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實踐研究院

革命實踐研究院

1949年1月,蔣介石引退,返抵奉化溪口故里,“研究當時革命情勢,檢討失敗因素,以及重整革命隊伍等方案。以革命事業必須重頭做起,並須籌辦高級訓練機構,作重整革命事業之基礎。”5月,蔣介石抵台。10月,於台北近郊草山陽明山)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由蔣介石兼院長,萬耀煌為主任。

革命實踐,生活公約,

革命實踐

1949年1月,蔣介石引退,返抵奉化溪口故里,“研究當時革命情勢,檢討失敗因素,以及重整革命隊伍等方案。以革命事業必須重頭做起,並須籌辦高級訓練機構,作重整革命事業之基礎。”
5月,蔣介石抵台。
10月,於台北近郊草山陽明山)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由蔣介石兼院長,萬耀煌為主任。
該院教育以「恢復革命精神,喚醒民族靈魂,提高政治警覺,加強戰鬥意志」為宗旨,教育實施著重理論與實踐之溝通,設「總裁訓示」、「黨務改革方案講解」、「軍事改革方案講解」、「敵情研究」、「本黨歷史與理論」、「國際形勢」、「馬列主義批判」諸課程,並依循蔣介石手訂之「講習要旨」,以研討軍事、政治、黨務三大改革方案。各階段課程多有修訂研究方法,分講述、討論與研習三種。每一課程,務須三者貫串一致,擔任講述之講座,於討論時參加討論,研習時負責輔導。研究員之考核,於講座中特約若干人負責,指出在品性、精神、思想、學識、才能、經驗等之特點或缺點。研究方式,研討重於講授,啟發重於灌輸,對於研究員意見之公開,經驗之交換,務盡其情,以鼓勵其革命之志趣與熱忱。課務之進行,環境之布置,務須嚴密樸實,生活管理採行自動自治,以增進革命精神。
各期研究員入院後,院長分批召見,個別懇談,詳詢生活、家世、課業、志趣等。彼輩於耳提面命,親受精神感召後,奮發雪恥圖強之理念,自立、自信、自強精神充分激揚。
每期結業前一周,多舉行實務作業,如第一期有海陸空軍聯合高司演習,對於軍事改進,貢獻良多。又赴新竹參觀實兵演習,對聯合作戰實況獲致深刻之印象。又有「專題研究報告」、「結業研究報告」等作業,為學術與實務之結合。

生活公約

[生活公約]為研究員自訂,共同遵守,並於每周舉行生活座談會,檢討一周生活情況,結業時舉行惜別座談會,對本身之生活檢討,未來計畫與志願,對本院之建議等提出建言。
新的革命教育制度,以新作風培育革命幹部,凡參與研究的研究員,「無一不是一腔熱忱,抱定『離此一步便無死所』的決心,矢志追隨院長從事革命工作。故能蔚為風氣,以之整軍建黨,莫不風行草偃、績效日著。」黨務改造,政治、軍事革新,奠定復興基地繁榮富強的基礎,凡此種種,無不是得力於新的革命教育、新的訓練教育之功。陽明山精神,為今後訓練教育之模範。可知該院之教育實具有時代的歷史意義。按該院於1949年成立於陽明山莊,1953年成立分院於台北木柵中興山莊,1959年本分院合併集中木柵辦理,1975年遷返陽明山莊,自成立迄今,參加各階段訓練之結業研究員已逾四萬人,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