設。
國門商務區總投資將超過220億元人民幣。其中,基礎設施及拆遷投資超過60億元;寫字樓、購物中心、餐飲娛樂、休閒健身以及酒店公寓等項目投資額超過160億元。為滿足部分客商的發展需求,機場辦公區已先期啟動和建設中,年底前將有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可以投入使用。2008年前國門商務區可以提供的商務辦公及配套服務空間將達到15萬平方米。
國門商務區對外合作方式
國門商務區內土地將按照功能分區確定不同一級開發單位,以掛牌方式向中外企業出讓九通一平國有建設用地,鼓勵企業自主經營和樓宇出租。現在正在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參與國門商務區的土地一級開發,鼓勵中外投資商投資商務辦公、技術研發、航空服務、公寓酒店、購物中心、餐飲娛樂、諮詢服務、金融保險、健身休閒等二級項目的開發建設。
國門商務區是順義乃至北京對外開放與投資的一個新的戰略制高點,是北京發展臨空經濟的核心,也是今後幾年中外客商投資的首選之地。
臨空經濟區六大功能板塊高科技製造暨出口加工板塊
首都機場西側形成由空港工業區、金馬工業區和空港通信產業基地組成的帶狀高科技製造暨出口加工板塊將具有顯著國際資本動力特徵,總體規劃面積超過15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近7平方公里,尚有8平方公里可用於進一步發展。今後將繼續吸引以電子通信、生物醫藥、機電、新材料等行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最終建成首都高科技產業最密集、外向型企業最集中、外向度最高和通關便捷、基礎設施完善的區域。
現代物流暨保稅板塊
該區域總規劃面積8.86平方公里,現已啟動近3平方公里,主要開展第三方物流、生產資料及流通加工。特別是,航空貨運大通關基地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將與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同步,打造成為在政策和功能上可與上海洋山保稅港區相媲美、國內獨具特色的航空保稅港區。其中,大通關基地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總投資60億元,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最終將建成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國內第一家航空型的自由貿易區。
現代加工製造業板塊
該區域總體規劃面積超過13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建設8平方公里,尚有5平方公里可用於進一步發展。現代製造業加工區汽車製造、光機電一體化、微電子、機械製造、生物醫藥等行業構成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已經初具規模。今後,該區域將不斷壯大汽車製造、微電子和機械製造等行業,提升順義和北京現代製造業在環渤海地區乃至全國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微電子產業基地、汽車產業製造基地。
國際展覽展示板塊
國家級展覽中心——國際會展中心新館總規劃占地2.25平方公里,展館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84億元人民幣,是集展覽展示、商務辦公、酒店商業、物流租賃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服務設施。同時,空港經濟開發區B區中1.87平方公里,將主要作為國展中心配套服務區,著重吸引會展服務業、金融業、商業服務業等較為完善的國際化現代服務業和國際知名企業的核心機構。
國際商務板塊
以國際航空樞紐為依託,以特色的國際商務、研發設計為核心,以吸引國內外航空企業總部為突破口,重點與航空服務、投資行銷、研發設計等行業中的大型重點企業進行戰略上的合作,建設成為國際信息交流與服務中心,眾多高端服務業聚集的國際企業總部區。
生活服務配套板塊
正在規劃中的生活服務配套區位於李橋鎮沿河村,規劃占地2.56平方公里,與潮白河森林公園毗鄰而居。該區域突出發展高品質的房地產以及旅遊休閒、新型商業、體育健身等綜合服務配套項目,建築總面積將達到200萬平方米,滿足臨空經濟區內工作的中高級管理人員的生活休閒需求,不斷完善臨空經濟區的服務體系,促進區域功能得到綜合提升和最佳化。
到2020年,首都臨空經濟區按照“整合現狀資源、創新管理體制、最佳化產業結構和拓展發展空間”的規劃原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基本形成六大經濟功能板塊和以高科技、現代製造、國際商務、展覽展示、現代物流等五大產業為代表的發展格局,臨空經濟功能區經濟總量將占到全市GDP的1/10左右,在環渤海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更加顯著,北京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提升北京國際大都市的新形象,打造成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臨空經濟中心。

壯大臨空經濟

近年來,坐落在順義的中國最大的航空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給順義帶來了發展的機遇。順義緊緊圍繞“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綠色國際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吸收和借鑑一些國際機場周邊地區的發展經驗,充分發揮和利用航空港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臨空經濟”,促進了區域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首都機場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的“臨空產業”呈現出強大的發展動力。今年1—10月,實現生產總值216.4億元,完成屬地財稅收入65.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5億元,完成工業出口交貨值211.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86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均在兩位數以上。
