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詩三十首

雜體詩三十首

《雜體詩三十首》是南朝文學家江淹組詩作品,是所有詩評家詩選家公認的江淹代表作。這是一組摹擬之作,被樹為擬古詩的典範。這三十首摹擬詩跟原作都很相似,迷惑了不少的名人大家。江淹在模擬的同時從“意象”“句法”“詩歌體式”“聲律”等角度對原有詩作進行多方面的因革和創新,從而實現了詩體由“復”而“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體詩三十首
  • 朝代南朝
  • 作者江淹
  • 屬性:江淹代表作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雜體詩三十首(並序)
小序
夫楚謠漢風。既非一骨。魏制晉造。固亦二體。譬猶藍朱成彩。雜錯之變無窮。宮角為音。靡曼之態不極。故蛾眉詎同貌。而俱動於魄。芳草寧共氣。而皆悅於魂。不期然歟。至於世之諸賢。各滯所迷。莫不論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豈所謂通方廣恕。好遠兼愛者哉。乃及公幹、仲宣之論。家有曲直。安仁、士衡之評。人立矯抗。況復殊於此者乎。又貴遠賤近。人之常情。重耳輕目。俗之恆蔽。是以邯鄲托曲於李奇。士季假論於嗣宗。此其效也。然五言之興。諒非敻古。但關西鄴下。既已罕同。河外江南。頗為異法。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浮沉之殊。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今作三十首詩。斅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搉云爾。
古離別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願一見顏色。不及其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
李都尉陵從軍
樽酒送征人。踟躕在親神女。日暮浮雲滋。握手淚如霰。悠悠清水川。嘉魴得所薦。而我在萬里。結友不相見。袖中有短書。願寄雙飛燕。
班婕妤詠扇
紈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畫作秦王女。乘鸞向煙霧。彩色世所重。雖新不代故。竊愁涼風至。吹我玉階樹。君子恩未畢。零落在中路。
魏文帝曹丕游宴
置酒坐飛閣。逍遙臨華池。神飈自遠至。左右芙蓉披。綠竹夾清水。秋蘭被組崖。月出照園中。冠佩相追隨。客從南楚來。為我吹參差。淵魚猶伏浦。聽者未雲罷。高文一何綺。小儒安足為。肅肅廣殿陰。雀聲愁北林。眾賓還城邑。何用慰我心。
陳思王曹植贈友
君王禮英賢。不悋千金璧。雙闕指馳道。朱宮羅第宅。從容冰井台。清池映華薄。涼風盪芳氣。碧樹先秋落。朝與佳人期。日夕望青閣。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眷我二三子。辭義麗金雘。延陵輕寶劍。季布重然諾。處富不忘貧。有道在葵藿。
劉文學楨感懷
蒼蒼山中桂。團團霜露色。霜露一何緊。桂枝生自直。橘柚在南國。因君為羽翼。謬蒙聖主私。託身文墨職。丹彩既已過。敢不自雕飾。華月照芳池。列坐金殿側。微臣固受賜。鴻恩良未測。
王侍中粲懷德
伊昔值世亂。秣馬辭帝京。既傷蔓草別。方知枤杜情。崤函盪丘墟。冀闕緬縱橫。倚棹泛涇渭。日暮山河清。蟋蟀依素野。嚴風吹枯莖。鸛鷁在幽草。客子淚子零。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賢主降嘉賞。金貂服玄纓。侍宴出河曲。飛蓋游鄴城。朝露竟幾何。忽如水上萍。君子篤恩義。柯葉終不傾。福履既所綏。千載垂令名。
嵇中散康言志
曰余不師訓。潛志去世塵。遠想出宏域。高步超常倫。靈鳳振羽儀。戢景西海濱。朝食琅玕實。夕飲玉池津。處順故無累。養德乃入神。曠哉宇宙惠。雲羅更四陳。哲人貴識義。大雅明庇身。莊生悟無為。孫登庶知人。寫懷良未遠。感贈以書紳。
阮步兵籍詠懷
青鳥海上游。鷽斯蒿下飛。浮沉不相宜。羽翼各有歸。飄飄可終年。沆瀁安是非。朝雲乘變化。光耀世所希。精衛銜木石。誰能測幽微。
張司空華離情
秋月映簾櫳。懸光入丹墀。佳人撫鳴琴。清夜守空帷。蘭徑少行跡。玉台生網絲。庭樹發紅彩。閨草含碧滋。延佇整綾綺。萬里贈所思。願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潘黃門岳述哀
