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級核潛艇

颶風級核潛艇

颶風級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屬於戰略核潛艇,主要用於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是主要的戰略核打擊與戰略威懾力量。未來20年,俄羅斯海軍計畫將以“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作為海軍戰略核威懾的替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颶風級核潛艇
  • 類型:戰略核潛艇
  • 全長:562.7(171.5米)
  • 吃水:40英尺(12.2米)
基本介紹,具體參數,發展歷史,退役原因,

基本介紹

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北約代號:颱風級;英語Typhoon class nuclear submarine. 蘇聯代號:941,蘇俄名稱:Akula)是前蘇聯最大的彈道飛彈潛艇,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該潛艇是典型的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完成。颱風級核潛艇一共建造了6艘,蘇聯解體後,三艘被拆解,剩下的三艘中,目前只有首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仍處於服役狀態。

具體參數

排水量:浮航狀態21500噸,潛航狀態26500噸
規格:全長562.7(171.5米),全寬75英尺(22.8米),吃水40英尺(12.2米)
武裝:SS-N-20彈道飛彈20枚,每枚飛彈有6至9個多目標彈頭獨立重返大氣載具(MIRV),彈頭威力為100000噸、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SS-N-15反潛
颶風級核潛艇
飛彈(可自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SS-N-16飛彈(可自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所有飛彈皆可攜帶核子彈頭。
主機:2具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2具蒸氣渦輪機(80000軸馬力),雙軸,航速潛航狀態27節。

發展歷史

前蘇聯的潛艇和水面軍艦在過去30年間有很大的進步,幾乎每隔十年就有新的概念與作品出現,而且這些作品在當時皆為極先進的設計:1958年,最早的彈道飛彈潛艇高爾夫級(Golf)與旅館級(Hotel)開始建造;1967年,北佬級潛艇開始服役,其彈倉位於艦體內,而不同於前兩級潛艇將飛彈置於帆罩內;1992年,第一艘三角洲及潛艇完工,其上裝備了新式的SS-N-8飛彈。
三角洲Ⅱ級於1976年開始服役,搭載有16枚飛彈,較三角洲Ⅰ級多了4枚。三角洲Ⅲ在不久之後服役,其所配備之SS-N-18飛彈有三種不同型式,Mod 1的射程為5631公里,擁有三個MIRV,Mod 2射程可達6919公里,但僅有一個RV(重返大氣載具),而Mod 3的射程與Mod 1相同,但擁有7個MIRV。
颶風級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較美國的俄亥俄級大了一半左右,其設計較以往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有很大的不同,20具飛彈發射管置於巨大的帆罩前方,帆罩則位於艦身中段稍後。外艇上鋪設了“集束護衛”無回音瓦,其中包覆著兩個直徑8.5米相互平行的內壓力殼,內外艇殼間有很大的間距,內壓力殼在艇首及帆罩下方的直徑為6米。艇內隔間與武器系統配置得宜,兩個內艇殼各有一具核子反應爐,置於帆罩後方的艇體中而與機械室相鄰。渾圓的艦體及短胖的帆罩使颶風級有3米冰層的破壞能力。
艇上主要武器為SS-N-20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潛射彈道飛彈,採用星光慣性導航,射程可達8300公里,可在潛航狀態下發射,而使潛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颶風級可在15秒內連續發射兩枚SS-N-20飛彈,相同時間其餘的彈道飛彈潛艇多只能發射一枚飛彈,這也說明了颱風級將飛彈發射管集中於帆罩前方的原因,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射大量重達20噸的飛彈勢必產生很嚴重的平衡問題,若將飛彈發射管與機械室一同置於艦尾則平衡問題會更難解決,是以須將飛彈集中一帆罩前方。
颶風級龐大的舷寬外艇殼內的壓艙槽可在遭受魚雷攻擊時產生“安全氣囊”般的效應,以提供潛艇外的保護,除非是一枚相當重的魚雷,能夠使其爆炸力量繼續向前燕損毀內艇殼,若是在一般的情況下,爆炸的威力多半被四周的水分分解了。
SS-N-20初期的發展工作似乎並不十分順利,但在蘇聯努力將問題克服之後,SS-N-20已成為颱風級潛艇上最具威力的武器,其射程長達8300公里,而飛彈不需多少維護工作。一枚SS-N-20有6至9個重返大氣載具,一艘颶風級最多可在短時間內發射180枚彈頭。
颶風級第一艘在1979年開始動工,1980年9月下水,而於1982年開始服役,第二艦則在次年服役。颶風級的計畫已在1989年全部完成,不過這種即龐大又複雜的潛艇似乎已不再受到前蘇聯當局的青睞,因此至今亦沒有任何後續的計畫。

