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庭芝

鞏庭芝

鞏庭芝(1099—1163),字德秀,號山堂,山東須城人。南宋建炎初年遷至武義。少時,受業於名儒劉安世。遷武義後,在明招寺辦學。朱熹葉適呂祖謙黃乾陳亮等名流,先後蒞臨講學。求學者紛至沓來,有弟子數百人。武義從此文風興盛,文人學士輩出。

基本介紹

  • 本名:鞏庭芝
  • 字號:字德秀,號山堂
  • 所處時代:宋朝
  • 出生地:山東須城
  • 出生時間:1099
  • 去世時間:1163
仕途概況,個人論著,

仕途概況

紹興八年(1138)進士。初任建德縣尉時,寇盜會聚劫掠,遠近憂懼。乃設伏兵,擒其首斬之,眾遂嚇散。紹興二十八年,卸任太平州錄事參軍,與長子湘在信州論文作詩,商議民情國事。晚年,由諸暨知縣提任左承議郎、太中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觀。政務與講學之餘,專事著作。以病乞歸醫療,未及一月卒。
鞏庭芝鞏庭芝

個人論著

因病便醫學還武義,未及一月竟卒。葬太平鄉福聖院西山(即為現熟溪街道周宅村福聖寺)。
著有《山堂類稿》六十卷;皆詩賦、書疏序贊、表啟論記之作,又有《易圖春秋》、《耳目志》、《群經說林》,又合一百四十餘卷,著作之富,被陸游譽為“經為人師,行為世范”。明代宋濂贊曰:武義人士知尚義理之學自庭芝始。庭芝及三子三孫一門七人中進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