青春速天機。素秋馳白日。美人歸重泉。悽愴無終畢。殯宮已肅清。松柏轉蕭瑟。俯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撫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明月入綺窗。髣髴想蕙質。銷憂非萱草。永懷寄夢寐。夢寐復冥冥。何由覿爾形。我慚北海術。爾無帝女靈。駕言出遠山。徘徊泣松銘。雨絕無還雲。華落豈留英。日月方代序。寢興何時平。
陸平原機羇宦
儲後降嘉命。恩紀被微身。明發眷桑梓。永嘆懷密親。流念辭南澨。銜怨別西津。驅馬遵淮泗。旦夕見梁陳。服義追上列。矯跡廁宮臣。朱黻鹹髦士。長纓皆俊民。契闊承華內。綢繆逾歲年。日暮聊總駕。逍遙觀洛川。殂歿多拱木。宿草凌寒煙。遊子易感慨。躑躅還自憐。願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
左記室思詠史
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百年信荏苒。何為苦心魂。當學衛霍將。建功在河源。珪組賢君眄。青紫明主恩。終軍才始達。賈誼位方尊。金張服貂冕。許史乘華軒。王侯貴片議。公卿重一言。太平多歡娛。飛蓋東都門。顧念張仲蔚。蓬蒿滿中園。
張黃門協苦雨
丹霞蔽陽景。綠泉涌陰渚。水鸛巢層甍。山雲潤柱礎。有弇興春節。愁霖貫秋序。燮燮涼葉奪。戾戾颸風舉。高談翫四時。索居慕儔侶。青苕日夜黃。芳蕤成宿楚。歲暮百慮交。無以慰延佇。
劉太尉琨傷亂
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秦趙值薄蝕。幽幷逢虎據。伊余荷寵靈。感激狥馳騖。雖無六奇術。冀與張韓遇。寧戚扣角歌。桓公遭乃舉。荀息冒嶮難。實以忠貞故。空令日月逝。愧無古今度。飲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投袂既憤懣。撫枕懷百慮。功名惜未立。玄發已改素。時哉茍有會。治亂惟冥數。
盧郎中諶感交
大廈須異材。廊廟非庸器。英俊著世功。多士濟斯位。眷顧成綢繆。乃與時髦匹。姻媾久不虧。契闊豈但一。逢厄既已同。處危非所恤。常慕先達槩。觀古論得失。馬服為趙將。疆場得清謐。信陵佩魏印。秦兵不敢出。慨無握中策。徒慚素絲質。羇旅去舊京。感遇逾琴瑟。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更以畏友冊。濫吹乖名實。
郭弘農璞遊仙
崦山多靈草。海濱饒奇石。偃蹇尋青雲。隱淪駐精魄。道人讀丹經。方士煉玉液。朱霞入窗牖。曜靈照空隙。傲睨摘木芝。陵波采水碧。眇然萬里游。矯掌望煙客。永得安期術。豈愁濛汜迫。
孫廷尉綽雜述
太素既已分。吹萬著形兆。寂動茍有源。因謂殤子夭。道喪涉千載。津梁誰能了。思乘扶接受翰。卓然凌風矯。靜觀尺棰義。理足未嘗少。冏冏秋月明。憑軒詠堯老。浪跡無蚩妍。然後君子道。領略歸一致。南山有綺皓。交臂久變化。傳火乃薪草。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機巧。物我俱忘懷。可以狎鷗鳥。
許征君詢自敘
張子闇內機。單生蔽外象。一時排冥筌。冷然空中賞。遣此弱喪情。資神任獨往。採藥白雲隈。聊以肆所養。丹葩曜芳蕤。綠竹陰閒敞。苕苕寄意勝。不覺凌虛上。曲欞激鮮飈。石室有幽響。去矣從所欲。得失非外獎。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五難既灑落。超跡絕塵網。
殷東陽仲文興矚
晨游任所萃。悠悠蘊真趣。雲天亦遼亮。時與賞心遇。青松挺秀萼。惠色出喬樹。極眺清波深。緬映石壁素。瑩情無餘滓。拂衣釋塵務。求仁既自我。玄風豈外慕。直置忘所宰。蕭散得遺慮。
謝僕射混遊覽
信矣勞物化。憂襟未能整。薄言遵郊衢。總轡出台省。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永。時菊耀岩阿。雲霞冠秋嶺。眷然惜良辰。徘徊踐落景。卷舒雖萬緒。動復歸有靜。曾是迫桑榆。歲暮從所秉。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
陶征君潛田居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雖有荷鉏倦。濁酒聊自適。日暮巾柴車。路闇光已夕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素心正如此。開徑望王益。
謝臨川靈運游山
