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年12月,雲南省郵政管理局、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期為2021年至2025年。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基本建成普惠城鄉、開放共享、綠色安全的郵政快遞基礎網路,形成普惠民生、產業協同、綠色環保的服務體系。到2025年,郵政全行業業務收入超過17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超過9億件,年均增速10%以上;快遞業務量超過11.5億件,年均增速12%以上;快遞業務收入超過125億元,年均增速11%以上。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郵政業在促進雲南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社會穩定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2月
  • 發布單位:雲南省郵政管理局、雲南省交通運輸廳
發布背景,內容解讀,

發布背景

為推進雲南省郵政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和《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雲南省情、郵政業發展和改革實際,雲南省郵政管理局、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內容解讀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普惠城鄉、開放共享、綠色安全的郵政快遞基礎網路,形成普惠民生、產業協同、綠色環保的服務體系。行業規模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能力和質量顯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取得成績,安全監管更上新台階,郵政業在促進雲南省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社會穩定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1.行業規模穩步增長
到2025年,郵政全行業業務收入突破170億元,年均增長在10.5%以上;郵件快件業務量突破18億件,年均增速10.6%以上;快遞業務量突破11.5億件,年均增速12.8%以上;快遞業務收入突破125億元,年均增速11.6%以上。
2.基礎網路完善高效
郵政快遞網路布局合理高效、運輸網路暢通環保、末端網路均等便捷。網路設施處理能力得到提升,城市末端網路智慧型完善,農村末端網路更加健全,基本實現全省“村村通快遞”。國際郵快件寄遞渠道暢通高效。
3.服務質效穩步提高
寄遞效能持續提升,全省基本實現快遞進村服務。均等化和滿意度等服務指標提升到較高水平。農村地區實現更高質量的收投水平。快遞服務產品多樣化、智慧型化水平提升,末端網點穩定性增強,行業綠色發展水平邁上新台階。重點寄遞企業“出海”取得階段性進展。
4.安全保障再上台階
到2025年,完成“數字郵管”綜合信息服務系統、“1+16”郵政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營。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率為零。郵政營業場所、快遞企業營業網點全面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監控設備。
5.創新發展明顯增強
行業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實現新成績,網路運營效率和研發投入不斷提高。行業智慧型化、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
6.綠色水平不斷提升
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環保包裝全面普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過95%。新能源車在城市配送中的使用率大幅提升。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二、主要任務及重大工程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最佳化網路空間布局。圍繞雲南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合理規劃設施布局,最佳化幹線網路層級。推動以昆明為中心的快遞處理中心建設和升級改造。推動將快遞園區納入雲南省省級重點物流產業園建設項目,縣級快遞分撥中心納入雲南省縣級物流集散中心建設項目。重點依託泛亞鐵路網,推進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發展高鐵快遞和電商班列,提高雲南郵政業與瀾滄江-湄公河區域國家開放合作水平。
健全三級物流體系。以縣建物流集散中心、鄉鎮建物流服務站、村建物流服務點為支撐,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路。推動將鄉鎮配送設施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打通城鄉雙向配送渠道,推進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推進快遞進村,推動郵政、快遞企業與電商、物流、商貿等企業合作,通過郵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種合作模式實現統倉共配,共建三級快遞物流網路。
提升末端能力。最佳化城市末端網點布局,發展城市共同配送,推動將末端公共服務網點設施納入公共服務建設範疇。合理布局、統籌建設公共取送點、智慧型快件箱、快遞驛站、快遞超市等末端設施。推動智慧型快件箱實現“六進”,將智慧型快件箱、智慧型信報箱等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進一步深化快遞末端服務車輛規範管理和安全通行。鼓勵發展集電商服務、快件配送、農資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實現省內所有鄉村享受郵政快遞服務。重點推進農村地區郵政網點升級改造工程,提升標準化、規範化水平。
深化交郵融合。充分發揮高速公路、航空、高鐵對郵政業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推動郵政和快遞處理中心等基礎設施與鐵路、公路、民航樞紐統一規劃,加快推進在機場、汽運站、火車站綠色通道和裝卸、接駁、倉儲功能區建設,推動區域航空、鐵路郵件快件處理中心建設,提升交通樞紐的寄遞配套能力。在市縣層面,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入駐縣級客運站,拓展鄉鎮客運站郵政快遞中轉及收投服務功能,鼓勵農村客運班線搭載郵快件,實現省內“快遞進村”運輸專線全覆蓋。整合社會資源,建設交通郵政綜合服務站,填補末端服務空白點。
