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偉

靳志偉,中央團校17期學員,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秘書長。

1979年,中央團校剛剛從“文革”的天翻地覆中恢復元氣,來自全國各地的350多名調乾生,成為學校復校後的第二期學員,其中有一個叫靳志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靳志偉
  • 國籍:中國
  • 職業: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秘書長
  • 性別:男
其實團校在1969年就已復校,但主持大局的是“文革”造反派和前團中央幹部,他們為“左”傾思想服務,搞了“揭批查”、“反右傾翻案風”等一系列政治運動。而在當時靳志偉工作的天津團市委,按江青把小金莊作為典型的“指示”,派幹部到當地“紅花帶綠葉”。由於“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荒謬思想,當地幹部把農民種的好吃的大高粱通通砍掉,栽上產量高的雜糧,等到發現弊病已過了季節,一年的田地荒廢了。
靳志偉的同事們的做法,在他入讀中央團校後, 成為“反面教材”。
“當時團校走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前面,可謂是中國政治、文化的前沿,很多地方上聽不到的聲音,在這裡都能聽到,團的思想比黨更加活躍,成為團幹部成長的搖籃。”靳志偉回憶,當時同學們臉紅脖子粗地爭論“兩個凡是”。團校的影響力,使他們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鄧小平的接見,也經常到北京團市委各基層進行交流。
思想需要源流,於是學校請來“名角”,把課程濃縮成講座,主講人中有著名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學習青少年工作的需要),還有許多社科院、中央部委的專家。團校則恢復了建校初的系統馬列主義教育:“思想五彩繽紛,但團校能在大討論後統一併引領價值導向。”
儘管班級“交際舞領袖”靳志偉只敢抱著椅子練習,儘管他們只被允許穿灰、藍或解放綠的衣服,但學員們畢竟下過鄉或進過工廠吃過苦,十分知足。“我們周六總會湊在一起,到北外旁邊街子的小平房裡買啤酒、麵包和雞蛋,然後到紫竹院聚餐。”他們的一伙食是粗細糧混搭,每月每人還可以憑糧票,到冷盤小賣部換一次酒水。同班同學中,有後來的江西省委秘書長、浙江省副省長,而他的太太,則是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
說到自己與妻子的“羅曼史”,靳志偉十分得意。他畢業後成為18期理論班學員的下班老師,在班級摸底考試中,發現一位拔得頭籌女班支部委員。“過去都是拉郎配,‘文革’前更是‘左’得很,男女連拉手都不行!”他於是借遊玩十三陵的機會,給她遞去一封七八頁紙“連表白都算不上”的信。還是師弟師妹機靈,他們有一次把靳志偉拉到教室里:“我們給你介紹一個對象。”靳志偉懷著對“拉郎配”的擔憂進了教室,他看到自己愛慕的那張臉。
靳志偉不同意拿團校與北大、清華相提並論,“人家培養出來的人搞會計、搞材料科學,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是要來管理他們的。”靳志偉聽到團中央第一書記陸昊提出重建“青年學”後,建議目前我校各專業結合政治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學科和青少年方向,“經過多年形成體系後,就是一門新學科了。”他還認為不必拘泥於大學四年學制:“四年後到大企業、大機關掛職一年半年,做點政策調研,了解實際問題,比純粹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更成功。”
“我們那個年代,純真、積極,沒有功利色彩。”靳志偉最後回憶道。他扭頭望著窗外,詹天佑等人購置的歐美同學會會址已近百歲,而他鬢髮間也些許泛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