不斷豐富和完善臨空經濟的發展思路。“臨空經濟”的概念在我國經濟理論界剛剛嶄露頭角,對於這種特有的經濟形態,各地進行了廣泛的實踐,創造了不同的經驗。
早在1992年,順義就提出要“依託機場,服務機場,大力發展空港口岸經濟”的發展思路,1993年在機場東側規劃了4.16平方公里的林河工業區、1994年在機場西側規劃了6.6平方公里的空港工業。經過10年的發展,這兩個工業區已經成為北京市市級工業區,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企業集群。2000年順義“十五”計畫提出,要著力構建“空港國際化、順義空港化、發展融合化”的運行機制。2003年,順義提出要抓住首都機場擴建和航空體制改革的機遇,加強與首都機場和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引進了一批對區域發展極具影響力的航空企業,臨空產業已經成為支撐財政增長的重要來源。“北京順義·2004臨空經濟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梳理了臨空經濟的發展思路,擴大了對外交流與合作,增強了綠色國際港的影響力。今年順義發展臨空產業的思路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依託機場、服務機場、大力發展空港口岸經濟”,“做強東西,拓展南北,打造環狀臨空經濟圈”,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高新技術、國際會展和商務配套等臨空產業。目前,國航貨運公司、中國航油集團公司、中國航材集團公司、首都機場集團等一批總部型航空企業落戶順義。
圍繞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構建強有力的產業支撐體系。順義充分發揮首都機場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經過精心的策劃和培育,全區已形成五大產業群落:即以空港工業區、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為依託的空港高科技產業群落,以北京汽車生產基地、林河工業區為依託的現代製造業產業群落,以燕京、匯源、鯤鵬等企業為代表的都市型飲料食品產業群落,以空港物流基地、潮白河旅遊休閒產業帶、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為載體的現代服務業產業群落,以三高農業示範基地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產業群落,構建起強有力的產業支撐體系。謀求長遠發展,重點發展現代製造業、高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不斷拓展延伸產業鏈,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首都機場擴建為臨空經濟發展賦予新的內容。首都機場是中國航線最豐富、覆蓋面最廣、航班最密集、運量最大的航空港,以複合型樞紐概念啟動的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已拉開序幕。作為未來世界的十大機場之一,首都機場將建設成為中國的世界級複合型樞紐空港。抓住這一契機,市委九屆十次全會提出了“統籌規劃北京天竺須口加工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空港工業區、空港物流基地及周邊區域、建設以首都國際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積極發揮臨空產業,推動空港經濟發展。”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確定的“兩軸—兩帶—多中心”城市空間發展新格局,順義作為重點發展新城,贏得了加快發展、率先發展的先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為區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加快順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為謀求21世紀臨空經濟和航空業的長遠發展,順義區正在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一起,抓緊研究規劃以首都機場為核心,以發展臨空產業為主導,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首都航空產業綜合服務區”,對首都機場及周邊地區進行高層次的深度開發。服務區具有“航空保稅、國際會展、金融商業、生態居住、國際物流、國際教育、休閒娛樂”等多項功能。
依託首都國際機場優勢,以首都機場擴建為契機,臨空經濟將成為順義經濟騰飛的引擎。□

產業聚集效應

臨空經濟區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在本報主辦的論壇上,專家認為臨空產業的內涵將突破物流、出口加工,增加服務和住宅等產業。
故事
臨空經濟圈規劃出台,魯能地產調整住宅開發
魯能地產碧水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蓋衛東近來忙著和規劃專家商討一塊4000畝土地後期開發的重新定位。該地塊位於機場路楊林出口東側。按照計畫,魯能地產計畫將分6年的時間逐步在這一地塊上開發別墅。
今年1月,順義區公布其“十一五”規劃草案,明確提出在未來5年中,順義將圍繞擴建中的首都機場,著力打造臨空經濟區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確立圍繞機場“做強東西、拓展南北,打造臨空經濟圈”的發展目標。其中,以機場為核心的空港區和緊鄰空港區兩個圈層組成的臨空經濟核心區,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蓋衛東是從報紙上看到這個訊息的,“臨空經濟圈的規劃是我新年裡收到的最好禮物”。蓋衛東介紹,因為魯能目前正在開發的優山美地和格拉斯小鎮兩個項目,都位於規劃的臨空經濟帶上,尤其是占地面積達到4000畝的格拉斯小鎮,是魯能地產今後在北京傾力打造的一個高檔別墅項目。
