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時代

雲時代

雲時代就是雲計算時代,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散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格線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這將是一個時代的來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時代
  • 別稱:雲計算時代
  • 益處:數據集中存儲、事件快速反應等
  • 形式:SAAS、實用計算、網際網路整合等
概念原理,時代到來,七大益處,幾大形式,架構,商業現狀,主要套用,

概念原理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散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網際網路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套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傳輸的。雲計算的套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雲計算就是利用網際網路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和商業模式。
雲時代

時代到來

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隨身碟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幾個這樣的“雲”,其他IT巨頭,如微軟、雅虎、亞馬遜(Amazon)也有或正在建設這樣的“雲”。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
在谷雪梅加入Google以後,她發現這一類概念已經得到了實踐。Google的技術,可以讓幾十萬台計算機一起發揮作用,組成強大的數據中心Google中國CEO李開復此前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說,Google真正的競爭力就在於有這些“ 雲”,他們讓Google有了無與倫比的存儲和計算全球數據的能力。Google在創立之初,並沒有刻意地去追求“雲計算”和“晶格計算”等概念。但作為一家搜尋引擎,Google在客觀上需要擁有這些“雲”。實際上,雅虎的搜尋同樣用到了“雲計算”。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線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很多因素推動了對這類環境的需求,其中包括連線設備、實時數據流、 SOA 的採用以及搜尋、開放協作、社會網路和移動商務等這樣的 Web 2.0套用的急劇增長。另外,數字元器件性能的提升也使IT環境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對一個由統一的雲進行管理的需求。
雲計算+always-On設備 被評為“2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IT技術組合”
紐約時報》:雲計算到底指什麼?
雲計算的說法正在廣為流行,“它正在成為一個大眾化的詞語。”但是,問題是似乎每個人對於雲計算的理解各不相同。作為一個對網際網路的比喻,“雲”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一旦同“計算”聯繫起來,它的意義就擴展了,而且開始變得模糊起來。有些分析師和公司把雲計算僅僅定義為計算的升級版——基本上就是網際網路上提供的眾多虛擬伺服器。另外一些人把雲計算定義的更加寬泛,他們認為用戶在防火牆保護之外消費的任何事物都處於“雲”之中。
雲計算被人們關注是在人們考慮IT業到底需要什麼之後,人們需要找到一種辦法能夠在不增加新的投資,新的人力和新的軟體的情況下增加網際網路的能力和容量。而雲計算正好提供了這種可能。現今雲計算正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著各式各樣的雲計算服務,從軟體套用到網路存儲再到郵件過濾。這些公司一部分是基礎設備提供商,另一部分是像Salesforce之類的SAAS(軟體即服務)提供商。現今主要實現的是基於網際網路的個人服務,但是雲計算的聚合和整合正在產生。

