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全鎮2006年度工作總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靖江市全鎮2006年度工作總結
  • 屬性:政府工作報告
  • 年份:2006年
  • 所屬地區:靖江市
1、鎮域經濟持續增長。預計實現現價工業產值48.7億元、銷售48.2億元、利稅4.75億元、利潤2.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4%、37%、52.5%、56.5%;技改投入4.9億元,同比增長81.8%;吸納民資11.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780萬美元。新增列統企業6家,年內產銷過4億元的企業1家、過2億元的企業3家、過億元的企業2家、過3000萬元的企業8家。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城北園區靖城園建設。按照政府資金引導、行政推動、搭建平台、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思路,設立了園區開發運作新平台,面對園區建設資金緊、人員少、用地指標缺、用地矛盾多的不利因素,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共投入4000多萬元用於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安置區建設,1.3公里的漁婆北路延伸段和0.8公里的緯六路已經完工,1.92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已經建成,一期103畝工業用地已有8家企業進駐開工建設,目前,園區服務中心樓、安置區配套設施、8個進園項目正在建設之中。二是加快企業技改步伐。重點組織實施了環勝銅業的新廠區銅管基合金苯板帶生產線項目、長新特鋼的不鏽鋼機械配件生產線項目、揚陽化工的超大規模搪玻璃擴產一期工程、晨光液壓的液壓閥擴產項目、迅達交通的擴產二期工程項目、工搪化工的園區非標容器生產線項目、華達汽配的總成件、管制件電泳漆生產線項目、靖豐機械的老廠區整體搬遷項目、瑞豐車業的高檔賽車生產性項目、亞泰鋼結構的新建重型鋼結構項目等10個1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其中:環勝銅業、長新特鋼兩個投資超億元的技改項目預計到2007年底前建成;其餘項目大部分已建成投產。三是最佳化為企業服務工作。變“坐等”服務為主動服務:對進園項目,指派專人幫助企業跑部門、辦手續,力求建立方便快捷的辦事通道;對改制時土地未出讓的企業,我們變通辦法,努力幫助企業明晰產權關係,為企業融資和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對破產企業,我們努力維護原企業職工的利益,不厭其煩地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確保各項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位,促進社會穩定;對企業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我們主動撲上去做工作,力求早日化解矛盾。今年7月份,我們結合“為企業服務月”活動,針對企業發展現狀和需要政府服務的問題開展了調研活動,採集了800多條相關數據和意見,解決了絕大部分問題。四是抓好企業創新工作。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科技、質量、技改工作的若干獎勵意見》,建立了“科技興企、質量立企、技改促企”的激勵機制,設立了技術創新獎、質量管理獎以及技術改造獎三個獎項,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潛能。根據國家863計畫和“十五”重大科技成果清單目錄,組織相關企業實施項目對接,成功地為6家企業掛鈎結對;組織企業參與江蘇省“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會,申報了12個新產品開發項目,1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
2、新農村建設全面啟動。一是突出抓好農業生產。預計完成農業總產值(不變價)10253萬元,同比增長18.3%。其中,種植業產值4194萬元,同比增長18.5%;多種經營產值6059萬元,同比增長18.2%。積極推廣良種良法,作物優良品種統供率達98%,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達到407公斤/畝。加快調優產業結構,新增經濟作物500畝,設施栽培面積2500畝。大力推廣生態立體種養、畜禽科學飼養技術,確保了疫病“0”發生。積極推廣試驗示範技術,承擔市級農業試驗示範課題20個,提供市以上生產現場4次。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新增農民經濟合作組織2個。加強農經服務工作,實現了農經“一站式服務”,並順利通過省級農村集體財務規範化管理示範鎮驗收。二是拓寬農民就業渠道。積極組織失地農民就業培訓工作,努力為失地農民提供生活、就業等方面的保障。今年舉辦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5期,計4758人次,印發技術資料近5000份。同時,在全鎮建立科技示範核心戶100戶,示範戶240戶,向農民傳播農業科學技術、農作物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力度,全年勞動力轉移1151人。進一步改變農民收入結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848元,增長18.4%。三是加快新農村試點建設。積極研究“5+1”新農村試點的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主動對接市掛鈎領導和部門,爭取落實城中村改造的具體政策和經費。大力實施“雙清”工程,做好河道管護和村莊綠化等工作,疏浚湯家村三級河道15條,土方8.5萬方。
