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黑龍潭公園

雲南黑龍潭公園

昆明黑龍潭公園有人們稱為“四美”的漢祠、唐梅、宋柏、明墓,一潭碧水自地下湧出,清澄透徹,景色幽雅。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十條蛟龍常作惡於人間,呂洞賓收服了其中的九條,鎮壓在市區拓東古幢(即古塔)之下,留下一條小黑龍住在這裡,要其為民謀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黑龍潭公園
  • 地點:雲南昆明
  • 始建時間:乾隆二年
  • 景區:龍泉下觀、上觀、梅園等
景點簡介,景點詳情,黑龍宮,上觀景區,龍泉探梅,碑刻,梅園景區,紅楓林區,杜鵑谷景區,定風塔,革命烈士陵園,水池,注意事項,

景點簡介

黑龍潭公園有人們稱為“四美”的漢祠、唐梅、宋柏、明墓,一潭碧水自地下湧出,清澄透徹,景色幽雅。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十條蛟龍常作惡於人間,呂洞賓收服了其中的九條,鎮壓在市區拓東古幢(即古塔)之下,留下一條小黑龍住在這裡,要其為民謀利。黑龍潭便由此而得名。黑龍潭公園位於昆明北郊的龍泉山五老峰下,占地面積91.4公頃,距離市區約17公里。這裡古木參天,泉壑幽邃,修竹茂林,潭深水碧,景色幽深。黑龍潭內有罕見的大型梅園,是昆明的賞梅勝地,稱為“龍泉探梅”。園內的“唐梅”相傳由南詔移植過來,同安寧漕溪寺的“元梅”被認為是雲南最珍貴的古梅。在黑龍潭內還有這樣的奇怪現象,潭以中間的石橋為界一分為二,一清一濁,清濁之水互不相融,據說連魚兒都互不過界,頗為神奇。

景點詳情

麗江黑龍潭始建於乾隆二年(1737),其後乾隆六十年、光緒十八年均有重修記載。舊名玉泉龍王廟,因獲清嘉慶、光緒兩朝皇帝敕封“龍神”而得名,後改稱黑龍潭。詩云:“泉渙渙兮漣漪,問何時最是可人?須領略月到天心,風來水面;亭標標而矗立,看這般無窮深致,應記取雲飛畫棟,雨卷珠簾。”黑龍潭以其天生麗質,名列《中國名泉》、《中國風景名勝》等書,誠不虛也。迎面見有一座塗金繪彩的牌樓,門口四尊石獅,肌理秀美,威武雄壯,過去守護木氏土司衙門,1966年遷此守護玉泉。進門往右,但見垂柳飄指,一潭澄碧,樹底天光雲影,樹梢樓台隱現。沿潭右堤至鎖翠橋,橋上古人有聯云:“驚濤撼樹飛晴雪,未雨垂虹臥曲波。”它生動地描繪了橋邊景致。右邊橋下三孔飛瀑,水花四濺,濤聲如雷,流向古城,玉水河畔,楊柳依依,濃蔭蔽日。往橋的左邊看,一座五孔石拱橋,長虹臥波一般,將潭一分為二,玲瓏俊美的一文亭、得月樓分別屹立內外潭心,四面臨水,有橋與岸上相連。此樓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樓名取自古人對聯“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時,郭沫若為該樓題寫了匾額“得月樓”三字及兩副對聯。
全聯僅三十字,卻寫出了麗江黑龍潭的神韻,書法遒勁而灑脫奔放,為公園增色不少。遠處玉龍雪山倒遇潭中,可見“雪山四萬八千丈,銀屏一角深插底”奇景。象山半壁也映入水中,使黑龍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景色無比秀麗。
黑龍潭風景名勝區,主要有龍泉下觀、上觀、梅園、水景園、桂花園、精品園、杜鵑谷、紅楓林和烈士墓等十餘個景區。清代嘉慶年間碩慶題聯:"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點出了黑龍潭風景名勝的主要景觀特色。