七大益處

一、數據集中存儲
減少數據泄露:這也是雲服務供應商談論最多的一個。在雲計算出現之前,數據常常很容易被泄露,尤其是便攜筆記本電腦的失竊成為數據泄露的最大因素之一。為此需要添置額外備份磁碟機,以防數據外泄。而且隨著雲技術的不斷普及,數據“地雷”也將會大為減少。掌上電腦或者Netbook的小量、即時性的數據傳輸,也遠比筆記本電腦批量傳輸所面臨的風險小。你可以問任何一家大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員(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Office,簡稱CISO),是不是所有的筆記本電腦都安裝有公司授權的安全技術,比如磁碟加密技術(Full DiskEncryption),他們會告訴你這是不大現實的。儘管在資產管理和數據安全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是他們還是面臨不少窘境和困難,更何況那些中小企業?那些使用數據加密或者對重要數據分開存儲的企業,可以說少之又少。
可靠的安全監測:數據集中存儲更容易實現安全監測。如果數據被盜,後果不堪想像。通過存儲在一個或者若干個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可以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負責資源的分配、負載的均衡、軟體的部署、安全的控制,並擁有更可靠的安全實時監測,同時,還可以降低使用者成本。
二、事件快速反應
取證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利用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簡稱IaaS)供應商提供的條件,為自己公司建立一個專門的取證伺服器。當事件發生需要取證時,我只需要支付線上存儲所產生的費用。而不需要額外配置人員去管理遠程登入及其軟體,而我所要做的,就是點擊雲提供商Web界面中的一些按鈕即可。如果一旦產生多個事件反應,我可以先複製一份,並把這些取證工作分發到不同部門或者人員手中,然後進行快速分析並得出結論。不過,為了充分發揮這項功能,取證軟體供應商需要由過去傳統的軟體授權許可轉變到新型網路許可模式。
縮短取證時間:如果有某個伺服器在雲中出現了故障,我只要在雲客戶端點擊滑鼠,克隆該伺服器並使得克隆後的伺服器磁碟對取證伺服器開放。我根本不需要臨時尋找存儲設備,並花時間等待其啟動並進入使用狀態,從而,大大縮短取證時間。
降低伺服器出錯機率:和剛才講述的情況類似,即使有某台伺服器出現故障,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快速克隆並擁有全新的伺服器供使用。另外,在某些情況下,更換出故障的硬體也不會影響到取證的正常進行。
取證更有針對性:在同一個雲中,擁有克隆伺服器的速度會快很多——克隆伺服器可以更快的速度分發雲提供商專門設計的檔案系統。如果從網路流量角度來看的話,在同一個雲中的伺服器副本,可能並不會產生額外的費用。而如果沒有雲的話,要實現同樣的目的,需要花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和昂貴的硬體成本。在雲環境下,我只需要對有用的取證支付存儲費用。
隱藏取證痕跡:有一些雲存儲可以執行加密校驗和散列( hash)。比如,Amazon S3 會在你存儲數據的時候自動生成一個MD5 散列(hash)。在理論上,你也並不需要浪費時間去使用外部工具生成MD5加密校驗,因為雲已經完全具備這些功能。
縮短存取受保護數據時間:現在CPU性能已經十分強大。保護數據的密碼,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檢驗,而現在雲環境下配置強大的CPU,可以在短時間更大範圍內檢驗出保護數據的密碼性能。從而,批量處理受保護數據的存取工作也會變得簡易快速。
三、密碼可靠性測試
減少密碼破解時間:如果你的公司需要使用密碼破解工具定期對密碼強度進行測試,那么你可以使用雲計算減少密碼破解時間,並更能保證密碼強度的可靠性,而你只需要支付相關費用即可。
密碼破解專用機器:如果你使用分散式密碼破解測試密碼強度的話,工作量會波及到很多相關機器,從而影響使用效率。在雲條件下,你可以設立密碼破解專用機器,這樣一來,既可以提供工作效率,又可以減少敏感數據外泄和工作超負荷的發生。
四、日誌
無限期記錄,按次數收費:日誌往往都是事後的,如果磁碟空間不足,可以重新分配,並不會影響日誌的存儲使用。雲存儲可以幫你隨心所欲地記錄你想要的標準日誌,而且沒有日期限制,你所需要的也僅僅是按使用量支付費用。
完善日誌索引機制:在雲計算中,你可以根據你的日誌實現實時索引,並享受到instant search帶來的好處。如果需要,還可以根據日誌記錄探測到計算機的動態信息,輕鬆實現實時監測。
符合擴展日誌記錄:現在,大部分的作業系統都使用C2審核跟蹤模式支持擴展日誌記錄,這種方式能夠保證系統能夠保護資源並具有足夠的審核能力,C2模式還允許我們監視對所有資料庫的所有訪問企圖。現在,我們在雲環境下更容易實現這一目的,而且Granular logging也會讓取證調查變得更加容易。
五、提升安全軟體的性能
需求是前進的動力:CPU更新換代步伐越來越快。如果處理器性能成為機器運行瓶頸,那么用戶必然會把目光投向更昂貴的CPU。同樣的情況,安全產品廠商也明白這個道理。相信在雲計算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性能安全軟體,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雲帶來了安全產品的整體提升。
六、可靠的構造
預控制機制:基於雲計算的虛擬化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你可以自定義“安全”或者“可靠”的狀態,並且創建屬於自己的VM鏡像同時不被克隆。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可能要求有第三方工具的配合。
減少漏洞:通過離線安裝補丁,可以極大減少系統漏洞。鏡像可以在安全的狀態下做到實時同步,而即使離線VM也可以很方便地在斷網情況下安上補丁。
更容易檢測到安全狀況:這是個很重要的方面。通過你的工作環境的一個副本,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時間執行安全檢測。這可以說,在安全工作環境上前進了一大步。
七、安全性測試
降低安全測試成本:SaaS供應商只承擔他們安全測試成本中的一部分。通過共享相同的應用程式服務,你可以節省不少昂貴的安全性測試費用。甚至通過軟體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也可以讓你的軟體開發人員在潛在成本規模經濟下撰寫程式代碼( 尤其是利用掃描工具掃描安全漏洞的程式編碼)。

