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橋

霸陵橋

其中“霸陵橋”有時又寫作“灞陵橋”。 許昌西郊的石樑河上,今日仍橫臥著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頭,豎有“漢關帝挑袍處”古碑,為明代總兵左良玉墨跡;近年,新塑關羽挑袍巨大雕像,令人望而起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霸陵橋
  • 地理位置:甘肅中部渭源縣城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灞陵橋關帝廟
  • 建立時間:明朝洪武年(1368—1398)
  • 橋的類型:木質結構臥式懸臂拱橋
許昌灞陵橋,渭源灞陵橋,簡介,歷史,

許昌灞陵橋

霸陵橋
灞陵橋東,許昌城遙遙在望,橋西,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落——灞陵橋關帝廟。據《許昌縣誌》載,自三國以來,關羽忠義故事千古流傳,後人追念關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當地義士王宏道捐地三十畝,經多方資助而建成此廟。 關帝廟山門楹聯曰: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騁時勿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關帝廟後院利用圍牆建造的東西對稱的回廓之中,彩繪46幅關羽生平事跡壁畫,向後人講述著關公忠義故事。廟院東鄰為桃園,塑有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塑像,春日至此,桃花如霞,遊人如燕,情趣盎然。
許昌電視台,曾推出電視節目“灞陵夜話”,專門以此橋命名,報導“漢魏故都”、“中原之中”的地域文化特徵。
霸陵橋

渭源灞陵橋

渭源灞陵橋
霸陵橋

簡介

該橋位於甘肅中部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清源河上,清源河是渭河的南源。霸陵橋始建於明朝洪武年(1368—1398)“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原本是座石木平橋,後毀於洪水。

歷史

1919年仿金城蘭州的雷壇河握橋式樣重新建造。後因地震橋身傾斜,危及路人安危。1920,1933,1934,多次重修。1984年拆舊建新,為木質結構臥式懸臂拱橋。橋身全長40米,跨度27.4米,高15.4米,寬4.5米,有13間,六十四柱。橋面呈三條階梯狀通道,中寬邊窄,兩側配有木欄桿,橋廊上覆以青瓦頂,橋樑以每排十根粗壯園木並列十一組,從清源河兩岸橋墩逐次遞升,支撐橋身飛挑凌空橫臥在清源河上。橋身兩端建有廊房,四角斗翹,脊聳檐飛。南岸廊房東壁嵌有孫科題書“渭水長虹”石刻。原來尚有諸多名家題書的匾額,可惜都毀損在歲月的長河裡。現如今南岸廊房掛有現代甘肅書法家裴建準題書的“霸陵橋” 和近代教育家于右任題書的“大道之行” 兩通匾額。這種木質古典握橋,國內罕見,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欣賞價值。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