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雍和宮的萬福閣里有一尊非常高大的彌勒大佛,這就是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之一的邁達拉彌勒大佛。彌勒大佛的主體部分是由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刻出來的,手臂及垂下的衣紋飄帶,則是由其它木料輔助而成。這根完整的白檀木通高26米,有8米被埋入了地下,而我們所能見到的則是地面部分的18米。佛像精雕細琢,蔚為壯觀。1990年8月,雍和宮彌勒大佛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成為獨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1992年北京市政府又耗資50餘萬元,對大佛進行了修繕和重新貼金,1993年10月,再次舉行了彌勒大佛重新開光慶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 所屬年代:此閣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至十四年間
  • 地面上高:18米
  • 地下埋:8米
簡介,沿革,

簡介

雍和宮的彌勒大佛是用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上高18米,地下埋8米,整個佛像巍然矗立於漢白玉雕成的須彌寶座之上,其中佛頭部直頂最上層閣樓的藻井。當年佛像做成後,光給佛像製作一件披袍就用去黃緞1100米,萬福閣因此又稱作“大佛樓”。雍和宮是一座著名的中國藏傳佛教寺院。公元1711年,乾隆皇帝就誕生在這裡。萬福閣是雍和宮最為宏偉的建築,全木結構,高23米,飛檐三重,列拱交構。左右有配閣,並以飛廊相連,宛若瑤台瓊閣。供奉於閣內的木雕彌勒大佛,其中心是由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以上高18米,地下埋有8米,巍然矗立在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其頭部直頂最上層閣樓的藻井。供奉於閣內的木雕彌勒大佛,其中心是由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以上高18米,地下埋有8米,巍然矗立在漢白玉石須彌座上,給佛像做一件大袍就用去黃緞1100米,萬福閣也由此得名“大佛樓”。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此閣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至十四年間(1748年———1749年)。相傳在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院時,並未建萬福閣,這裡只是一座觀音殿,殿內供奉著觀音菩薩,背景是木製山巒。改為寺院後,乾隆皇帝覺得寺院的北面太空曠,欲建一座高大樓閣,為北面的屏障。但一直苦於沒有一尊與之相稱的大佛像。此訊息被西藏貢使帶回,當第七世達賴喇嘛得知後,立即派人搜尋大佛造像原料。恰好尼泊爾王國從印度運回一根高大白檀木,達賴喇嘛聞訊,既以大量珍寶購得,並由西藏經四川走水路,歷時三載運至京城。
檀木到京後,乾隆皇帝命察罕達爾罕活佛指揮設計,並由皇宮養心殿造辦處的“廣木作”、“木作”、“漆作”、“雕鑾作”等在雍和宮負責施工。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雍和宮合編的《清代雍和宮檔案史料》滿文文獻載:雍和宮的萬福閣主樓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日,將京城景山內的樓閣拆了之後,在景山北面的圍牆打開了一個豁口,如此連木帶石經這豁口一車車運至雍和宮。這年十二月開始組裝樓閣並雕刻大佛。經辛勤勞作,圓滿完工。故萬福閣是從景山移建的。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三十日,雍和宮開始準備舉行萬福閣落成和彌勒大佛開光大典。而昔年民間所傳的“先有大佛,後有萬福閣”之說不甚準確。當時,此工程及附屬建築先後從國庫支出八萬多兩白銀,赤金八百餘兩。
大佛之名“彌勒”是梵文的音譯,姓“慈氏”,名“阿逸多”,藏語稱“強巴”,蒙古語稱“邁達拉”。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講,彌勒出生在印度一個婆羅門家庭,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他隨釋迦牟尼出家,修習佛法,成為佛弟子。他在釋迦牟尼圓寂前先行離世。釋迦牟尼曾預言,彌勒離開世間後,將上生兜率天宮,在那兒與諸天演說佛法。所以,彌勒現在還稱為菩薩。彌勒造像因此分為菩薩裝和佛裝兩種,雍和宮木雕大佛為菩薩裝彌勒像。這尊大佛面部莊嚴肅穆,頭戴五佛冠,其微垂的雙目、緊閉的嘴唇,給人以萬般慈祥之感。通身掛瓔珞,其左右肩上各有一花籃,籃內之花含苞欲放,花之上有法物,左肩為淨瓶,右肩為法輪。雙手做“扶天蓋地”式,象徵著彌勒繼承釋迦牟尼佛在未來世界講經說法,普度眾生。萬福閣樓上原懸掛一串周長12米的上等料器佛珠,稱“寶石官料大佛珠”,每粒珠子直徑有10厘米,為清乾隆年制,現此佛珠藏於宮內。當你立於這尊大佛前,要看清其面部,必須仰視,此乃表達了彌勒佛在兜率天宮高深莫測的意境。