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太田痣

顴骨母斑一般指本詞條

獲得性太田痣(ADM)又稱褐青色痣和顴骨母斑,之前被混為太田痣範圍,1987年中國台北皮膚科醫生首報,其臨床表現為顴部散在的色素斑點,直徑1~3mm,灰褐色、灰藍色或深褐色,兩側對稱分布,不累及上齶。病理改變為真皮上部有較少的色素細胞。本病比太田痣多見,絕大部分為女性,開始發病較晚(一般大於10歲),可有陽性家族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獲得性太田痣
  • 外文名:ADM
  • 又稱:褐青色痣和顴骨母斑
  • 詞性:名詞
太田痣,發病機理,鑑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方法,

太田痣

治療以雷射祛除為主,雷射治療的原理為選擇性破壞黑素細胞,使其破碎、凋亡,然後隨著皮膚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所以治療過程比較長,但療效可靠。
獲得性太田痣的別名很多,比如後天性真皮黑素細胞增多症 acquired dermal melanocytosis(ADM)、遲發性兩側性太田母斑樣色素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 of Ota-like macules)、遲發性兩側性太田母斑樣色素沉著、崛母斑(Nevus of Hori)等等。

發病機理

1984年,Hori等人報導了一種出現在顴部、顳部、鼻根部、鼻翼部、眼瞼部、前額部兩側對稱性的灰褐色的色斑,組織學變化是真皮淺層瀰漫性的黑色素增多。這種病變被稱作遲發性兩側性太田母斑樣色素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 of Ota-like macules(ABNOM)。早期次病症被認為是太田痣的一種亞型,此後發現其有很多和太田痣不同的症狀:很多患者從20歲後發病,具有典型的色斑分布和形態特徵,不會累及上齶和眼球,此外,還會出現家族性的病例,所以又認為這是一種和太田痣不同的獨立疾病。這種病症基本上都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所以認為本病和太田痣一樣,是亞洲地區人群所特有的疾病。
目前還沒有關於ADM的正式診斷標準,可以參照以下幾條臨床表現:13歲以上(大多數是20歲以上)開始出現的顏面部的色斑,有其特有的6個部位(顴骨部、下眼瞼、鼻根部、鼻翼部、顳部-上瞼外側、前額外側)的多發性病變,通常是同時累及兩個以上的部位,大多數患者是兩側對稱的;病理學檢查可見真皮層黑色素增多;病變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鑑別診斷

初發年齡太田痣大多是15歲以內,而ADM是15歲以上(20歲以上多見);位於下眼瞼的病變,太田痣有時候會出現向鼻內側發展甚至累及上眼瞼,但是ADM不會;位於上眼瞼的病變,太田痣多位於上瞼中央或內側,幾乎均表現為瀰漫性的病變,而ADM大多位於上瞼的外側,以小斑點狀為主;位於鼻根部的病變,太田痣表現為邊界不清晰的逐漸淡化狀,而ADM表現為上下界線清晰,左右淡出的“領結”狀;位於鼻翼部的病變,太田痣多為瀰漫狀,而ADM多為小斑點狀;太田痣有時候會累及上齶及結膜,而ADM很少見;太田痣很少有家族性的發生,而ADM有家族性傾向。

鑑別診斷

位於前額部的病變,ADM多位於前額的兩側,而黃褐斑多位於前額的中央或者眉毛的上方。此外,如果位於前額兩側的頭髮生長的部位,ADM會橫跨生長在有毛髮的部位,而黃褐斑不會累及有毛髮生長的部位;位於上瞼外側的病變,ADM呈現出小的斑點狀。黃褐斑是表現出走向和眼窩一致的指甲大小的瀰漫性病變;位於顴骨部位的病變,ADM大多呈現出小的斑點狀,偶爾也有嚴重的ADM是小斑點連續成大塊的瀰漫性病灶。黃褐斑是瀰漫性的病灶;黃褐斑一般不會出現在鼻翼部位;從顏色上來看,黃褐斑一般是略帶紅色的黃褐色,ADM是灰色的,大多是不明顯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黃褐斑會有各種變化,而ADM一般沒有什麼濃淡方面的變化。需要注意的是,ADM和黃褐斑經常合併發生。
ADM的組織學變化是真皮淺層的黑色素增生,真皮的黑色素表現為具有褐色的黑色素顆粒的紡錘形細胞,這種細胞包裹於真皮膠原內。這種真皮內的黑色素細胞在電子顯微鏡下表現為有包膜包裹的,其中含有成熟的黑色素體。ADM的組織學改變常常顯示錶皮的基底層有色素沉著,但是這種變化並不是ADM的特異性改變,很可能是常常和ADM合併的黃褐斑的組織學改變。ADM主要的變化是在真皮層內,表皮基本上沒有累及。但是ADM的組織學變化中卻常常發現表皮基底層及其淺層的細胞內黑色素顆粒增多。和ADM一樣屬於真皮內的黑色素增生疾病的太田痣,也會出現相似的表皮內變化,但發生的程度比沒有ADM那么高。

治療方法

獲得性太田痣ADM的治療和太田痣一樣,使用Q開關雷射(694nm、1064nm、755nm)可以完全祛除其真皮內的黑色素。根據病變的深度和機器的類型不同,一般需要3-5次治療,兩次治療的間隔為3-6個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