加快冷鏈建設。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在農產品產地和市場建設預冷、保鮮等初加工冷鏈設施,鼓勵郵政、快遞企業聯合供銷合作社、電商企業、商貿流通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因地制宜新建或改建一批產地倉、氣調庫、冷藏冷凍保鮮庫等設施,建立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快遞物流體系。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二)推進服務提質增效
提高普遍服務均等化水平。夯實服務基礎,補齊服務短板,加快改善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和邊遠地區普遍服務水平,提高農村通郵水平。實現鄉鎮局所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加大對農村地區和邊遠地區運輸和投遞車輛投入,增加智慧型手持終端等設備配備,提高農村包裹末端投遞能力、郵件投遞頻次、郵件投遞深度。推動郵政企業最佳化組織作業流程,加強郵件時限管理,實現郵件全程跟蹤,縮短郵件全程時限。
豐富產品服務供給。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強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強化質量意識和誠信意識,提高服務透明度和時限水平,加快發展供應鏈物流、冷鏈配送、同城寄遞、倉配一體化等服務,實施品牌化和差異化發展戰略。支持郵政、快遞企業服務創新,實現標準化產品、個性化產品和混合型產品並存互補,提供更透明和更及時的信息跟蹤,更豐富的增值服務和產品選擇,避免低層次價格競爭。推動郵政企業對外提供基礎網路服務,向社會提供公用場地和設施設備。
深化產業協同水平。推動郵政業深度參與產業分工,推進“快遞進村”,整合郵政、商貿、供銷等資源為花卉、中藥材、茶葉、蔬果等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提供包裝、存儲、運輸、銷售等一體化服務,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引導重點企業對接採購型電商和定製型電商,最佳化寄遞服務流程。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三)推動數字郵政發展
提高行業數位化水平。構建“1+16”郵政大數據中心,建設“數字郵管”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推動省、州市郵政行業的數字資源融合,進一步完善信息化運營平台,開展大數據運用分析,促進跨部門、跨領域的數據運用與共享。推動郵政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管理與服務等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推動郵政基礎設施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提升監管信息化水平,構建互聯互通、整合協同、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監管支撐服務體系。強化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寄遞渠道的安全防範工作。最佳化跨境郵件監管中心場地設定,集中配備安檢設備。
鼓勵科技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提升寄遞全流程標準化自動化智慧型化建設水平,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對倉儲、運輸、配送和管理等作業場景進行智慧型化改造升級。推動郵政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擴大中高端寄遞服務供給,發展供應鏈管理、冷鏈快遞、倉配一體化、無人機運輸等服務,實現寄遞位置服務、安全監控、倉儲管理、分揀配送的便捷化、智慧化。支持企業科技研發,引導郵政企業和重點快遞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鼓勵企業創設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技術服務等專業機構。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四)推進安全郵政建設
健全行業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落實中央和地方安全監管共同事權,構建“1+16”郵政業安全發展中心體系。完善與公安、市場監管、安全、交通、海關、鐵路、民航等相關部門的安全防範聯合工作機制,推進實名收寄人臉核驗建設試點工作。推廣行業禁毒“1+2+8模式”,健全完善國家禁毒大數據云南中心郵政分中心功能,加強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維護寄遞渠道安全暢通。加強行業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督導企業建立內部應急處置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推進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安全教育培訓基地(昆明)建設。
推進“智慧型+”監管。按照國家郵政局要求建設綠盾工程,做好統一數據接口改造工作,通過信息化手段全面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安全生產制度執行。提升監管信息化數位化水平,推進郵政業大數據監管系統項目建設。打造郵政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運行協調和應急指揮體系,建立跨地區、跨部門、跨企業應急處置聯動機制。
推進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和《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範》強制標準,推動建立政府主導、行業主抓、企業主辦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機制,強化對未達標企業的檢查力度,推動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其餘企業全面開展標準化創建。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五)最佳化跨境開放能力