順義臨空經濟區的規劃,讓蓋衛東看到了這個區域蓬勃的前景。而且在新的產業和經濟發展定位下,該區域的相關產業必將得到快速的發展。作為其中相關產業之一的住宅產業,其發展也將因此而提速。
3月底,蓋衛東從北京乘飛機飛回魯能山東總部。他主要的任務是向集團高層匯報順義臨空經濟帶影響下魯能地產的發展規劃。“我們將重新按照新的臨空經濟帶定位來規劃我們的別墅。”
為此,魯能地產還成立了專門的部門,悉心研究臨空經濟帶的住宅發展方向,因為魯能除了在北京的臨空經濟區域內有開發的土地,包括珠海等城市的機場附近都有大量的土地儲備,而開發各大城市臨空經濟區域的住宅是魯能地產未來的一個發展新方向。
回溯
今年初提出“打造環狀臨空經濟圈”
“臨空經濟”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概念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北京順義區、上海長寧區以及四川成都雙流縣的發展都表明,“臨空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成長的發動機。
從現狀來看,北京順義的臨空經濟區處於起步階段,但北京市和順義區的相關規劃都對該區域臨空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北京市十一五規劃建議》中,將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基地及周邊區域組成的臨空經濟區列為北京市重點發展的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
而今年1月,順義區區長李平在順義區第二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順義將按照“打造環狀臨空經濟圈”的整體思路,加大首都國際機場周邊資源整合力度,強化規劃調控,完善產業功能,加快發展臨空經濟,努力形成以首都機場為核心、輻射周邊的集群化產業發展格局。
顯然,臨空經濟的概念已經逐步被人們接受,而且政府有關部門也已經意識到臨空經濟在這個區域經濟中所占的比重。
前瞻
臨空產業的內涵將繼續擴大
按照順義的規劃,在其臨空經濟區域內將呈現機場西側的空港工業區、東側的北京汽車生產基地和林河工業區以及北側的空港物流基地的全方位的產業發展布局,以高科技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為主導、航空企業總部和物流企業聚集為特徵的臨空經濟核心區域。
在4月15日由新京報主辦、魯能地產協辦的“臨空經濟帶發展論壇”上,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經濟學教授陳耀認為,臨空經濟除了發展其常規形態下的經濟產業外,臨空產業的內涵在若干年內還將繼續擴大。
它將突破物流、出口加工的現狀,加入更多現代服務業和住宅開發產業的成分。“臨空經濟區具有一定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逐步形成產業鏈。而目前臨空區域內,住宅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都在圍繞機場大力發展臨空經濟。
概念
臨空經濟依託國際機場
對目前“臨空經濟”沒有一個規範的定義,但大體上認為它是依託機場,尤其是國際性、樞紐性大機場的人流、物流優勢而發展起來的區域經濟形態。
臨空經濟包含三個方面的內涵:區域、產業及經濟。區域必須以機場為依託,產業則由臨空產業鏈構成。臨空的發展是航空產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周邊地區形成的。
一般臨空經濟包含六個功能區:工業製造區、物流園區、自由區和商務區、臨空居住區(包括住宅區、教育、醫療等)、觀光旅遊區。
———陳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
-對話
北京要做世界性臨空經濟
臨空經濟是地區性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新京報:作為研究區域經濟的經濟學家,你認為目前北京提出“臨空經濟帶”的意義是什麼?
陳耀:臨空經濟是一個屬於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相結合的經濟概念。而臨空經濟區是依託航空港發展起來的,在航空港相鄰地區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線地區出現生產、技術、資本、貿易、人口的聚集,從而形成的多功能經濟區域。它以空港為核心,發展與空港產業相關的產業集群,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圍6—20公里範圍內,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線15分鐘車程範圍內。
臨空經濟是地區性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每年100萬人次航空旅客運輸量相當於產生1.3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和2500個就業崗位。去年,我國航空有近3億人次的旅客運輸量,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4100萬人次,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帶動的就業崗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現在提出“臨空經濟帶”是有其客觀的經濟發展需求的。
多產業聚集,臨空經濟帶分區建設
新京報:您認為在這種臨空經濟帶將有哪些主導產業和相關產業在此聚集呢?
陳耀:臨空產業包括核心產業和關聯產業。核心產業包括運輸產業鏈(客運、貨運)、製造產業鏈和民航綜合服務產業鏈;關聯產業包括配套服務,像金融保險、信息諮詢、商務餐飲、住宅開發、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的製造業等。
新京報:一些產業在臨空區域聚集後能夠產生何種經濟效應?