幾大形式

InfoWorld網站同數十家公司、分析家和IT用戶討論出了雲計算的幾大形式:
1.SAAS(軟體即服務
這種類型的雲計算通過瀏覽器把程式傳給成千上萬的用戶。在用戶眼中看來,這樣會省去在伺服器和軟體授權上的開支;從供應商角度來看,這樣只需要維持一個程式就夠了,這樣能夠減少成本。是迄今為止這類服務最為出名的公司。SAAS在人力資源管理程式和ERP中比較常用。 Google Apps和Zoho Office也是類似的服務
2.實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
這個主意很早就有了,但是直到最近才在Amazon、Sun、IBM和其它提供存儲服務和虛擬伺服器的公司中新生。這種雲計算是為IT行業創造虛擬的數據中心使得其能夠把記憶體、I/O設備、存儲和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來為整個網路提供服務。
3.網路服務
同SAAS關係密切,網路服務提供者們能夠提供API讓開發者能夠開發更多基於網際網路的套用,而不是提供單機程式。
4.平台即服務
另一種SAAS,這種形式的雲計算把開發環境作為一種服務來提供。你可以使用中間商的設備來開發自己的程式並通過網際網路和其伺服器傳到用戶手中。
5.MSP(管理服務提供商)
最古老的雲計算運用之一。這種套用更多的是面向IT行業而不是終端用戶,常用於郵件病毒掃描、程式監控等等。
6.商業服務平台
SAAS和MSP的混合套用,該類雲計算為用戶和提供商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平台。比如用戶個人開支管理系統,能夠根據用戶的設定來管理其開支並協調其訂購的各種服務。
7.網際網路整合
將網際網路上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整合起來,以便用戶能夠更方便的比較和選擇自己的服務供應商。

架構

主要可分為四層
首先:顯示層,多數據中心雲計算架構這層主要是用於以友好的方式展現用戶所需的內容,並會利用到下面中間件層提供的多種服務,主要有五種技術:
HTML:標準的Web頁面技術,現在主要以HTML4為主,但是將要推出的HTML5會在很多方面推動Web頁面的發展,比如視頻[1]和本地存儲等方面。
JavaScript:一種用於Web頁面的動態語言,通過JavaScript,能夠極大地豐富Web頁面的功能。
CSS:主要用於控制Web頁面的外觀,而且能使頁面的內容與其表現形式之間進行優雅地分離。
Flash:業界最常用的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技術,能夠在現階段提供HTML等技術所無法提供的基於Web的富套用,而且在用戶體驗方面,非常不錯。
Silverlight:來自業界巨擎微軟[4]的RIA技術,雖然其現在市場占有率稍遜於Flash,但由於其可以使用C#[5]來進行編程,所以對開發者非常友好。
其次:中間層 這層是承上啟下的,它在下面的基礎設施層所提供資源的基礎上提供了多種服務,比如快取服務和REST服務等,而且這些服務即可用於支撐顯示層,也可以直接讓戶調用,並主要有五種技術;
REST:通過REST技術,能夠非常方便和優雅地將中間件層所支撐的部分服務提供給調用者。
多租戶:就是能讓一個單獨的套用實例可以為多個組織服務,而且保持良好的隔離性和安全性,並且通過這種技術,能有效地降低套用的購置和維護成本。
並行處理:為了處理海量的數據,需要利用龐大的X86集群進行規模巨大的並行處理,Google的MapReduce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作。
套用伺服器:在原有的套用伺服器的基礎上為雲計算做了一定程度的最佳化,比如用於Google App Engine的Jetty套用伺服器。
分散式快取:通過分散式快取技術,不僅能有效地降低對後台伺服器的壓力,而且還能加快相應的反應速度,最著名的分散式快取例子莫過於Memcached。

