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樂吾

明代哲學家。

韓樂吾(1509-1585),名貞,字以中,號樂吾,明朝嘉靖興化韓家窯(戴窯鎮西北)人,生於公元一五零九年,卒於公元一五八五年。韓樂吾是明代泰州學派的傳人,他的學說保存在《韓樂吾集》中。一生勤學傳教,樂善好施,留有許多傳說故事,被譽為“東海賢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樂吾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509
  • 逝世日期:1585
  • :貞
  • :以中
  • :樂吾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鹽工老師,舉案齊眉,望煙送糧,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公元1509年,韓樂吾出生在興化市戴家窯北約3里的燒窯世家———韓家窯。樂吾五歲時,手執蘆管,就地畫字,問其父何日送我入學堂,父奇之而未許。十一二歲時,束茅作筆,於磚坯上沃水學字,其力學志堅,始於此見。十五歲時,其鄉流行瘟疫,父母兄長皆病,樂吾割草賣市,得錢買米買藥,勞苦萬狀,四肢破裂流血,志不少懈。父親病逝,樂吾替人放牛,得錢數千葬父。放牛期間,仍擠時間割草得錢買米給母與兄長度日。其母與兄長憐之,勸得樂吾復業做磚坯,以還前債。樂吾十九歲母故,樂吾悲悼雙親,學佛持齋報恩,及聞師朱光信講堯舜孔孟顏孝悌之道,樂吾豁然大悟,棄佛歸儒,朱光信先生教之以孔子孝經,朱子國小識字,學文自此而始。樂吾二十五歲時,朱光信先生見其篤學力行,引去安豐泰州學派大倡理學的王艮,並被收為弟子。後來,辭別王艮回家。之後,在鄉里以提倡道德,教化不良習俗為己任,設壇講學,教誨眾多生徒。
韓樂吾

軼事典故

鹽工老師

1544年,興化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但官府賦稅、地主地租卻不肯少交。韓樂吾耳聞目睹鄉親、族人被官府、地主逼得走投無路,他悲憤不已,遂向先生王襞(當時王艮已去世,塾館由王襞繼承)表示,想到東海之濱去當鹽工,做點工錢幫助鄉親交稅交租。
王襞聽後,甚是感動,對他說:“志強而智達!好!”一起幹活的鹽工們見韓樂吾將自己的薪金全部為鄉親代交租稅金,又聽說他是王艮的得意門生,紛紛商量,決定聘請韓樂吾教鹽工們的孩子讀書。從此,東海之濱誕生了首家平民塾館,韓樂吾晚上當鹽工,白天做塾師。由於韓樂吾認真教導,鹽工的孩子們也懂得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一個月後,學生們就能背能默《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鹽工們見了,都主動給孩子繳足學費。韓樂吾卻不肯收,鹽工們不同意。韓樂吾只好改變方法,與學生約法三章:困難的不交,超前學的不交,不願交的不交。

舉案齊眉

韓樂吾的義舉傳到昭陽八大家之一的楊南金耳中。楊南金崇敬不已,立即登門拜訪。閒談中,楊南金希望韓樂吾進京應試。但是,韓樂吾不願意考科舉,寧願一輩子為平民孩子教書講學。楊南金更加敬佩韓樂吾,決定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他。楊妹聽說韓樂吾是孤兒,家境差,很不樂意。但當她聽說了韓樂吾的為人為學後,同意了。
成婚那天,韓樂吾進入洞房後說:“人生就應該如這點燃的蠟燭,有一份光,照亮一份空間;有一份熱,溫暖一個世界。我想當梁鴻,不知你是否願當孟光?”
梁鴻是東漢初陝西扶風人,少時家貧而好學,成人後重於操守,知名四方。當時許多人家都央人說媒,願將靚麗的女兒嫁給他,但他一一謝絕,偏與又肥又黑的富家女孟光由相互仰慕而結終身。新婚之日,孟光穿著錦繡衣服,戴著金銀珠寶飾物。梁鴻卻皺著眉,一直不理妻子。孟光問梁鴻:“我慕你高義,嫁你為妻,你為何冷待我?”梁鴻道:“我聞你賢德有名,想不到你這樣愛打扮,豈是我的心愿。”孟光聽了羞得滿面通紅,立即更換衣衫。從此荊衩布裙,勤奮勞動,處處襄助梁鴻。梁鴻看不慣官場爭鬥,不願為官,孟光隨他一起隱於霸陵山中,過著男耕女織、詠詩書以自娛的田園生活。
韓樂吾
楊妹早已聽過這個故事,沉思片刻道:“夫唱婦隨。”
“依我看,打開箱子,取出你的陪嫁衣物分給四鄰鄉親,胭脂花粉付之一炬,前來的侍女,請他們一一回歸你楊家,侍候你的老母或嫂嫂……”
楊妹自幼受詩書薰陶,孝敬父母,友愛弟兄姐妹。聽了韓樂吾的話,她默默地點了點頭。
韓樂吾甚為欣慰,“我備了布衣一套,請你試一試。”
楊妹拿起布衣一試,笑道,“想不到大小如此合身!”
“我還備了木機一張,請你織編蒲蓆,不知你準備何日開始?”
“明天開始!你想當賢人,做梁鴻,我怎能不當孟光!”
從此,夫婦二人以梁鴻孟光相互勉勵,相敬如賓。

望煙送糧

當年,時任知縣程鳴伊聽說了韓樂吾為救鄉親當鹽工、賣塾館的一大堆賢事,專程派人送兩擔大米、一元白金嘉獎韓樂吾。韓樂吾退回了一元白金,收下了兩擔大米,並回了一封信給程知縣。大意是說,一擔米留下自己吃,一擔米分贈鄉親,以廣傳知縣愛民。另外,勸請知縣大人奏明皇上恩準減稅減租,多憐憫貧困百姓。程知縣贈送韓樂吾一塊匾額:淮海高士。據傳,數九冬天,韓家窯附近的老百姓都受到韓樂吾救助。大雪紛飛的日子,韓樂吾時常擔心一些貧困戶會在寒風中餓死,但他既要維持一家幾口溫飽,又要教學,沒有過多時間去查點每一家溫飽。輾轉反側中,便想出一條妙計———望煙送糧。每天煮飯時辰,韓樂吾就爬到自家的廢窯頂,放眼四望,發現誰家煙囪里不冒煙,煙囪旁邊積雪未化,他就判斷這戶人家缺草缺糧。隨後,他從家裡背上一捆草,帶上一瓢糝子,向該戶人家走去。韓樂吾“望煙送糧”,救活了多少人,幫助了多少貧困家庭,鄉親們無法統計。

歷史評價

韓樂吾一生不慕仕進甘貧樂道,以倡明理學為已任,樂吾先生著有《山藏》、《修行路》、《詩集》等文集。數百年來,在江蘇里下河地區是家喻戶曉的善士,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我國哲學史亦為著名的理學先賢。被譽為“東海賢人”。先生逝世後,遠近赴吊,哀聲徹野。邑人為其在興化縣城四牌樓上懸有“東海賢人”匾額,並輯有《韓樂吾先生遺集》存世。
韓樂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