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知識協同行為

非知識協同行為

知識協同行為(Non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NKCB),是指在創新的過程中,原來協同、合作的主體之間由於各方面的擾動因素,不再進行有效的、協同化的創新項目合作,原來合作的團隊發生動盪、解散,由此難以實現知識協同行為中主體“在‘恰當的時間’(合理的時間點或時間段)將‘恰當的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使創新活動趨於“無序”,從而導致創新項目的滯後、甚至是非正常結束的非協同、非合作行為。與知識協同行為相反,非知識協同行為呈現出時間維度上的非協同性,並隨著時間不斷演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知識協同行為
  • 外文名:Non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NKCB
  • 所屬學科行為學
行為簡介,特性分析,

行為簡介

非知識協同行為(Non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NKCB),是指在創新的過程中,原來協同、合作的主體之間由於各方面的擾動因素,不再進行有效的、協同化的創新項目合作,原來合作的團隊發生動盪、解散,由此難以實現知識協同行為中主體“在‘恰當的時間’(合理的時間點或時間段)將‘恰當的知識’傳遞給‘恰當的對象’”,使創新活動趨於“無序”,從而導致創新項目的滯後、甚至是非正常結束的非協同、非合作行為。與知識協同行為相反,非知識協同行為呈現出時間維度上的非協同性,並隨著時間不斷演化。
與知識協同行為類似,非知識協同行為也涉及四個方面的要素:①主體要素,即創新過程中非知識協同行為的參與主體,包括個體、團隊或組織;②客體要素,即非知識協同行為所面向、操作的對象,可能是產品、專利等創新成果,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③環境要素,即非知識協同行為所面臨的環境,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與知識協同行為不同的是,非知識協同行為所面臨的環境常常是擾動環境,即由各種內部或外部擾動要素而形成的環境。④時間要素,即非知識協同行為涉及的時間維度,與知識協同行為不同的是,非知識協同行為在時間維度上是非協同的。時間要素作為一個隱含要素,是描述非知識協同行為的一個重要要素。
非知識協同行為是針對知識協同行為的概念而提出的,其表述比一般意義上的知識不合作行為、知識不共享行為更為精確。非知識協同行為與知識協同行為不同,非知識協同行為中的多個主體成員之間存在著在創新活動的“非協同”、“非合作”行為(包括某些主體的離開、轉移等現象),並隨時間不斷演化(向有利或不利的方向發展)。

特性分析

非知識協同行為呈現出以下幾個特性:
(1)非協同性:也稱為滯後性。與知識協同行為相反,非知識協同行為(NKCB)在創新過程中,不同主體之間的非協同、非合作行為會造成創新項目完成的延時、滯後,即難以在合理的時間點或時間段、按計畫地完成創新項目,嚴重的會導致創新活動的非正常終止。因而,非知識協同行為在時間維度上的“非協同性”(“滯後性”)。“非協同性”是非知識協同行為的首要特性。
(2)無序性:非知識協同行為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創新活動中主體的個體離開、轉移、團隊的解散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亂”(chaos)、“無序”(disorder)狀態的產生,從而影響創新活動的完成。非知識協同行為的“無序”程度受內外部因素擾動程度的影響或大或小,很顯然,“無序”程度越大,對創新活動的影響就越大。
(3)兩面性:非知識協同行為對創新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可能會使得主體之間的創新活動向著不利的方向發展,破壞原來創新項目計畫的按時完成(甚至結束),另一方面,非知識協同行為也可能會產生機會,如能及時解決衝突並產生更進一步的知識成果,就會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因而,非知識協同行為具有兩面性。
(4)群體性:非知識協同行為是由於群體中的個體之間的衝突造成的,是一種群體性的非合作性行為。這種非知識協同行為可能是組織層面的,可能是團隊層面的,也可能是個體層面的(甚至是個體內心的知識衝突而造成的非知識協同行為),但一般情況下都是群體性的非合作行為,只是非知識協同行為涉及的主體數量可能或多或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