黑龍宮

緊靠龍潭邊的古建築群即"黑龍宮",俗稱為下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景泰四年(1454年)世襲黔國公沐氏,重修黑龍宮。黑龍宮三進四院,綠樹森森,古樸幽雅,正殿供龍王,配殿供水族等塑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全毀。龍宮正殿牆上鑲有清康熙年間雲貴總督范承勛游黑龍潭題詠碑記。2000年11月3日黑龍潭清水池有大量金線魚游出,昆明新聞媒體作了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黑龍宮已恢復為古蹟遊覽區。

上觀景區

上觀又稱龍泉觀。龍泉觀山門拱門牌坊,上書"紫極玄都"。黑龍潭上觀分為雷神殿、北極殿、玉皇殿、三清殿和長春真人、通妙真人祠等5進 13所大小院落,整個建築群順山勢由南向北層層升高。第一層紫極玄都山門,第二層雷神殿,第三層北極殿(現為祖師殿,側面為斗姆閣),第四層玉皇殿,第五層三清殿,重重殿宇有配殿和廂房。天師殿、三豐殿、長春真人祠、通妙真人祠、休偃、庖()房宇,均南北排列。

龍泉探梅

雷神殿前通道兩側,有兩株植於元代的孔雀杉,東面一株尤為繁茂,樹高26米,胸徑1米,西面一株於1979年遭雷擊後已枯萎,現僅存約 10米的樹身及新發的枝幹。甬道兩側近"紫極玄都"牌坊的兩株是奇異的扭柏樹,一株左扭,一株右扭,俗稱"左扭柏和右扭柏",兩株柏樹胸徑均在1米以上,右側一株於1984年被雪壓倒折斷,僅剩6米高的枯樹樁。碑亭東面,有一梅園,俗稱東花園。白梅、紅梅、綠梅及臘梅等多個品種,梅樹老態龍鐘,枝幹橫蜷,都是百年的古梅,冬末春初幽香一園。
唐梅:唐開元天寶年間,道安和尚由大理羅筌寺雲遊昆明,手植兩株梅花。到清嘉慶年間,兩株古梅"樹身腐爛,中若玲瓏,旁發柔枝", 1923年兩株唐梅自然死去,現留下一株的四分之一支幹,雖經千年風霜,仍然枝幹虬結蒼勁,蜿蜒橫陳,臥如龍眠。現存唐梅,為唐梅支幹上的"旁發柔枝"。這株歷經千歲風雪的奇花,千百年來為人們讚不絕口。清道光年間阮元的《詠梅詩》:"千歲梅花千尺潭,春風先到彩雲南。香吹蒙鳳龜茲笛,影伴天龍石佛龕。玉斧曾遭雲外劃,驪珠常向水中探。只嗟李杜無題句,不與逋仙季迪談。"既寫黑龍潭的千歲梅花,千尺龍潭,又敘雲南歷史,對春風先到的彩雲之南,充滿讚譽之情。
宋柏:位於北極殿前,高28米,胸徑1.4米。古根盤結,枝葉茂密。此外,玉皇殿前還有一株宋柏,高25米,胸徑1.25米,高聳雲霄,枝葉繁茂。
明茶:植於明代,品種為早桃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樹高8米,胸徑0.25米,每逢歲寒,其它茶花尚含苞欲放,這株早桃紅已千朵盛開,十分艷麗。
唐梅、宋柏、明茶合稱黑龍潭"三異木"。郭沫若1961年游黑龍潭時曾賦詩一首,讚美黑龍潭的"三異木":"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驚醒唐梅睜眼倦,陪襯宋柏倍姿雄。崔嵬筆立天為紙,婉轉橫陳地吐虹。黑水祠中三異木,千年萬代頌東風。
此詩為郭沫若1961年來昆時,贈與當時雲南省副省長張沖夫人惠國芳的,原詩中最後一句"千年萬代頌東風"中的"年"因為無人見過原件,在雲南一直傳為"秋"即"千秋萬代頌東風"。直到1992年,園林局公園處處長趙榴到北京找到惠國芳,看到原件,才佐證了是"千年萬代頌東風",而不是"千秋萬代頌東風"。現黑龍潭上觀明茶樹的詩碑,就是以原件照片放大而重刻的。

