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鰭鯧

雙鰭鯧

雙鰭鯧學名Nomeus gronovii (Gmelin, 1789),為雙鰭鯧科、雙鰭鯧屬的魚類,俗名圓鯧。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體柔軟。頭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大於吻長。口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有細齒,鋤骨、齶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分布於台灣島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美洲海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鰭鯧
  • 拉丁學名:Nomeus gronovii (Gmelin, 1789)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鯧亞目
  • :雙鰭鯧科
  • :雙鰭鯧屬 
  • :雙鰭鯧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瀕危狀態,生長環境,漁業利用,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體柔軟。頭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大於吻長。口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有細齒,鋤骨、齶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圓鱗,吻部具鱗,頰部具鱗,但不及眼前緣;側線鱗數約57-65。背鰭兩個,緊鄰,中間具缺刻,第一背鰭硬棘IX-XI,第二背鰭鰭條I-II23-27;臀鰭和第二背鰭同型,I-II24-29;胸鰭長,末端遠至第二背鰭起點之後下方;尾鰭深叉。體一致深褐色。胸鰭黑褐色,下緣則為淡色;腹鰭黑色。幼魚體淡色,體側具大形黑斑,而胸鰭也特別大型。
雙鰭鯧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環熱帶水域。我國見於南海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生長環境

為暖水性小魚,常與水母伴行。幼魚在沿岸或外海行漂游生活,主要是棲息於僧帽水母的觸手保護傘下,並以其觸手或生殖腺為食,並食其它水母浮游期幼體;成魚則棲息於200-1000公尺深之底層水域。

漁業利用

食用魚,一般以底拖網捕獲,被利用於鮮食或加工成魚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