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漢語成語。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意思為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多用來形容人的偉大。

出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 出處:《後出師表
  • 人物諸葛亮
  •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sǐér hòu yǐ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詞語辨析,人物簡介,

成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引證解釋

鞠躬:彎著身子;瘁:勞累。盡瘁:竭盡心力。指貢獻出全部精力。
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回:今臣復統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明·黃宗羲《巡撫天津右僉都御史留仙馮公神道碑銘》:臣兄荷皇上知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敢言病。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劉禪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詞語辨析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恭敬謹慎。

人物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