商業現狀

雲計算日漸興起,成為提升企業效率和生產力的最終解決方案。各企業如今不需再花費高昂成本,面對複雜的系統管理或延遲部署的風險,便可快速享用強大的IT資源。雲計算不單能縮短大型企業研發及推出新產品或服務的時間,更可讓各種規模或類型的企業享用世界級的IT資源服務優勢。中企通信提供一系列全面的雲計算解決方案——SmartCLOUD雲時代,幫助企業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全面提升靈活性,同時提高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及可用性。中企通信採用全套VMware解決方案,成為VMware中國第一家雲中心覆蓋全國的VSPP服務提供商。
微軟的優勢也顯而易見,全世界有數以億計的Windows用戶,微軟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用戶通過網際網路更緊密地連線起來,並向他們提供雲計算服務—通過Windows Live。“當你想到存儲,就會想到Windows Live。”這是比爾·蓋茨在今年夏天說的話,微軟正在創造這樣一種用戶體驗,即從一般的設備存儲轉移到任何時間都可以存儲的模式,其目的很明顯,就是在網際網路戰略上同Google平起平坐。
不過,短時間內Google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動,其開放式的平台體現了雲計算模式的精髓。 Google的雲計算服務所需要的絕大部分基礎軟體都是開源的,這意味著用戶可以自由的得到那些代碼並修改。“Google的編程模式以及它真正的開放性很關鍵,普通人也可以編寫應用程式,而不必非得是斯坦福或者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博士。”IDC分析師Frank Gens說。
對IBM來說,這也是擴張自身領地的絕佳機會。IBM具有發展雲計算業務的一切有利因素:套用伺服器、存儲、管理軟體中間件等等,因此IBM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成名機會。Willy Chiu透露,“雲計算將是IBM接下來的一個重點業務。”
Google和IBM的合作則頗具互補效應。兩家公司正試圖將各自的技術進行融合,IBM熟諳企業級計算機的運行之道,而Google悉知大流量數據傳輸和高速網路連結的不二法門—兩家公司的聯手有望創造出重大成就。IBM公司CEO塞繆爾·帕米薩諾開玩笑地把這個項目形容為Google年輕工程師與IBM“胖老頭兒”的絕妙拍檔。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阿德利安稱,雲計算編程技術將成為基準的下一代計算機編程結構,IBM想捷足先登以搶占制高點,這正好可以利用Google的網路優勢。
誰能真正成為雲計算的代言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這一系列IT巨頭作為後盾,毫無疑問,雲計算已經擁有了一個光明的前景。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iPhone,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
說了半天相信很多人還沒搞清怎么回事,因為單“雲計算”這三個字就已經夠雲裡霧裡的了。鄧小平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雲計算不應該是完全的顛覆
對於業內的大部分人而言,雲計算對於未來企業計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正如每一種新技術或新趨勢的出現都會伴隨極端主義觀念的出現一樣,認為雲計算將是對傳統的完全顛覆的觀點正在混淆視聽。
雲計算所帶來的衝擊也成為最近CTO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在這些討論中,CTO們大都同意,雲計算將在企業計算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他們也一致認為,雲計算所起到的將更多的是支持作用,而非取代作用。雲計算並不會替代我們所知的企業計算的一切。
首先,雲計算提供了一個平台來支持業務發展,而無需進行IT基礎投資。企業可以在有限的IT支出下開展新的業務。其次,通過雲計算提供的平台可以迅速判斷新業務機會是否會獲得廣泛的成功。雲計算作為一個平台,適合那些需要以最少IT投入獲得最大商業價值的場合。
這並不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企業大量的基礎套用將就此消失。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套用將雲計算和主機服務提供商結合起來,創造出更靈活的IT環境,為動態業務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Nicholas Carr的新書《The Big Switch》中描述了某些人對於雲計算的極端認識,而常識告訴我們,對於完全顛覆過去一切的新計算模型,是不可能全盤遷移的。驚人之語也許能夠幫助圖書的銷售,但我們需要的是合理套用企業計算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新計算模式以更好地從舊模式過渡的方法。
