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三沙

三沙鎮地處閩東北翼沿海突出部(北緯27°,東經120°),是全國著名的閩東漁場所在地,系一級漁港,屬全省最早開放的國家對台貿易二類口岸。與福州、溫州兩大港口城市均距200公里,海路距上海373海里、馬尾111海里、台灣基隆126海里,朝發夕至,水陸交通便捷,自古就有“福寧門戶,全閩鎖鑰”、“閩浙要衝”之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沙鎮
  • 別名:“福寧門戶,全閩鎖鑰”、“閩浙要衝”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閩東
  • 下轄地區:4個居委會和27個村委會
  • 地理位置:北緯27°,東經120°
  • 面積:63.6平方公里
  • 人口:4.5萬
  • 方言:閩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花竹日出;東壁日落;小皓日落;嵛山島露營。
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經濟發展,地名由來,民間資料,

地理區位

全鎮陸域面積63.6平方公里,以花崗岩類低山、丘陵地型為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陸域呈半島狀。這裡自然條件優越,曲折的海岸線長達40多公里,天然海灣港口眾多,共有大小碼頭20多個,可停泊數千艘船舶。海域遼闊,海產資源豐富,水產品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其中位於三沙鎮東北面的古鎮港是著名的深水良港,主航道水深15—44米,萬噸級客貨輪不受潮水限制,可隨時直靠碼頭,是理想的外貿出口物資的起運裝卸點和天然的避風港,現港內有3000噸級碼頭2座。目前,三沙境內水陸交通兼備,隨著福寧高速公路、溫福鐵路以及疏港公路和古鎮港至牙城海濱公路等相繼建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將使三沙成為閩東北翼沿海區域的中心匯聚點。

歷史人文

據史料記載,從唐代開始到清朝,歷代都曾在此設鎮駐兵。 早在上個世紀初,就被孫中山先生列為全國五大漁港之一,載入《建國方略》,規劃為對外開放要港;新中國成立後,被省政府列入最早開發建設的大型漁業基地之一;1980年,省政府在此設立台胞接待站,是祖國大陸首批對台開放點;1986年,三沙鎮被省府列為重點開發的“三小點”,是全省最早批准的對台二類口岸; 1996年被列為福建省百強鄉鎮之一。
這裡政通人和,朝氣澎渤,鎮區境內管理服務機構較為配套,設有閩東漁場指揮部、省閩東漁政管理站、省海關辦事處、三沙氣象台等省、市直單位17個,縣直單位52個,省、市在此設立辦事處的有6個。當地居民方言大部分以講閩南話方言為主,所以三沙與台灣的民間往來有先天優勢。由於這裡人氣聚集、對外交流交往頻繁,居民的文化品位也普遍較高。秀麗的景色,迷人的風光,是其發展濱海旅遊經濟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另有被譽為“閩東小普陀”的留雲洞以及烽火島、北澳島、古桃城、獅球山等主要旅遊休閒景點,利用外資、台資開發旅遊資源,發展聚貿易、休閒、旅遊、購物為一體的旅遊經濟,將成為三沙21世紀繁榮昌盛的又一亮點。

經濟發展

全鎮總人口4.5萬人(不含暫住、流動人口),,鎮區人口達3萬餘人,下轄有4個居委會和27個村委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三沙發展已步入了快車道,小城鎮的文化品位和吸聚功能正不斷提升,鎮區內已基本形成較為穩定的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漁業經濟和對台貿易等四大經濟格局。2004年全鎮財政收入近300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近1/3。
近年來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建設三沙一級漁港,建成後的中心漁港,將有效利用水域面積可擴大到120萬平方米,水深增至8米,不僅可提供近千艘船隻的避風、停泊作業,而且對三沙的港口經濟發展直接產生巨大的拉動。工業企業產值在三沙鎮的國民經濟總量中占據主導地位,隨著三沙工業園區開工建設,工業城的龍頭舞活,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空間,有力推進了城鎮化發展進程。三沙的民營經濟在全縣獨樹一幟,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體系,以華美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20多家大小企業,主要從事食品加工、冷藏、拆船、造船、機械、修配、鑄造、五金、漁具、塑膠、鞋革、油氈等產品生產,已初步形成了三車配件、五金器具、船舶修造、水產品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很多產品暢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盛譽,當地企業家不僅在經濟發展、公益事業等方面全力支持地方建設,而且那種愛鄉情結和互助傳統,為三沙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

地名由來

古時,三沙原是一片海灘。有一天,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三頭獅,兩頭獅奔去攬住圓山,象雙獅搶球:另一頭獅站在排塘嶺上,頭仰著天看。過了不久有五隻老虎也來到這裡,住在港灣東西的五個所在。獅、老虎都要鎮守這兒,為爭取地盤,常常相咬,這時海會叫,浪會飛,漁人不敢出海捕魚。
一天夜裡,天上烏雲滾滾,雷公大響,雷電大閃, 原來是五頭老虎和三頭獅撕斗。獅吼虎嘯,一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獅戰勝了,虎輸了,五頭虎,吼一聲,向東南方向逃,竄到閩江口,占據了那裡的五座山。
原先五虎盤踞的所在,因為海水日夜侵襲,成五個大凹地,就是三沙的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戰勝的三頭獅不走了,一頭鎮著山,兩頭護著海。從此,這裡成了風平浪靜的海港。後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為了紀念三獅,便將此地命名為"三獅"。由於這進出的居民多從閩南遷來,講閩南話,閩南話的"獅"、"沙"音相近,經年累月,含混傳呼,"三獅"就變成"三沙",一直沿用至今。

民間資料

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從閩南遷移過來的,他們的先輩討海來到三沙後,發現三沙漁產豐富,而定居三沙。就像“海加定”(紅樹林)在這裡落地生根,他們的“祖”都是“閩南祖”。
至今大多數人的祖籍是閩南,而三沙人都把閩南說成“下南”,雖說三沙人說的是地道的閩南話,但在數百年的移民過程中,匯聚了惠安、晉江、安溪、漳浦、龍海等地的漁民,這些地方的閩南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腔調,各地閩南腔在三沙幾經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腔調。
林瑞枝老人現在是該鎮退休幹部管理站站長,祖籍在惠安縣,他的父輩上世紀初從海上“登入”定居三沙,老林就是在三沙出生的,從他父親算起,現在已有4代人了。老林說,他們在三沙算是比較年輕的移民了。
據林瑞枝說,閩南人是這裡最早的開發者之一,最早移居三沙的閩南人是漳浦漁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間來到三沙。他們發現三沙港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黃花、小黃花、帶魚、目魚等近海經濟魚類,便經常駕船到此捕魚、避風;他們看不到什麼人煙,就在岸上搭簡陋的木房作為落腳點,住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慢慢就習慣了,成了“常住人口”,隨後就有閩南沿海各地的漁民陸續在三沙定居下來。
三沙是自發的鬆散型自由移民小鎮,到1951年土地改革時期三沙人口才8000多人。現在已有4萬多人。三沙有姓氏六七十種。也正因為這些漁民來自五湖四海,所以三沙民間沒有任何宗派,也沒有像一些地方本地人對外姓有排他性。這種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包容精神,應是閩南人的優秀品質之一,現在在許多方面都得以體現。一些閩南風俗也在三沙照舊沿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