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症

靜脈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屬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本病常急性發作,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抗凝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措施,嚴重者可手術取栓。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心血管內科
  • 常見病因:與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血管內膜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等高危因素有關
  • 常見症狀:患肢疼痛、腫脹和沉重感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包括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血管內膜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
1.靜脈血流滯緩
相關因素包括癱瘓、手術麻醉、長期臥床、術中使用止血帶等。
2.靜脈壁的損傷
(1)化學性損傷:靜脈內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和高滲溶液。
(2)機械性損傷:靜脈局部挫傷、撕裂傷或骨折碎片創傷,如骨盆骨折常能損傷髂總靜脈或其分支,均可並發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3)感染性損傷。
3.血液高凝狀態
相關因素包括手術、外傷、輸血等。

臨床表現

1.下肢深靜脈血栓
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和沉重感,皮膚溫度升高,活動後症狀加重,患肢皮膚顏色可正常,或呈紫紅色,有時伴有發熱、心率加快等症狀,雙下肢相應平面周徑相差0.5cm以上。
2.肺栓塞
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暈厥、咯血、缺氧症狀、心率加快等。

檢查

1.彩色都卜勒超聲
為首選檢查方法,明確血栓部位,可見血流變細或消失,頻譜連續低平或無信號,探頭加壓後,管腔不可壓縮。
2.CT檢查
下肢靜脈、肺動脈CT見充盈缺損,可明確血栓部位、範圍。
3.容積描記
對有症狀的近端深靜脈血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準確檢測出靜脈阻塞的部位。
4.靜脈造影
可顯示靜脈的充盈缺損,明確血栓部位和範圍。
5.肺通氣與血流灌注比值掃描
肺通氣和血流灌注不匹配,顯示放射性缺損或稀疏。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彩色都卜勒超聲、CT、靜脈造影等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治療

1.藥物治療
(1)抗凝治療:抗凝治療是主要治療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復發。常用的抗凝藥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華法林等。
(2)溶栓治療:目前下肢深靜脈血栓以導管溶栓為主。溶栓藥物有尿激酶、鏈激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等。適用於急性期、無溶栓禁忌、嚴重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患者。
2.手術治療
手術取栓適用於嚴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如髂、股靜脈血栓,股青腫患者,手術需注意處理髂靜脈壓迫。
3.其他
下腔靜脈過濾器適用於抗凝治療有禁忌、抗凝治療無效或其他臨床認為致死性肺栓塞的高危患者。

預防

1.基本預防
主動或被動活動、深呼吸及咳嗽、避免損傷血管內膜、低脂飲食、多飲水、控制血糖及血脂。
2.藥物預防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可有效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
3.物理預防
可以採用梯度壓力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足底靜脈泵等,最好與藥物預防聯合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