事實上,沒有哪一個新的計算模式能夠完全取代舊有模式。相反的,一遍一遍重演的是新的計算模式如何助動企業計算架構,帶給企業更豐富選擇。
針對雲計算的實踐指南:安全標準與雲無關
雲計算的概念本意上是圍繞基礎架構設計的企業外部共享資源池。雲計算作為一種能夠減少企業成本和提升IT靈活性的有效途徑,最近得到了更多企業的關注和長足發展的動力。但不容忽視的是雲計算的套用也伴隨著安全性的風險,諸如企業套用的風險,可用性和數據完整性等。企業套用諮詢公司的首席分析師Josh Greenbaum強調說,多數企業對雲計算的風險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果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們去關注機房裡的主要設施,看到伺服器之外都配置了一個備用電源,他們就認為沒有問題了"Greenbaum表示。他認為雲計算應該也沒有什麼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風險太大就不能過於依賴雲計算。企業在決定要把一些伺服器和套用軟體放在雲上時,必須考慮清楚如何對可能的風險進行管理。
使用雲計算的局限是企業必須認真對待的敏感問題,企業必須對雲計算發揮作用的時間和地點所產生的風險加以衡量。舉例來說,企業通過放棄對某些數據的控制來獲取經濟上的交換成本節約。對於IT部門裡那些C級別的高層管理者來說,他們必須對這種交易是否值得做出決策。Cearley表示每件事務最終都能作為雲服務提供,但是對於任何獨立的企業而言,並非每件事務都能從雲上獲取。"在企業外部的共享資源池中,用戶對資源在何處運行一無所知也無從控制。如果你認為數據所在的位置和來源對你很重要,那么這就成為你不使用雲計算的一個原因"Cearley強調說。
安全標準與雲無關
IT業界有大量的行業標準。舉例來說,諸如像SAS公司的互動關係管理(SAS Interaction Management)這樣的服務標準廣泛套用於IT安全和法規遵從和企業互動關係的管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交換式關係管理也將被轉移到雲上。同時,在針對雲計算體系架構的安全模式和標準出台以前,多數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損失就直接落在了IT企業的肩上,而不是由雲計算服務供應商來承擔。"<cite class="highlight" highlight="true" style="background-image: none;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color: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initial; ">Salesforce</cite>和NetSuites都無法提供由標準化制度保障的風險管理機制"Greenbaum補充說。
針對雲計算的最佳實踐指南
IBM公司安全和風險管理部門總監Kristin Lovejoy認為,享受雲服務的消費者最終要負責對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維護。Lovejoy引用健康保險便利及責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HIPAA) 的事實為例解釋說,健康保險便利及責任法案沒有對數據安全有特別規定。取而代之的是,法案的第164.308和164.314章節中只是簡單的要求企業要確保來自任何第三方處理數據的安全性。Lovejoy強調說。至於對雲配置的時間加以限制的做法,Lovejoy建議說企業應該按照傑弗里.摩爾的"相對核心"理論去做(摩爾是TCG顧問公司的創建者兼商業戰略家)。Lovejoy解釋說,核心商業慣例提倡的是競爭差異化。而相對慣例傳遞的是企業內部行為的理念,諸如人力資源服務和薪資制度。核心慣例和相對慣例能被分為關鍵任務套用軟體和非關鍵任務套用軟體。"如果非關鍵任務套用軟體脫機,企業依然能繼續生存"。Lovejoy還強調說,摩爾的理論是"如果企業實踐是相對和非關鍵任務的,可以把它放在雲上,如果是相對又是關鍵任務的,可以用雲激活。如果是核心業務而不是關鍵任務,你可以考慮把它置於防火牆的保護下;如果它即是核心業務又是關鍵任務,你就必須把它放在防火牆的保護下"。
從容進行安全保護
雲計算的方法最初沒有考慮安全性的設計。
掌控數據來源
還有一個問題或多或少的會對用戶產生影響,那就是他們數據的來源。由於不同國家適用的數據管理和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不盡相同,所以數據來源對從事跨國業務的企業尤其重要。比如歐盟就對個人數據的存儲和公民隱私保護有著嚴格的規定。許多銀行業行規也要求用戶的金融數據要保留在本國。許多遵從法規還要求數據之間不能相互混淆,諸如共享伺服器或資料庫等。如今我們對數據在雲上存儲的位置一無所知。關於數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衍生出的問題隨時在發生。但是這種不確定的數據來源狀況開始發生改變了。舉例來說,谷歌要求用戶詳細說明 Google Apps數據的存儲位置,這主要歸功於谷歌對電子郵件安全公司Postini的收購。再比如瑞士銀行要求用戶數據文檔要存儲在瑞士,谷歌現在就能做到這一點。
更深入的做法是從物理上將企業數據和雲上多用戶體系架構基礎上的其他用戶數據相分離。這種隔離能夠通過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但發展日益強大的虛擬化技術來實現。