碑刻

上觀碑亭內,保存著歷代大量珍貴的碑碣,除唐梅碑、凸字碑外,還有宋柏碑、張三豐畫像碑、阮元詩碑、黑龍潭全景圖碑及歷代興修黑龍潭碑記。在黑龍宮前兩院側牆還鑲嵌有:道光元年《重修黑龍宮碑記》、嘉慶三年《示永禁派累碑記》、康熙庚午年瀋陽范承勛游黑龍潭的碑記。黑龍潭下觀黑龍宮與上觀龍泉觀,1961年昆明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園景區

梅園景區位於上觀古建築的北面,東臨三清殿,西至龍泉路,南接桂花園,北抵杜鵑谷。梅園始建於1991年9月,先後進行三期工程建設,於1993年底竣工,總投資450萬元。梅園總面積28.5公頃,種植地栽梅28個品種,1700株,培植梅樁2000多株。1994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命名為"龍泉探梅",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 "龍泉探梅"分為梅花盆景園景區、梅花品種區、果梅區和賞梅區4個景區。梅花盆景園景區:又稱梅花藝景區,園入口處立有高4米,寬1.6米由4塊青石壘疊而成的"梅韻"石碑,園門為青綠色園林建築牌坊。園內有毛澤東《沁園春.詠梅》詩牌,展出有數百盆珍稀古梅盆景。園內建有"文化齋"閣廊。梅花品種區,位於梅園山腰,上連紅楓林,下接藝景區,園內匯聚全國梅花珍稀品種12個,優良品種70個。梅花品種區建有梅花品種展廳、接待室和爬山廊。賞梅區,位於梅園西北側,至公園後大門。賞梅區依山傍水,有水榭亭廊及噴泉。花開#時節,入園賞梅,有"且喜東湖春來到,紅梅萬樹一齊開"的景觀特色。果梅景區,匯集了滇中、滇西、滇南果梅樹2000多株,分片栽種,果梅花素潔芳香,花期早,花開時雪梅香濤,令人浮想聯翩。梅園四周遍植松、竹配景,把梅的風骨,松的堅貞,竹的氣節融於一園中,形成"歲寒三友"景觀。

紅楓林區

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黑龍潭風景名勝區營造了"迎香港回歸紀念林"。林區占地2公頃,共種植紅楓樹2000餘株,立了石刻紀念碑。每逢深秋,半山紅葉隨風搖曳,滿山映紅。

杜鵑谷景區

杜鵑谷緊連果梅區,位於"龍泉探梅"北面的山谷中,占地8公頃,種植杜鵑10萬多株,清明前後,滿山滿溝杜鵑爭奇鬥豔,呈現花海景觀。
杜鵑谷的最佳觀賞月是三至四月。

定風塔

龍泉山有環山游路至定風塔,塔高13米,為七層八角密檐實心塔。定風塔又名文筆塔。定風塔始建於明代,清鹹豐二年(1852年)重修過。七級塔身白雲石壘砌,雕鑿精細,造型端莊,塔上刻道教四方神名,還刻有《重修五老山定風塔記》及道教《玉皇心印妙經》等。按重修碑文載,重修是為使龍泉觀道院更加壯觀,"培風脈於名山"意為龍泉觀的風水塔。1993年重修定風塔。

革命烈士陵園

龍泉山東山嘴半坡上,松柏叢中,為王德三、吳澄、馬登雲三烈士墓,建於1984年。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園座北向南,建有休息亭。墓地兩側安裝石欄,四周廣植松柏。三烈士墓後是王復生、張舫烈士的墓地。

