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世康

韋世康,隋代的韋世康(531—597),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官吏,很有名望。但他又是一位不愛官位的謙謙君子,一生好幾次想辭官,都沒有成功,最後竟病死在荊州總管的任上。

基本介紹

  • 本名:韋世康
  • 所處時代:隋代
  • 出生地:京兆杜陵人
  • 出生時間:531
  • 去世時間:597
北周駙馬,絳州刺史,一官難辭,史書記載,

北周駙馬

韋世康是京兆杜陵人,出身於名門望族。祖父韋旭曾經做過北魏的南幽州刺史,父親韋夐卻是一位著名的隱士,在北魏、西魏、北周時代,朝廷先後十次徵召,他都不肯出仕,自號為逍遙公。他這個性格特點,也深深地影響了兒子韋世康。 韋世康的命運極好,沾了名門望族的光,十歲時就被闢為州主簿。二十歲左右,又被任命為“直寢”(皇帝寢宮的值班警衛),還被封為漢安縣公,地位非常尊貴。韋世康有才有貌,被宇文泰看中,娶了宇文泰的女兒。宇文氏稱帝後,此女被封為襄樂公主,韋世康就算是名副其實的“駙馬爺”了。

絳州刺史

韋世康很有政治才能,在北周時,先後做過沔州、硤州刺史。北周武帝消滅了北齊之後,為了安撫原北齊地區的百姓,就命韋世康擔任司州總管長史,韋世康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不僅穩定了當地的秩序,還獲得官史百姓的愛戴。 北周末年,尉迥在相州一帶起兵叛亂,各州縣都騷動不安。當時執政的丞相楊堅,就對韋世康說:“汾陰、絳州一帶,過去是周齊的邊境線,一向動盪不安。這次尉迥叛亂,絳州一帶難免受到影響。我就把那裡交給你,你替我好好守著吧。” 韋世康到絳州擔任刺史,他德高望重,絳州的官吏百姓都肯服從,安居樂業,未生變故。但韋世康自己,在絳州幹了幾年,卻萌生出一種退休之意。他本來生性恬淡,不太在乎官職地位的得失,加上周隋朝代更迭之際,政治鬥爭複雜而兇險,北周的貴戚舊臣,都有被翦除屠殺的可能。韋世康與隋文帝楊堅私交很好,但也免不了會有擔心。他很委婉地給自己的兄弟們寫了一封信,談自己退休的想法。這封信文辭很美,全文如下: “吾生因緒餘,夙沾纓弁,驅馳不已,四紀於茲。亟登袞命,頻蒞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貪而為寶,處膏脂而莫潤。如斯之事,頗為時悉。今耄雖未及,壯年已謝,霜早梧楸,風先蒲柳。眼暗更劇,不見細書,足疾彌增,非可趨走。祿豈須多,防滿則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辭。況娘春秋已高,溫清宜奉,晨昏有闕,罪在我躬。今世穆、世文並從戎役,吾與世沖復嬰遠任,陟岵瞻望,此情彌切,桓山之悲,倍深常戀。意欲上聞,乞遵養禮,未訪汝等,故遣此及。興言遠慕,感咽難勝。”(大意是說自己憑藉家族的功德,早早出來做官,一向謹慎清廉,僥倖有些政績。年紀雖然不大,身體卻已衰老,視力下降,腿腳不便,所以應當退休了。而且弟兄幾人都外出做官,母親年老,無人奉養,所以更應該退休。) 他的兄弟們回信說,退休的想法挺不錯,但只怕難以實現,還是不退的好。(史書記載簡略,我猜想,韋世康的弟兄們是擔心,辭官退休,更容易引起楊堅的猜忌,以為他不肯與隋朝合作。) 韋世康於是繼續在絳州當刺史,他政績很好,多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後來被提拔到朝內做官。