主要套用

五個主要原因使得分散式計算必然會越來越普遍,逐漸發展成主流的計算模式而取代集中式的大型計算機
1。現在分散式系統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具有比集中式系統更好的性能價格比。你不要花幾十萬美元就能獲得高效能計算
2。多數套用本身就是分散式的。如工業企業套用,管理部門和現場不在同一個地方。
3。高可靠性。冗餘不僅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信息技術。現代分散式系統具有高度容錯機制,控制核反應堆主要採用分散式來實現高可靠性。
4。可擴展性。買一台性能更高的大型機,或者再買一台性能相同的大型機的費用都比添加幾台PC的費用高得多。
5。高度靈活性。能夠兼容不同硬體廠商的產品,兼容低配置機器和外設而獲得高性能計算。
粗略地計算,目前的個人計算機每個CPU晶片的處理能力是200MIPS,就是每秒種執行 200M也就是兩億次指令,而最近Yahoo!公司報導他們已經實現了有一萬個節點(node)就是一萬台PC計算機連線的分散式系統,總的處理能力是 2,000,000MIPS,最快的晶片也達不到這個速度,因為在一定面積上設計的晶片的速度是存在一個極限的,不可逾越。而當前世界著名的超級計算機所謂的TOP500,達到每秒幾百萬億次指令執行,都是採用分散式設計的,世界第一的IBM BlueGene超級計算機採用了32部機架,每部機架部署有768個PowerPC440 CPU。順便說一句,這TOP500基本都是使用Linux作業系統的!現在社會和家庭擁有的個人計算機就是PC,只有30%的計算能力被利用,甚至更低,而其餘70%的實際上是被閒置的,這些閒置的計算機資源和計算能力只有通過分散式系統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一個國家的計算能力,而計算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指標,這一點現在還沒有被國人充分認識到。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計算能力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不亞於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的重要性。雲計算就是把普通的伺服器或者個人計算機連線起來以獲得超級計算機也叫高性能和高可用性計算機的功能,但是成本更低。這在世界上也是個先進的項目。雲計算模式必定能大大提高我國科學計算機和商業計算能力,使得我國經濟競爭力大大提升。美國和歐洲有許多社會分布的分散式計算系統,他們動員和使用這些社會計算能力進行人類基因組學(Genomics)的研究、天文學問題研究、數學難題研究以及其他的科學問題研究。去年的一個研究報告估計我國個人計算機PC保有量接近兩億台。
按照計算機作業系統的宗師Andrew S. Tanenbaum(AST)給分散式系統的的定義:“分散式系統是這樣的系統,它運行在不具有共享記憶體的多台機器上,但在用戶的眼裡卻像是一台計算機 ”。(引自《現代作業系統》,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它的目標是讓每個用戶感覺聯網的計算機是一個分時系統——就像使用個人計算機一樣 ——而不是一個由許多計算機聯合起來的集體,即使由五個節點組成的分散式系統也應該讓用戶感覺自己是在使用一台價值20萬美元的大型計算機,唯一不尋常的感覺是處理速度提高了許多,別的沒有什麼不同。例如,這裡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機器A的用戶要使用安裝在機器B上用戶的目錄里的檔案,A用戶要使用遠程登錄命令rlogin B登錄到機器B的目錄上,那么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分散式系統,因為用戶A意識到了另外一台機器的存在,分散式系統必須要做到,用戶A登錄到一個目錄上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在本地機器上還是在遠程機器上的目錄上,對於用戶A來說機器B是透明的,這就是分散式系統設計時考慮的“透明性”要求。其他有關的問題包括:分散式檔案系統的問題,目錄和檔案訪問機制以及一致性問題,分散式系統進程的通信問題等等。目前的雲計算嚴格說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分散式計算的語義學水平。
雲計算在存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優勢
也許你的計算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就是收發電子郵件和瀏覽網路,但是對於那些專業的數據用戶來說,還要創建檔案、表單、乏味的演示和以各種方式存儲的信息。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在什麼地方存儲你的數據?你準備在第三方供應商託管的服務中存儲你的數據嗎?