江海經邅回。山嶠備盈缺。靈境信淹留。賞心非徒設。平明登雲峰。杳與廬霍絕。碧障長周流。金潭恆澄徹。洞林帶晨霞。石壁映初晰。乳竇既滴瀝。丹井復寥深。嵓{山/咢}轉奇秀。崟岑還相蔽。赤玉隱瑤溪。雲錦被沙汭。夜聞猩猩啼。朝見鼯鼯鼠逝。南中氣候暖。朱華凌白雪。幸游建德鄉觀奇經禹穴。身名竟誰辨。國史終磨滅。且泛桂水潮。映月游海澨。攝生貴處順。將為智者說。
顏特進延之侍宴
太微凝帝宇。瑤光正神縣。揆日粲書史。相都麗聞見。列漢構仙宮。開天制寶殿。桂棟留夏飈。蘭橑停冬霰。青林結冥濛。丹巘被蔥蒨。山雲備卿靄。池卉具靈變。重陽集清氛。下輦降玄宴。騖望分寰隊。矖曠盡都甸。氣生川岳陰。煙滅淮海見。中坐溢朱組。步櫩簉瓊弁。禮登佇睿情。樂闋延皇眄。測恩躋逾逸。{氵公}牒懵浮賤。承榮重兼金。巡華過盈瑱。敢飾輿人詠。方慚淥水薦。
謝法曹惠連贈別
昨發赤亭渚。今宿浦陽汭。方作雲峯異。豈伊千里別。芳塵未歇席。零淚猶在袂。停艫望極浦。弭棹阻風雪。風雪既經時。夜永起懷舊上述。汛濫畏沃若。人事亦銷鑠。子衿怨勿往。谷風誚輕薄。共秉延州信。無慚仲路諾。靈芝望三秀。孤筠情所託。所託已殷勤。祗足攪懷人。今行嶀嵊外。行銷上述至海濱。覿子杳未僝。欵睇在何辰。雜佩雖可贈。疏華謂無陳。無陳心悁勞。旅人豈游遨。幸及風雪霽。青春滿江皋。解纜候前侶。還望方鬱陶。煙景若離遠。未響寄瓊瑤。
王征君微養疾
窈藹瀟湘空。翠澗澹無滋。寂歷百草晦。歘吸鵾雞悲。清陰往來遠。月華散前墀。煉藥矚虛幌。汛瑟臥遙帷。水碧驗未黷。金膏靈詎緇。北渚有帝子。盪瀁不可期。悵然山中暮。懷痾屬此詩。
袁太尉淑從駕
宮廟禮哀敬。枌邑道嚴玄。恭潔由明祀肅駕在祈年。詔徒登季月。戒鳳藻行川。雲斾象漢徙。宸網擬星懸。朱棹麗寒渚。金鑁映秋山。羽衛藹流景。彩吹震沉淵。辨詩測京國。履籍鑒都鄽。氓謠響玉律。邑頌被丹弦。文軫薄桂海。聲教燭冰天。和惠頒上笏。恩渥浹下筵。幸侍觀洛後。豈慕巡河前。服義方無沬。展歌殊未宣。
謝光祿莊郊遊
肅舲出郊際。徙樂逗江陰。翠山方藹藹。青浦正沉沉。涼葉照沙嶼。秋榮冒水潯。風散松架險。雲郁石道深。靜默鏡綿野。四睇亂層岑。氣清知雁引。露華識猨首。雲裝信解黻。煙駕可辭金。始覿紫芳心。行光自容裔。無使弱思侵。
鮑參軍昭戎行
豪士枉尺璧。宵人重恩光。狥義非為利。執羈輕去鄉。孟冬郊祀月。殺氣起嚴霜。戎馬粟不暖。軍士冰為漿。晨上城皋坂。磧礫皆羊腸。寒陰籠白日。大谷晦蒼蒼。息徒稅征駕。倚劍臨八荒。鷦鵬不能飛。玄武伏川梁。鎩翮由時至。感物聊自傷。豎儒守一經。未足識行藏。
休上人怨別
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露彩方泛艷。月華始徘徊。寶書為君掩。瑤棽詎能開。相思巫山渚。悵望陽雲台。膏爐絕沉燎。綺席生浮埃。桂水日千里。因心平生懷。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據江淹《雜體詩序》可以知道江淹創作《雜體詩三十首》是針對當時理論界存在的“各滯所迷”、“貴遠賤近”、“重耳輕目”傾向而發的。江淹正是通過創作擬古詩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他對五言詩的觀點。“擬古”是文人進行創作的一種途徑。江淹在《雜體詩序》中說到:“今作三十首詩。教其文體。雖不足品藻淵流。庶亦無乖商摧云爾。”摹擬不僅是一種學習借鑑也是一種和前人交流的方式。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分別模擬了30種其前的優秀詩作,除第一首《古離別》模擬無名氏古詩外,其餘29首按時代排列並標明所擬作者。江淹《雜體詩三十首》專門選取優秀的五言詩進行模仿,這既是對五言詩發展的一種肯定,同時又是一種探索。這個探索過程充分展現了江淹選擇和批評的眼光。逯欽立的《先秦漢魏南北朝詩》中從漢代李陵到齊代湯惠休共收錄340多位詩人,江淹從中選取29位詩人。對後人品評五言詩起到了很深遠的影響。在蕭統的《文選》中收錄了這29位詩人中26位人的作品。劉勰的《文心雕龍》和鐘嶸的《詩品》也受到影響。
從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可清晰地看到五言古詩的發展流變:從劉楨到左思、劉琨,從嵇康到玄言詩,從張協到謝靈運,以及玄言詩到山水詩。正因為這樣,儘管江淹本人並未們明確說他的總結五言古詩發展史,事實上已經構架了一部五言古詩的史綱。
在《雜體詩三十首》中江淹選取自漢代古詩到劉宋末的湯惠休共三十家的詩體,對每一家各仿作一首,以下結合《雜體三十首》中擬作與被擬詩人的作品,選幾例加以對照:
第一首《古離別》“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願一見顏色。不及其瓊樹枝。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前兩句暗用《古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的語意。“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這其中有一種對時間匆匆流逝的感觸。“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這裡又化用了《古詩》“各在天一涯”的句子。“菟絲及水萍。所寄終不移。”“菟絲”下省略了“女蘿”《古詩》有“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是比夫婦的相依存,“水”與“萍”的比喻亦是此意。鐘嶸在《詩品》中評論江淹“善於摹擬”。《雜體詩三十首》是江淹代表作,蕭統的《文選》中全部收入。李善注日:“江之此制,非直學其體,而亦兼用其文。”這句話中的“體”是兼指題材、風格。“文”是語言文字。這首摹擬詩化用了《古詩》中的一些語句,熔鑄得渾然一體。
在其它擬作中《潘黃門述哀》中江淹化用了潘岳《悼亡詩》中的一些文字和其相關題材的賦中的意境中“青春速天機。素秋馳白日”一句受《悼亡詩》其三中“曜靈運天機,四節代遷逝”的影響。
又如《陸平原·機宦》這首詩中也有好幾處化用陸機的詩和賦得詞語與意境。如“殂歿多拱木,宿草凌寒煙”這種造境,很明顯受到陸機《懷士賦》“感亡景於存設,惋聵年於拱術”的等句子的影響。江淹在對詩句意境的巧妙運用的同時,也準確地把握了個體風格。如《雜體詩》中同樣為山水遊覽方面的作品,也出現各自不同的特點。《殷東陽興矚》就顯得比較平淡。《謝臨川游山》和《謝法曹贈別》則體現出玄言味的軌跡。
被鐘嶸稱為“華艷”、“兒女情多,風雲氣少”的張華的詩。在江淹的擬作《張司空華離情》這首詩中很符合張華這一特點。其詩開頭兩句“秋月映簾櫳。懸光入丹墀”即從張華《情詩》“明月曜清景,嚨光照玄墀”而來,“佳人撫鳴琴。清夜守空帷”二句也融合了張華詩中“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鳴琴,終晨撫管弦,日夕不成音”及“幽人守靜夜,回身人空帷”等句。
由於這三十首摹擬詩跟原作都很相似,迷惑了不少的名人大家,這種有趣的現象在文學史上屢見不鮮。例:《魏詩》卷七曹植名下的一首詩實為江淹《陳思王曹植贈友》開頭兩句:“君王禮英賢,不�千金璧。”以及中間的“從容冰井台,清池映華薄”兩句。在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還有幾處誤收的情況:把江淹的《顏特進侍宴》中“太微凝帝宇,瑤光正神縣”兩句歸入顏延之名下,收在《宋書》卷五中。還有江淹的《謝臨川游山》中的詩句“且泛桂水潮,映月游海�”,收《宋詩》歸顏延之名下。江淹在擬作之前對所擬作者的創作風格應該有較深入的了解。
江淹的摹擬之作不僅僅是模仿前人的創作手法還有他的體悟,他能從每個被摹擬的作者的切身的感受中去摹擬,這是比單純的摹擬更高一層的創作。這也是江淹的《雜體詩三十首》能被後人這么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因。

名家點評

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說:“擬古推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擬左思似左思,擬郭璞似郭璞。”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江醴陵集題辭》說:“文通《雜體三十首》,體貌前哲,欲兼關西、鄴下、河外、江南,總制眾善,興會高遠,而深厚不如,非其才絀,世限之也。”

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少年時孤苦貧窮,後來任中書侍郎,502年(天監元年)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臨沮縣伯,遷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做官經歷宋、齊、梁三代。少年時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減退,傳說是因為他在夢中歸還給郭璞五色筆,此後作詩,就沒有佳句了,世稱“江郎才盡”。他的詩善於刻畫模擬,小賦遣詞精工,尤以《別賦》《恨賦》膾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