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盛讚韓偓少年才華出眾,詩風清新老成,超過父輩。第二首詩將韓偓比作何遜,而把自己比作自認為才思低於何遜的沈約,對之傾倒備至,大加稱賞。這組詩構思梢巧,結構上層層遞進,縈迴曲折,充滿著動感與美感,融詩情畫意與哲理思辯於一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李商隱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其二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韓冬郎:韓偓,冬郎是其小名。畏之:韓偓之父韓瞻
⑵十歲:大中五年(851),韓偓十歲。裁詩:作詩。走馬成:言其作詩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即可成章。《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極嘆其才。”
⑶冷灰殘燭:當是當時餞別宴席上的情景。
⑷桐花:《詩經·大雅·卷阿》:“鳳皇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現常用後句,泛指後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桐,梧桐,傳說鳳凰非梧桐不宿。丹山:傳說為鳳凰產地。《山海經·南山經》:“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
⑸劍棧:劍閣棧道。風檣:當指赴蜀途中的一段水程。各苦辛:兼指水陸行程。
⑹何遜:南朝詩人。聯句:根據議定的詩題,幾人輪流賦詩若干句,連綴成詩篇。
⑺姓沈人:沈約曾為東陽太守,其《與徐勉書》中說到自己的老瘦:“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

白話譯文

其一
蠟燭點點、滴淚成灰,淒淒滿別情的送別宴席上,十歲的韓偓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即成文章。
在那萬里長的丹山路上,桐花盛開,花叢中傳來那雛鳳的鳴聲,一定會比那老鳳更為清亮動聽。
其二
經過劍閣的棧道,乘坐乘風破浪的江帆,各有艱辛,分別正值冰天雪地時候現在又是春暖花開。
韓偓的詩才就像是何遜一樣,請別和我再聯句吧,如果再要聯句,只怕我會像沈約一樣變瘦了。

創作背景

詩題交待了創作動機。韓偓之父韓瞻,與李商隱系同年進士,又是連襟,二人交誼很深,題中畏之員外即指韓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隱赴梓州為節度書記。其時韓偓八歲,即席賦詩,才驚滿座。大中十年(856),詩人由梓州返京,追憶往事,作成這兩首七絕。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盛讚韓偓少年才華出眾,詩風清新老成,超過父輩。
前兩句系倒裝。“冷灰殘燭”,用語悽美而冷艷,烘托出當年送別的情景:殘燭搖曳,燈灰漸冷,離情別緒,籠罩著遠行與送別的人們,一“冷”一“殘”,離愁別恨已盡寫出。這種愁慘淒淡的氣氛,也感染了在座的小冬郎,他即席賦詩,飛快地寫出了一首送別詩。“裁”字說明冬郎為詩已懂取捨剪裁之法;“走馬成”是寫冬郎作詩之快。十歲而能作詩,已屬不易;為詩知“裁”,尤見其才;走馬而成詩,更非神童而不能作,難怪“一座盡驚”。這句詩七個字竟有意思的三次遞升,足見李商隱鑄字煉意之功。至此,一個少年老成、才思敏捷的小詩人形象已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了。
冬郎的才氣似乎已抒寫到極致,然而後兩句在稍稍頓挫蓄勢之後,筆鋒俏然而起,又描繪了一幅生動繽紛的圖畫:在遙遠的丹山之路上,桐花盛開,鳳凰翔集,鳴聲相和,那雛鳳的鳴聲,比老鳳顯得更為清亮可愛。詩人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說明了冬郎的清新卓越,勝過乃父。至此,少年冬郎的清新不俗,才思敏捷的形象,已相當飽滿。而詩人對少年才子的由衷喜愛,提攜後進之襟懷,也溢於言表了。
第二首詩里將韓偓比作自幼即負盛名的南朝詩人何遜,而把自己比作自認為才思低於何遜的沈約,對之傾倒備至,大加稱賞。
首句“劍棧風檣各苦辛”,這是寫韓瞻攜其子冬郎赴普州刺史任,陸路必經四川劍閣一帶的山路,還要乘船而進,這當然是各有苦辛。而這苦辛的空間移動,是要耗時費力的,因此承上第二句雲“別時冬雪到時春”。這韓瞻父子在頭一年的冬雪之時告別京師長安,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到了普州。前一首由“鳳雛”的典故翻出“桐花”二句,想像已是奇特的了,而這一首則由“別”“到”的時令,關合范雲同何遜之聯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這就很自然地翻出了下面兩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這兩句詩以“為”字冠首,是說為了東陽那個瘦極的沈約,請何遜您不要同他聯句了。將自幼即負盛名的南朝詩人何遜比韓偓,以自認為才思低於何遜的沈約自比,的確親切而幽默,而且韻味也十分高遠。從另一方面看,這種虛心、這種熱情,這種對一個幼年詩人關懷備至的傾倒和極力的稱賞,也為歷代封建文人所罕見。
從杜甫至李商隱再到韓偓,從詩歌風格繼承發展的角度看,劉學鍇余恕誠二先生說:“李商隱稱讚韓偓的詩,特別標舉‘清’與‘老成’,可能受了杜甫詩論的影響(杜甫曾說‘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他自己的詩,於清麗婉曲中時露沉鬱,正是這種主張的實踐。韓偓的詩風也深受李商隱影響。”(《李商隱詩選》)這的確是灼見。
這組絕句藝術上很有特色,尤其是第一首,構思梢巧,“令人茫然難測”,這主要表現在詩中層層遞進,縈迴曲折的結構上。此外,詩人善於煉意,三、四句不落窠臼,生動形象,充滿著動感與美感,融詩情畫意與哲理思辯於一爐,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何焯稱讚李詩“頓挫曲折,有色有情有味”,確實是公允的評價。

名家點評

清·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此贈冬郎,嘆其才之勝父。此呈畏之員外,言其詩之難和也。
清·屈復《玉溪生詩意》:前首稱其邁種之才,後首己之傾倒至矣。
清·紀昀《玉溪生詩說》:風調自佳。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