水池

黑龍潭有深淺兩個池,碧泉若鏡,兩池,間有一石橋。圍池石欄建於明景泰四年(1454年)。深池即黑龍潭,又名清水潭,呈圓形,四周砌石堤,面積600平方米,水最深15米,清澈的泉水由潭底湧出;淺池位於深潭的東北面,泉水水色微黃,稱渾水潭,面積2600平方米,水深0.5米。清渾兩泉僅相隔數步,水色迥異,一清一渾,似道家陰陽各半的"太極圖"。兩泉水面相接,兩泉的魚卻互不越潭,形成"兩水相交,魚不往來"的異景奇觀。潭邊建有觀魚樓、黑龍宮。

注意事項

1、請您自覺維護遊覽秩序。按順序排隊購票入園,不擁擠,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入園時,請主動出示入園票證。靜館靜園後,不繼續逗留、路宿。
2、請您注意自身遊覽安全。不要在湖裡游泳,不要在非開放的冰面滑冰或行走,不要攀登山石。遊覽時注意行走安全,避開井蓋,在山道、台階、碼頭等處上下行走時,請注意站穩、慢行、細觀察,以防不慎跌傷。要注意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以防丟失。兒童、行動不便的老人須在家人陪同下遊園。
3、請您自覺維護公共秩序。未經公園批准各種車輛不準入園。不私自使用較大功率的音響播放音樂。不在路椅上躺臥,不在園內打鬧、追逐或奔跑,不私設或圈圍場地進行打球和踢球運動。不翻越、毀壞圍牆和圍欄。
4、請您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嚴禁在園內組織各種非法集會活動。不打架鬥毆、不聚眾鬧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何形式進行賭博等非法活動。嚴禁在園內進行非法兜售商品、散發或張貼廣告宣傳品。嚴禁攜帶各種槍枝彈藥、兇器、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動物進園。
5、請您保護文物和公共設施。不在名勝古蹟、庭院建築、古樹名木和公共設施上塗抹、刻畫或張貼、懸掛物品;不拓刻碑文和撫摸文物展品。未經批准不得進行隨團攝像、拍攝電影和電視等。
6、請您愛護公園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果,不在綠地內挖野菜、挖樹根、挖土、撿拾樹仔等,不利用樹木做健身運動。
以上為昆明黑龍潭。
此外,雲南在麗江也有黑龍潭公園,在麗江古城的郊外,以遠眺雪山而聞名。
資料如下:
麗江黑龍潭內隨勢錯落的古建築有龍神祠、得月樓、鎖翠橋、玉皇閣和後來遷建於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國寺解脫林門樓、五鳳樓,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樓及清代聽鸝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築。五鳳樓又稱法雲閣,原建於芝山福國寺內,1979年遷至黑龍潭。福國寺建於明代,原是木土司的別墅及家廟。木土司曾在寺內會見過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龍神祠為黑龍潭主要建築,含戲台、得月樓,分布在一組造型典雅、和諧而又變幻無窮的主軸線上。祠坐東朝西,為四合五天井大院,有門樓、兩廂、大殿,南面辟有一方丈,自成院落。大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進深三間,前有月台,施作垂帶踏跺,四週遊廊回互貫通。大殿和門樓高聳突兀,極富廟堂氣息。門樓高懸“天光雲影”四字榜書。遊園,爬山,攀崖,探洞,踏青,採集,騎馬,射獵,垂釣,游泳,划船,漂流,滑翔溜索,快活林趣味競技,滑雪,滑冰,滑道,打爬犁,打冰球,雪地足球,雪山漂舟等使深山老林的春夏秋冬充滿了四時之樂。麗江黑龍潭玉泉北畔的五鳳樓(又名法雲閣),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為三疊八角飛檐樓閣,共有20個啄天飛檐,從各個角度看,都見五個飛角,就像五隻欲飛的鳳凰,故名“五鳳樓”。此樓融會了漢、藏、納西各民族的建築特點,是納西古代建築中的佼佼者,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崇禎十二年春,徐霞客遊歷麗江,曾留居此樓八日,為土司木增編校雜著並作序,在納西族文學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進入麗江黑龍潭需要出示繳納古城建設費的證明然後免費入場,否則就要買票。
備註:兩個黑龍潭公園的歷史都很悠久,各有特色,經常在網路上被人混淆,特地加以說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