退役原因

據9月30日俄羅斯軍工新聞網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日前決定在2014年前全部退役並銷毀世界上最大的941型“阿庫拉”級戰略核潛艇,聲稱此舉不會損害國家核盾牌實力。專家認為,俄軍現役3艘該型核潛艇退役的主要原因是預算撥款不足、新一代核潛艇即將列裝,以及俄美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的限制。之所以全部銷毀,是因為其他替代處置方案費用過高,軍方難以承受。
俄羅斯941型“阿庫拉”級戰略核潛艇,北約名為SSBN“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由聖彼得堡“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前蘇聯時期共在1976-1989年間建成6艘,其水下最大速度可達25節,最大下潛深度500米,長172.8米,寬23.3米,水下排水量4.8萬噸,自持力180天,艇員160人,包括52名軍官。主要武器裝備是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65K、SAET-60M、SET-65、USET-80型深水魚雷或“瀑布”飛彈魚雷,以及20個R-39和R-39U型(北約代號SS-N-20)彈道飛彈發射井。
目前俄海軍戰鬥編成中共有3艘941型現役核潛艇,其中“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根據941UM改型進行了升級,用作R-30“布拉瓦”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的試驗艇,而“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和“北斯塔利”號核潛艇因彈道飛彈匱乏早已被列為後備力量。其他3艘“阿庫拉”級核潛艇TK-202、TK-12、TK-13已在2005年前退役,已全部切割、拆解、銷毀,成為一堆破銅爛鐵,其中最後一艘TK-13號銷毀工作2009年結束。此前俄海軍總司令維索茨基曾在2010年5月宣稱,兩艘941型核潛艇將會一直服役到2019年,它們的升級改裝潛力非常大。現在看來,對俄軍方來說,退役並銷毀,顯然比改裝更為容易。
俄專家認為,俄國防部決定全部退役941型核潛艇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2010年春俄美簽署的第三階段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規定,雙方部署展開的核彈頭數量最多為1550枚。俄軍941型核潛艇每艘最多可攜載200枚核彈頭,如果3艘該型核潛艇全部滿載武器(R-39或R-39U彈道飛彈)的話,幾乎將占新條約限制標準的一半,這還不算俄海軍現役667BDRM型“海豚”級(北約名為“德爾塔-IV”級)戰略核潛艇,以及即將在近期服役的新一代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從俄美核裁軍條約限制核彈數量的角度來看,俄海軍“阿庫拉”級核潛艇的退役顯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儘管該型核潛艇雖然是戰略武器載體,卻只受到條約規定的提名限制,不在必須退役之列。但是,“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核潛艇實際上早已不再攜載武器,其中一個發射井還進行了改造,專門用於“布拉瓦”飛彈的試射。另外兩艘完好無損的941型核潛艇因R-39和R-39U型彈道飛彈匱乏而被列為後備力量,其中“北斯塔利”號自2004年起就已長期系泊到基地碼頭,“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則從2006年起處於半退役狀態。因此這些潛艇未必會再被視為俄羅斯核盾牌的組成部分。941型核潛艇使用的R-39系列彈道飛彈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因經費不足而停止生產。1999年俄羅斯曾決定用當時研製中的R-39UTTKH“遠洋帆船”液體燃料彈道飛彈替代R-39固體燃料飛彈,但是作為“布拉瓦”飛彈緊湊型前身的“遠洋帆船”飛彈最終未能研製成功。數年之後,俄海軍武器庫中的R-39飛彈也因助推級問題而被認定為不再適宜繼續服役。實際上最近幾年來俄海基戰略核力量的基礎是6艘現役的667BDRM型“海豚”級核潛艇,配備R-29RMU2(RSM-54,北約代號SS-N-23 Skiff)彈道飛彈,分別是“上圖里耶”、“葉卡捷琳堡”、“圖拉”、“布良斯克”、“卡累利阿”和“新莫斯科斯克”號。每艘最多可攜載128枚核彈頭,全部6艘最多可攜載768枚核彈頭。