推進邊境口岸樞紐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和完善邊境口岸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和國際郵件(跨境快件)處理中心。加大對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的政策扶持,重點建設完善國家郵件互換、國際快件監管、國際跨境電商通關、國際班列集散換裝和集疏運功能設施。推動郵政、快遞企業融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綜合保稅區、紅河綜合保稅區,推動將快遞分撥處理中心、保稅倉等跨境電商進口設施納入綜合保稅區、自貿區規劃。
拓寬國際通道。完善國際運輸通道和寄遞網路布局,積極參與昆明國際航空樞紐的貨運功能升級,提升昆明長水機場航空貨運場站對郵政快遞服務的功能適應性。加密昆明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和境內川渝、江浙滬和珠三角樞紐機場的貨運聯繫,擴大品類,發揮腹倉運力優勢。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加強全貨機運營,提升航線資源的收益性和穩定性。積極利用泛亞鐵路網資源,創新鐵路運郵快件模式,發展空鐵、公鐵聯運的跨境寄遞通道。
提高通關效率。增強與海關、檢驗檢疫、商務、公安、交通等部門的信息互動,在通關、邊境換裝、轉關以及信息交換方面進一步加強協調合作,提升國際化服務效能。推動建設常態化、規範化的郵件快件綠色通道。支持郵政企業探索實現郵關、商關和跨境電商出口“三關合一”。增加國際快件進出口公共服務設施,提升通關、換裝、多式聯運能力和一體化服務水平。
推動數據對接。推動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和海關之間的數據對接,實現進出境郵件快件申報傳輸全覆蓋。提升郵關信息對接力度,推廣郵政、快遞、海關、運輸部門之間對郵件快件電子數據的預交換和預處理系統,開發完善郵遞物品監管系統,有效提升通關效率,配合海關加強行郵監管,推動通關流程化、制度化、標準化,進一步加強信息互聯互通。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六)推進綠色郵政發展
深化綠色包裝實踐。鼓勵企業推進郵件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推進新技術在郵政行業的套用,推廣套用循環周裝袋、循環箱、共享快遞和冷鏈保溫箱。切實減少收寄、分揀、封發、運輸、投遞等各個環節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消耗。積極推進綠色網點、綠色分撥中心建設。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參與垃圾分類有關部門協作機制,推動完善社會回收體系。
推動運輸節能減排。推動運輸方式和網路運營模式創新,加大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車輛的推廣套用,推進快遞貨運車型標準化、專業化、廂式化、清潔化,提高企業在中轉盤駁、末端配送等環節提高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的使用比例。最佳化郵路幹線網路,推進共同配送、多式聯運、帶託運輸、甩掛運輸等先進組織模式,提高運輸效率。
執行綠色法律規範。切實推進綠色郵政建設,貫徹《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和《快遞電子運單》、《郵政業封裝用膠帶》等4項行業標準。推進行業規範化系統性治理。從綠色採購、內部培訓、作業操作等方面完善相關要求。加強宣傳綠色理念,凝聚行業環保共識。
(七)加強行業人才培養
健全行業人才培養機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依託行業協會、企業、高校建立一批郵政行業人才培養基地,實現產教融合立體發展,構建多層次多主體協同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產學研用一體發展。通過“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包”、“網際網路+”等方式促進校企合作,推動校企人才有效銜接。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素質,開展面向基層快遞員工的職業技能教育與培訓。支持重點企業引進科技領域、電子商務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引導郵政企業和重點快遞企業加強郵政業國際化人才培養。
完善行業職業資格體系。組織從業人員參加有關職業培訓,強化中高級專業人才儲備工作,加大快遞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力度。鼓勵校企合作,提升技能人才隊伍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做好農村勞動者、返鄉農民工加入快遞行業的職業資格培訓、崗前培訓和就業指導。
保障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樹立以人為本監管理念,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促進各類型員工同工同保障。加大快遞員關愛力度,深入開展“暖蜂行動”,推薦參選行業典型及勞模評選活動。強化部門聯動,共建保障機制。將快遞員權益保障納入各地政務一體化工程,建立跨部門聯動回響機制。暢通快遞員投訴渠道,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推進非公快遞企業基層黨組織覆蓋及建設,加強快遞員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建設力度,推動建立快遞員與用工主體間平等對話渠道和集體協商機制。
雲南省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八)提高行業治理能力
提升綜合履職能力。推動修訂《雲南省郵政條例》,適時出台我省快遞管理有關制度,提高快遞業法治化、標準化水平,通過立法規範和制度標準,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全面加強普遍服務監督和快遞市場監管,深入開展執法工作,完善消費者申訴與市場監管聯動機制,確保行業平穩有序發展。
完善社會治理機制。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搭建管理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多方參與的協商平台,引導行業企業廣泛參與相關立法、政府規劃、公共政策、行業標準和數據統計等事務。同時拓展社會公眾參與的渠道方式,積極發揮社會監督員作用,建立意見受理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