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

今天上午9時,青海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西寧開幕。會議由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主席團常務主席駱惠寧主持,青海省省長郝鵬作政府工作報告。

“十二五”圓滿收官:民生投入是“十一五”的2.1倍

郝鵬說,2015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全省生產總值達到2417億元,增長8.2%,居全國中上水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7億元,增長6.1%,總財力達到1665億元,增長8.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6%,處於近年來較低水平。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3%,增速居西部前列。進出口總額達到19.3億美元,增長12.6%。

生態環保成效顯著,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標誌著青海生態文明建設邁向了新階段。重點生態工程穩步推進,單位GDP和工業增加值能耗實現“雙下降”,西寧市空氣優良率達到77.6%,是“十二五”最好水平。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新增城鎮就業6.2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542元和7933元,分別增長10%和8.9%。大力推進精準脫貧,實現年度脫貧目標。確定的“民生十件實事”全面完成。
“過去的五年,是我省經濟總量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民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郝鵬說。
“十二五”末全省生產總值實現第二個千億跨越,是“十一五”末的1.67倍,年均增長10.8%;五年來全省建成一批填空白蓄勢能的重大項目,高速化公路突破3000公里,青海進入全國高鐵網;生態文明建設躍上新台階,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1.07個百分點,濕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財政累計投入民生資金由“十一五”的1493億元增加到4649億元,增長2.1倍,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升。三大“國字號”改革破冰前行,具有青海特點的“四梁八柱”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率先建立。
青海2016年發展目標:GDP增長7.5%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對《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進行了介紹說明。同時,郝鵬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省委十一次全會決策部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在繼續擴大有效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創新、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防風險,切實增強發展動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政府工作將重點做好以供給側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擴大有效需求支撐經濟穩定增長,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打造大美青海新優勢,以新型城鎮化為牽引促進協調發展,以經濟領域改革為重點拓展發展空間,以“民生十件實事”為抓手推進共享發展6個方面的工作。
2016年青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在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農牧民轉移就業105萬人次,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控制在3%左右,主要城市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75%以上,湟水河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3%以上,節能減排目標控制在國家規定目標以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