陳耀:產業聚集會產生很多效益。空港區域由於其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便捷的交通,往往成為其所處區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的重要場所。而人流、物流的增加推動了交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形成,促成了臨空產業的聚集。
國際上一些臨空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區域,像阿姆斯特丹、法國戴高樂機場,紛紛在機場周邊建設臨空經濟區,包括工業區、物流園區、自由居住區和商務區等。
順義七成經濟收入與臨空產業相關
新京報:臨空經濟對順義區域經濟的影響如何呢?
陳耀:順義的臨空經濟帶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了。去年,順義70%的經濟收入、80%的稅收都來自與臨空有關的產業。順義每年平均有200家投資額超過千萬元的企業落戶,已經形成2500餘家國內企業、600家三資企業、30家世界500強的國際跨國公司組成的環繞空港的現代工業產業群落。隨著首都機場的發展,順義的臨空經濟將能做得更強更大。
新京報:那么,首都臨空經濟帶還需要發展哪些方面?
陳耀:首都臨空經濟帶還應該發展兩類功能區域,一是臨空經濟居住區,包括房地產業、教育及醫療等配套設施。
住宅區在臨空區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機場和園區工作人員提供便利生活。比如,美國的三角園區就建立了大量的生活配套設施,被評為最佳的生活區。二是觀光旅遊區。
北京的臨空經濟帶應該是全國、全世界的
新京報:對於十一五期間北京發展臨空經濟帶的前景,陳教授和中國南航地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有何看法?
陳耀:十一五期間是我國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起步期。而對於以首都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帶發展而言,由於其經濟和產業布局發展良好,十一五期間它可以得到飛速發展。主要理由是去年旅客吞吐量超過4000萬人次,今年還將增加,必將大力推動臨空經濟。
李軍:北京的臨空經濟帶絕對不是順義的臨空經濟帶,也不僅僅是北京的,應該是全國的,也是全世界的,必須要有這個胸懷,這樣臨空經濟帶的概念才能夠進一步的拓展,我們在臨空經濟帶生存的企業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他城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依託虹橋國際機場而發展,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集高新技術產業、都市型工業等於一體。
廣州:花都區充分利用新白雲國際機場的帶動效應,建設航空物流園區、機場商務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天津:天津濱海新區臨空產業區(航空城)規劃土地11平方公里,將建設集機場作業、航空保稅物流、民航產品生產製造、金融商貿會展和生態居住旅遊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臨空產業區。
重慶:日前,重慶航空城建設方案得到重慶市政府認可,年內動工開建。重慶航空城規劃面積175平方公里,投資300億元,將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發展空港物流,培育國際商務、賓館會展、宜居生態和高新製造等產業。
東北亞臨空經濟中心
2009融合9月15日日均客流量18萬人次,平均每5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降,連線世界191個城市……於此間舉辦的第15屆世界航線發展論壇上,首都機場打造亞太門戶複合型樞紐機場的宏偉目標初見成效。以首都機場為依託,北京打造東北亞臨空經濟中心。
北京市順義區常務副區長王海臣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順義區在首都機場周邊十公里範圍內,形成天竺綜合保稅區、空港經濟開發區、林河經濟開發區、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車生產基地、國門商務區6大功能區的緊湊布局,形成以航空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會展業為代表的臨空產業集群。
“首都機場打造亞太門戶複合型樞紐機場,在東北亞主要面臨日本、韓國的挑戰。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強大,首都機場擴建後各項設施不斷完善,3號樓的建成並投入使用,以及國家相關的政策扶持,實現這一目標指日可待。”他表示,以機場為依託,臨空經濟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其核心區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臨空經濟區已吸引30餘家世界500強企業、80餘家跨國公司入駐,航空相關企業達到170餘家。這些企業入駐後又為首都機場源源不斷輸送貨源,提升首都機場的國際樞紐地位。
2008年,順義臨空經濟區實現增加值350億元,占北京市經濟總量的3.4%。隨著臨空經濟逐漸由區域發展戰略升級為北京市全局性發展戰略,專家預計,到2015年,順義臨空經濟區生產總值將達到約1300億元,在北京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提升至8%左右。
目前,首都國際機場已步入世界十大機場行列,年旅客吞吐能力可達8200萬人次。依託這一樞紐機場的順義臨空經濟區,將吸引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最優質的經濟資源,以最有效的配置方式,逐步形成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臨空經濟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