個人和非常小的公司把重要的檔案都放在自己的計算機硬碟上。但是硬碟會發生故障,儘管硬碟看起來好像是能夠永遠運行。在過去的幾年裡,筆記本電腦的銷售量超過了桌上型電腦的銷售量。但你又很可能把筆記本電腦遺忘在出租汽車裡。把數據存儲在個人電腦中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本地檔案伺服器在第一台PC問世後不久就出現了。這種伺服器存儲容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便宜 (許多TB級的硬體存儲價格是1300至2000美元)Novell旗下的NetWare創建了本地檔案伺服器市場,但最後卻喪失了市場領先地位,由微軟取代了。本地檔案存儲設備以很低廉的價格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這個世界又發生了變化。
對於小企業來說,最大的變化是什麼?他們不再讓全部員工都在一個地方。只有大約25%的小企業在一個地方經營。即使是這種小企業,它的員工在客戶的站點等公司外面的地方工作時仍需要訪問公司檔案。價格便宜的、在辦公室里工作很好的本地檔案存儲設備不能在網際網路上訪問。
有許多公司為個人和企業提供線上檔案存儲。自稱是“雲計算檔案伺服器”的Egnyte公司為桌上型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提供M/Drive(移動硬碟)服務,甚至提供連線到iPhone手機的存儲服務。Egnyte有適用於Windows、Mac和 Linux電腦的客戶端軟體。
考慮到FTP是最早的網際網路協定之一,這個技術並不是新的。但是,這個技術變得更容易使用了。而且美國的寬頻網服務更加可靠,足以依靠用於訪問重要的商業檔案。
還有一些公司在自己的協作服務中包含檔案存儲服務。一個名為HyperOffice的服務包括所有的線上協作工具,如共享的和專有的聯絡人、日曆、任務列表和檔案存儲等。它甚至包括檔案版本控制功能,讓大企業控制如審計記錄、鎖定的檔案和多種版本的檔案的。這個公司的HyperDrive功能能夠把用戶的Windows計算機連線到HyperOffice的公共的和專有的存儲資料夾。
另一項名為iPrismGlobal的服務提供類似的功能。但是,它主要提供虛擬工作場所的外觀和感受。協作是這兩項服務以及這個領域許多其他服務的主要功能,而不是簡單的檔案存儲功能。
從一台線上伺服器傳送檔案用的時間不比從本地存儲硬體傳送檔案的時間長,但是,大型的檔案可能用到的時間會長一些。當然,你任何時候訪問在網際網路上的東西都要比在區域網路上的性能差一些。但是,訪問一個託管的服務與通過區域網路連線到你的辦公室伺服器的速度一樣快,而且你不必為硬體付費。
由於小企業主仍是技術領域對價格最敏感的買主,因此我們談一下錢的問題。Egnyte為其服務定的價格是每個用戶每個月15美元。這個價格似乎有點高。這個價格包括默認的20GB存儲容量和三個以上用戶的不限制容量的存儲。與其他GB級存儲主機相比,這項服務還是很好的。Egnyte說,它的價格是基於硬體的系統的八分之一。
然而,HyperOffice等協作服務以每月、每用戶較少的錢(少量用戶每月不到10美元) 提供線上檔案存儲和許多協作功能。這項服務不依照價格提供無限制的存儲空間。但是,創建辦公室檔案的用戶一般不需要許多GB存儲空間。而提供銷售或者項目管理模組的其他服務收費要依此提高。
如果你有大量的音樂檔案,你可以尋找MP3Tunes等專業的音樂存儲服務。這種服務以“音樂存儲櫃”模式工作。因此,你能夠把自己的音樂檔案傳送到任何連線的設備。所有這些都在一直可用的雲計算中完成。
線上資料夾和檔案存儲有三大優勢。第一,你不必為檔案存儲硬體投入任何前期的費用。而服務提供商一直在大力宣傳這個事實。但實際情況是,你能夠租賃伺服器硬體和軟體,把每個月的費用減少到可以管理的規模,而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得到已知的預算總數。
第二,主機服務提供商會維護用戶檔案伺服器的安全和更新問題。伺服器可以租賃並且你可以計畫你的預算。但是,你卻不能計畫安全更新、錯誤和硬體故障。而服務提供商會派專人負責管理存儲,保持系統處於最新狀態。
最後,在你的企業中的一台物理伺服器上與遠程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已分享檔案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每一個線上服務,無論是Egnyte那樣單純的伺服器服務還是HyperOffice式協作服務,都很容易控制誰看檔案。這些控制功能能夠讓你僅與你指定的人已分享檔案,無論這些人是你的員工還是外部人員。你可以控制訪問者的許可權。而你也不必允許外部人員訪問你的公司網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