3、城市建設再立新功。堅持服務大局,積極參與城市建設,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全力支持濱江新城區建設。今年3-4月份,市委、市政府將濱江新城區二期拆遷工作任務交給了我鎮。我們在總結一期拆遷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有關環節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完善,總體上繼續延用了濱江新城區一期拆遷的組織工作模式,僅用60餘天時間就圓滿完成了濱江新城區二期拆遷工作任務,共拆除620多戶,確保了市行政中心、人民醫院、公檢法機關等地塊的順利開工建設。二是切實做好安置區分房工作。今年11月份,在得知越江安置區分房受阻的情況下,我們果斷決策,組織全鎮150多名機關幹部,投身到越江安置區二次分房工作中去,通過1個多月的艱苦努力,較好地完成了越江安置區二次分房任務。三是大力整治違法建設。定期辦理村、居民建房報告,實行陽光化操作。設立違法建設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加大對違法建設的查處力度,清理了一批影響城市規劃建設的違法建築。四是積極參與老城區改造。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城區09號地塊和漁婆南路拆遷工作。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紮實推進環城路綜合整治和綠化工作。五是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實現小城鎮建設投資2.7億元,硬化城區、農村道路3萬平方米,建設住宅1.6萬平方米,綠化5.2萬平方米;土地復墾和開發整理淨增耕地面積167.3畝。
4、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積極組織“八榮八恥”宣講團到農村、社區、企業進行宣傳,深化幹部民眾榮辱觀教育。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成立鎮中心校,對羅家橋國小等部分學校的資產進行了置換。不斷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強了對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工作。努力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今年參保率達89.6%。紮實抓好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計畫生育率達99.86%。深入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結對幫扶貧困戶150戶,危草房改造10戶,落實城鄉低保778戶。認真開展雙擁共建五項活動,促進了軍民關係的和諧。重視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依託社區資源,拓展就業崗位1000多個。切實加強環境整治力度,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全面實施農村體育健身工程,為省現場會提供樣板,實現“村村建成農民健身工程”的目標。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創建工作,我鎮被評為2003-2006年度泰州市平安創建先進鄉鎮。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定期開展專項檢查,排查隱患,全鎮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高度重視信訪問題的處理,妥善解決了一批集訪、纏訪案件。
5、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按照“一個大班子,共下一盤棋”的理念,進一步規範班子的分工、運轉機制。採取條線分管和獨立負責相結合的模式,對鎮黨委、政府、人大、紀委班子全體成員統一進行分工,實行對外主體明確、內部協調統一的領導班子工作運轉機制。一是實行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按照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有效決策的原則,主動打破“一把手”特權,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事前調查研究,充分諮詢各方面意見,事中嚴格履行決策程式,做到集思廣益,使決策更為科學,事後跟蹤落實,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並逐步加以改進、完善。二是實行高效組織運行機制。堅持以具體的工作實績來評價幹部、獎懲幹部,採取“抓住人管事,抓住事管人”的管事管人新辦法,通過濱江新區拆遷、越江安置區分房等複雜工作,不斷檢驗幹部隊伍的整體戰鬥力,激發各級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各項決策的有效執行。事實證明,這一機制已經成為我鎮在各項中心工作中屢創佳績的法寶之一。三是實行陽光規範的操作機制。對幹部任免、人事變動等方面的工作,由鎮黨委會研究確定;有關供地、用地方面的問題,實行土地聯席會議制度;涉及資產處置方面的問題,由書記辦公會擴大會議研究確定;財政資金的審批,執行集體定期會批制度;村(居)民建房報告,由鎮會辦領導小組定期辦理。班子成員之間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溝通,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通氣,確保全鎮各項工作協調有序開展。同時,我們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黨的建設。為順應農村稅費改革後的新形勢、新要求,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調研工作,積極探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途徑。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三防”工作機制,加大行政效能監察和案件查辦力度,源頭治理卓有成效。高度重視群團工作的開展,工會、婦聯、共青團、老幹部、關工委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