一官難辭

韋世康回朝後,先後擔任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他為人很低調,生活節儉,謙虛待人,不慕權貴。又善於成人之美,別人做了好事,他就大力宣傳,好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樣。別人有過失,他妥善遮掩,不肯隨便議論,以別人的過失成就自己的名望。擔任吏部尚書時,有選拔賢能的職責,他處事公道,不肯私下接受別人的請託,提拔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的,深受大家的讚許。 母親去世後,韋世康辭官守孝。但隋文帝楊堅沒等他守孝期滿,就命他上任。韋世康再三推辭,楊堅也不肯答應,只好繼續做吏部尚書。後來,韋世寬又做了幾任地方官,回朝後,仍然擔任吏部尚書。 但韋世康實在是想退休了,先和兒子們商量:“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兒子韋福嗣支持他辭官的想法:“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誠,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伏奉尊命。”(這段父子對話,文縐縐的,一定是經過了史官的潤色。原文中的“二疏”是指漢朝兩位主動辭官的叔侄疏廣與疏受。) 一次,在皇帝的酒宴上,韋世康正式提出了辭官的請求:“臣無尺寸之功,位亞台鉉。今犬馬齒濆,不益明時,恐先朝露,無以塞責。願乞骸骨,退避賢能。”隋文帝回答道:“朕夙夜庶幾,求賢若渴,冀與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請,深乖本望,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韋世康說,我老了,想退休;隋文帝說,你就是躺著,也得替我再乾幾年。) 當時天下共設四處總管,并州總管是漢王楊諒,益州總管是蜀王楊秀,揚州總管是晉王楊廣,全是隋文帝楊堅的親兒子,只有荊州總管,任命了異姓的韋世康。當時人覺的,這是韋世康最大的榮耀。 史稱韋世康“為政簡靜,百姓愛悅,合境無訟”,在荊州也乾出了成績。隋開皇十世年,韋世康在任所病故,隋文帝楊堅非常痛惜,賞賜了很多錢財,並贈官為大將軍,謚為文,給了他很高的榮譽。 韋世康品德很好,天性孝友。他弟兄幾人都做了大官,只有小弟弟韋世約官運不通,他就把父親留下來的田產宅院,全部給了韋世約,受到世人的稱讚。
(韋世康在隋朝多次辭官,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宇文氏的女婿,與前朝關係密切,擔心受到誅殺。他有德有才有政績,又謙恭求退,低調做人,反而成就了他與隋文帝楊堅完美的君臣關係。世人都愛做官,更愛升官,一有權位就牢牢抓住,寧死不放,韋世康不愛官位的作風,實在是特別難得了。)

史書記載

韋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為關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隱居不仕 ,魏、周二代,十征不出,號為逍遙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歲,州辟主簿。在魏,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尚周文帝女襄樂公主,授儀同三司。後仕周,自典祠下大夫歷沔、硤二州刺史。從武帝平齊,授司州總管長史。於時東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綏撫之,士民胥悅。歲餘,入為民部中大夫,進位上開府,轉司會中大夫。
尉迥之作亂也,高祖憂之,謂世康曰:“汾、絳舊是周、齊分界,因此亂階,恐生搖動。今以委公,善為吾守。”因授絳州刺史,以雅望鎮之,闔境清肅。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喪乾懷。諸弟報以事恐難遂,於是乃止。
在任數年,有惠政,奏課連最,擢為禮部尚書。世康寡嗜欲,不慕貴勢,未嘗以位望矜物。聞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顯人過咎,以求名譽。尋進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戶。其年轉吏部尚書,餘官如故。四年,丁母憂去職。未期,起令視事。世康固請,乞終私制,上不許。世康之在吏部,選用平允,請託不行。開皇七年,將事江南,議重方鎮,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幾,授安州總管,尋遷為信州總管。十三年,入朝,復拜吏部尚書。前後十餘年間,多所進拔,朝廷稱為廉平。嘗因休暇,謂子弟曰:“吾聞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滿之誠,先哲所重。欲追蹤二疏,伏奉尊命。”後因侍宴,世康再拜陳讓曰:“臣無尺寸之功,位亞台鉉。今犬馬齒濆,不益明時,恐先朝露,無以塞責。願乞骸骨,退避賢能。”上曰:“朕夙夜庶幾,求賢若渴,冀與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請,深乖本望,縱令筋骨衰謝,猶屈公臥治一隅。”於是出拜荊州總管。時天下唯置四大總管,並、揚、益三州,並親王臨統,唯荊州委於世康,時論以為美。世康為政簡靜,百姓愛悅,合境無訟。十七年,卒於州,時年六十七。上聞而痛惜之,贈賻甚厚。贈大將軍,謚曰文。
世康性孝友,初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世多其義。
長子福子,官至司隸別駕。次子福嗣,仕至內史舍人,後以罪黜。楊玄感之作亂也,以兵逼東都,福嗣從衛玄戰於城北,軍敗,為玄感所擒,令作文檄,辭甚不遜。尋背玄感還東都,帝銜之不已,車裂於高陽。少子福獎,通事舍人,在東都與玄感戰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