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題壁

題虎丘壁一般指本詞條

《虎丘題壁》是明末清初詩人陳恭尹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從蘇州虎丘的山色寫起,拓展到蘇州,再到整個南方地區,寫人心和國事,最後以伍子胥自比,寄寓了深沉的家國之思。全詩多處運用典故,多用名物性詞語,詞語淺顯明白,組句曲折綿密,意境深沉,情韻悠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虎丘題壁
  • 作者:陳恭尹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出處:《獨漉堂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虎丘題壁
虎跡蒼茫霸業沉,古時山色尚陰陰。
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徵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簏客,乞食吳門秋又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虎丘:在江蘇省蘇州市城西北七里處,舊名海涌山,山上有虎丘寺和虎丘塔,傳說春秋時吳王闔閭葬於此山。題壁:寫在牆壁上。
⑵虎跡:白虎之跡。《吳越春秋》:“闔閭冢在閶門外,葬三日而有白虎踞其上,故曰虎丘。”蒼茫:曠遠迷茫的樣子,這裡形容虎跡已迷離難辨。霸業沉:指吳王的霸業消失。
⑶干戈:古時兩種兵器,此指戰爭。
⑷西風:秋風。刀剪:指裁剪衣服。美人:指將士們的家屬。
⑸“市中”兩句:春秋時,楚人伍員(子胥)的父兄為楚平王所殺,他逃亡吳國,吹簫乞食,終為吳王所用,為父兄復仇。吹篪(chí)客,指詩人以伍子胥自比。吳門,即今蘇州市,春秋時為吳國都城。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吳王冢上的虎跡迷離難辨,吳王的霸業早已消失,只有虎丘山色還像古代一樣幽暗。
月光斜照在樓房上,姑蘇城中,千家萬戶,一派笛聲。我不禁思念遠在萬里天涯的家鄉,這時應該正是砧聲一片吧。
在南方,那些支撐大局、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對月思鄉,恐怕也會潸然淚下。秋風起了,他們的親人正為趕製寒衣而日夜操心。
又到了一年的深秋,我像伍員一樣,身負國難家仇,落拓蘇州所志無成。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順治十年(1653年),時南明桂王及鄭成功的抗清活動正在進行,作者出遊閩浙贛等省,一方面為了避難,一方面想與鄭成功、張煌言等聯繫共同抗清。詩人由杭州抵蘇州,在遊覽蘇州著名古蹟虎丘時,即在牆壁上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首聯,從寫景點地。說蘇州虎丘的山色,到來只見到“陰陰”一片;舊時吳國的“霸業”,已經消亡,所謂“虎跡”,也已曠遠迷茫,成為歷史夢影,無可覓求。點地之外,又借弔古以傷明亡及明亡後的南方形勢不振、氣象蕭然。這聯寫實,但聯繫史事,已實中有虛,表現在時間的跨度上。以下各聯,景事情結合,有對當前的實寫,有對遠處的想像,更是虛實結合,主要表現在空間跨度上。
第二、三聯由虎丘拓展到蘇州,到整個南方地區,兼寫人心和國事,範圍、意境,大大加廣加深。“萬里天涯一夜砧”,說萬里天涯,在“一夜”之間,到處都可以聽到“砧”聲響動。古時秋風一起,婦女們在“砧”上搗布,準備為家人縫製新衣,其“砧”聲不但添人寒意,更添人愁思,讀李白子夜吳歌》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和杜甫秋興》的“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都不能沒有這種感受。何況聯繫後一聯,這些“砧”聲,又恰恰多半是為制“徵士”的寒衣而響起的,更能觸動作為遺民的作者的心事,倍增其傷感。此聯出句“半樓月影千家笛”,對砧聲而吹笛的,還有“千家”萬戶,人數很多,其中可能有感於家國之事而奏怨的,但更多的該是“不知亡國恨”而在歌樓酒榭吹彈助歡的人。是前者,能勾人愁恨;是後者,更能添人悲憤。詩不明言,但無論如前者為補充,如後者為對照,都一樣能觸動作者心中的痛楚,增添詩歌的感染力。
第三聯出句“南國干戈徵士淚”,是透露心事、透露歷史背景的關鍵之筆,也是聯繫四、六兩句的點睛之筆。原來當時北方領土雖為清朝所統一,而南方遺民的抗清鬥爭,還在艱苦地進行,清朝消滅這種反抗力量的戰爭,也在加緊進行。所謂“徵士”,有抗清的義軍,也有被清朝徵召去鎮壓義軍的士兵,同族同室,操其“干戈”,戰爭不已,苦難甚多,使這些人痛心流“淚”不止。對句“西風刀剪美人心”,所謂“美人”,正是為那些“徵士”而搗“砧”,而動“刀剪”的人,她們的“心”中之痛,不異“徵士”,而更加深埋和纏綿。詩中這兩聯,全用名物性詞語,沒有形容詞,沒有謂語,濃縮充實,曲折跳躍,意境極為深沉豐富。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句法,極有民族特色,極具精煉性。作者在詩中運用這種句法,極為自然,極為含蓄,極有深情餘韻,故耐人尋思,傳誦一朝。
第四聯,詩人以伍員自況,寫他身負國難家仇,落拓蘇州,所志無成。用典貼切,寄慨遙深,並點明時令和地點,呼應上文,章法嚴密。
全詩詞語淺顯明白,組句曲折綿密,用典恰切,意境深沉,情韻悠遠,既容易接受,又能得到無窮的回味,是清初不可多得的七律佳作。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八:“極熟題須一洗竇白,此為得之。”

作者簡介

陳恭尹(1631-1700),字元孝,號半峰,晚號獨漉山人,廣東順德人。十二歲喪母,十四歲明亡,十五歲補南明唐王朝諸生而同年唐王兵敗被殺,十七歲時父親陳邦彥因參加桂王朝抗清被捕就義,全家遇難,只他一人倖免逃匿。因繼父志,不肯事清,辭家遠遊。後築室羊城之南,以詩文自娛,自稱羅浮布衣。與屈大均、梁佩蘭並稱“嶺南三家”。工詩,沉鬱頓挫,多寫亡國之痛。有《獨漉堂集》。終生不在清朝應試和出仕,保持遺民志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