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與企業技術創新投融資:作用機制和績效研究

風險投資與企業技術創新投融資:作用機制和績效研究

《風險投資與企業技術創新投融資:作用機制和績效研究》是依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由徐欣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險投資與企業技術創新投融資:作用機制和績效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徐欣
  • 依託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近年來我國風險投資大量湧現,已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投資主體。風險投資能否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從而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這有待我們深入探討。因此,本項目融合財務學、公司治理和技術創新等理論,立足我國的制度環境,從投資和融資的視角,深入探究風險投資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及其經濟後果等問題。本項目將突破現有研究對於我國風險投資刻畫較為單一,以及對於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行為描述不夠全面等局限,在深入刻畫與系統描述我國風險投資特徵和企業技術創新現狀的基礎上,以技術創新的方式選擇、技術創新的投資強度、技術創新的產出效率、技術創新的股權融資和內源融資等投融資決策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探討風險投資對於技術創新投資和融資的作用機制及其經濟後果。本項目將豐富風險投資影響技術創新的經驗證據,創新和發展能有效解釋我國風險投資行為的理論,提出有助於推進我國風險投資事業健康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相關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近年來我國風險投資大量湧現,已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投資主體。風險投資能否成為我國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從而加快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這有待我們深入探討。因此,本項目融合財務學、公司治理和技術創新等理論,立足我國的制度環境,從投資和融資的視角,深入探究風險投資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機制及其經濟後果等問題。過去3年,課題組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主要研究樣本,突破現有研究對於我國風險投資刻畫較為單一,以及對於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行為描述不夠全面等局限,在深入刻畫與系統描述我國風險投資特徵和企業技術創新現狀的基礎上,以技術創新的方式選擇、技術創新的投資強度、技術創新的產出效率、技術創新的股權融資和內源融資等投融資決策作為特定的研究對象,探討風險投資對於技術創新投資和融資的作用機制及其經濟後果。截至2017年12月,課題組在3年間完成的各項研究成果分別發表於“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經濟管理》,《科研管理》,《金融研究》等國內外會計、財務和管理領域的核心期刊。除此之外,還有幾篇工作論文正在接受國內外核心期刊的匿名審稿。總體上,該項目完成情況良好,達到了項目的預期目標。經過系統地研究發現,近年來我國風險投資不斷壯大,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投資主體,風險投資參股高科技企業是我國當前資本市場的普遍現象,對於我國高科技企業的成長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我國風險投資起步較晚,尚不夠成熟,存在著機會主義行為,部分風險投資較為浮躁和短視。這導致現階段我國風險投資對於企業技術創新投資和融資尚未發揮足夠的治理作用。例如,我國風險投資尚不具有鑑證作用,不能降低企業IPO折價;我國風險投資IPO退出的時間明顯偏短等。因此,我國風險投資的治理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本項目的研究發現和結論,對於我們研究風險投資的治理作用,以及國家進一步完善風險投資的治理機制和我國企業最佳化創新資源配置、提高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