俄專家認為,“阿庫拉”級核潛艇退役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955型“北風之神”級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很快就將服役,預計會在2011年底或2012年初成為現實。一旦其編制武器“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試驗順利結束,俄軍就會做出列裝955型核潛艇的正式決定。該型飛彈已經進行了16次試射,其中7次失敗,不過4次發射都取得了成功。俄軍方希望今後的試射同樣能夠成功。目前北德文斯克市北方機械製造企業已經建成第一艘955型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正在進行海試。第二艘“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已於2010年12月下水。該艦長160米,寬13.5米,排水量2.4萬噸,最大下潛深度480米,水下最大速度29節,自持力90天,艇員107人,包括55名軍官。955型核潛艇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能發射常規魚雷、飛彈魚雷和巡航飛彈。另外,955型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有16個“布拉瓦”飛彈發射井,每枚飛彈最多可攜載10個分導核彈頭。955A改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有20個發射井。一些專家還推測稱,第4艘955U改型“聖尼古拉”號上的飛彈發射井數量還將增加。俄軍方確信,“北風之神”級有著“阿庫拉”級核潛艇無可比擬的優勢,主要是尺寸小(更難被發現)、艇員人數少、大量使用現代化技術、使用費用大幅降低等。從整體上看,已經建成的兩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和6艘“海豚”級現役核潛艇最多可攜載1128枚核彈頭。這樣,新條約規定數量核彈頭中的剩餘422枚將分配給俄軍遠程航空兵(戰略轟炸機)和戰略火箭兵(陸基彈道飛彈)。當然,這種核彈頭數量配置在俄羅斯三位一體核盾牌的體系中顯得有些失衡,今後可能會有所調整。
如果說在核裁軍條約框架內決定退役“阿庫拉”級核潛艇顯得順理成章的話,那么唯一不明白的是俄軍方為什麼還要將它們全部銷毀,因為在如何處置退役核潛艇方面,完全可以有其他替代方案。比如美國2002年曾決定削減“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的數量,但是美國海軍並不打算銷毀退役核潛艇。當年9月美國海軍司令部與通用動力電船公司簽署了價值4.429億美元的契約,由後者負責進行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由“三叉戟”彈道飛彈載體轉變為“戰斧”巡航飛彈載體的第一階段改裝工作。2002-2006年間,美國海軍為此共撥款32億美元,每艘潛艇改裝費用8億美元,可攜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該項目因改裝費用過於昂貴隨後被叫停。目前美國海軍共有18艘“俄亥俄”級現役核潛艇,其中14艘為彈道飛彈載體,它們將在2040年前被美軍前景核潛艇SSBN(X)全部替代。不過替代計畫將逐步進行,以核潛艇使用期限到期就自然退役的方式展開。
從理論上講,俄羅斯國防部完全可以仿照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處理模式,對退役的“阿庫拉”級核潛艇進行改裝,要么使其成為巡航飛彈載體,要么攜載其他類型的武器。而且由於“阿庫拉”級核潛艇尺寸較大,其他最為大膽的改裝構想也完全可以實現。另外,退役後的“阿庫拉”核潛艇還可用作試驗目的,或者秘密運送人員或物資。遺憾的是,俄國防部根本沒有嘗試過類似處置計畫。因為俄軍方估計,任何一艘潛艇的改裝費用都高達上百億盧布,這在軍事預算極其有限的條件下會顯得過於浪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