佛像的胸部正當樓閣的二層,面部在樓閣的三層之上。1990年8月,這尊大佛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1992年,雍和宮對這尊大佛進行修繕並重新貼金,耗資50萬元人民幣。1993年10月,雍和宮舉行了隆重的彌勒大佛開光慶典。瑞典民族博物館暨斯文·赫定基金會亞洲部主任霍堪·沃爾斯特先生應邀到雍和宮訪問。當他參加完英文版《雍和宮》第一冊授權簽字儀式後,登上了他盼望已久的萬福閣樓,憑欄遠望,不禁感慨地說:“當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先生來到雍和宮只在萬福閣樓下瞻望良久,並拍了照,但他沒有登到樓上,而我實現了這一願望,我感到很幸運。”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沿革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喇嘛廟,也是享譽海內外的名勝古蹟。清代震鈞的《天咫偶聞》中對其是這樣描述的:“雍和宮,在國子監之東,地本世宗邸,改為寺,喇嘛僧居之。殿宇崇宏,相設奇麗。六時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禮旃檀之像。飛閣復道,無非淨筵;畫壁璇題,固黃圖之甲觀,紺苑之香林也。”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作為皇家寺廟,雍和宮最令人拍案稱奇的是佛像的雕工精彩絕倫,被譽為雍和宮“三絕”。其中白檀木彌勒大佛又是“三絕”之冠。另兩處是:乾隆生母禮佛之所的金絲楠木雕巨龕;五金鑄成的五百羅漢和名貴紫檀雕成的羅漢山。
彌勒佛是梵語,藏語為“強巴佛”,蒙古語為“邁達爾佛”。佛經上說,他是釋迦牟尼的八大隨侍弟子,相傳他出生於印度婆羅門世家,後來成為佛的弟子,卻先於佛入滅,升入兜率天宮內院,經56億7000萬年後,當來降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大轉法輪。因此又稱為“未來佛”、“至尊慈氏”、“慈氏菩薩”。
雍和宮的彌勒大佛是用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上高18米,地下埋8米,整個佛像巍然矗立於漢白玉雕成的須彌寶座之上,其中佛頭部直頂最上層閣樓的藻井。當年佛像做成後,光給佛像製作一件披袍就用去黃緞1100米,萬福閣因此又稱作“大佛樓”。但是今天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尊彌勒大佛就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廟的寺主活佛察罕五世仁布且奉旨設計、監督雕刻、指揮施工建成的。這是察罕五世活佛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也是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值得珍藏的非常珍貴的記憶。
據清朝理藩院檔案記載,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在徵詢了章嘉國師的意見後,正式給雍和宮御賜藏語寺名:“葛丹敬恰林”(意“兜率壯麗洲”),並且將其改為藏傳佛教寺廟。三世章嘉國師奉旨出任雍和宮的首任總堪布。此後,雍和宮也就成了清朝政府管理全國喇嘛教事務的中心。章嘉、阿嘉、察罕、土觀等八大駐京呼圖克圖均駐錫於此。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朝出兵平定了西藏叛亂,此後,乾隆皇帝就把西藏的軍政大權交給了七世達賴喇嘛。因此,七世達賴喇嘛對乾隆皇帝十分感激。當他得知乾隆皇帝要為其家廟雍和宮建築一座高閣,以供奉一尊彌勒大佛作為雍和宮全寺的壓軸之殿的訊息後,就四處搜羅佛像,以求進奉報答文殊大皇帝之恩。這時恰好尼泊爾剛從印度運回一棵巨大的白檀木,七世達賴喇嘛不惜重金將它買下,並且從尼泊爾經四川等地歷時3年運抵京城,進獻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見到這棵巨大的白檀木,龍顏大悅,當即欽命駐京八大呼圖克圖之一的副扎薩克掌印喇嘛、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廟寺主活佛(也是北京黑寺寺主活佛)察罕五世活佛葉希普日來拉布吉,全權負責大佛的整體設計、監督雕刻、指揮施工。於是察罕五世活佛按著乾隆皇帝的聖旨,調動養心殿造辦處的廣木作、漆作、木作、雕鑾作、如意館等工匠會同中正殿造辦佛像的喇嘛工匠共同策劃、雕造、施工。由於佛像巨大,所以,察罕活佛集思廣益,確定一面砌佛座,一面雕刻佛像,雕好後再安置佛像於座上,待這一切都安置妥當,再建萬福閣。所以雍和宮又有“先有佛像,後有佛殿”之說,以至於後來以訛傳訛,成了“先建大佛,後有雍和宮”了。該大佛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雕刻成功,迄今已經有240多年的歷史。雕刻大佛和建造萬福閣,共耗銀8萬餘兩,赤金800多兩。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雍和宮彌勒大佛通高26米,頭戴天冠,赤寶蓮足,下身長裙,全身瓔珞珠寶嚴飾,雍容華貴。此尊大佛面部莊嚴肅穆,雙目微垂,朱唇緊閉,更顯萬般慈祥。佛的雙手各持一長枝巨蓮,枝上蓮蕾朵朵,含苞欲放,頂上盛開的蓮花上,又各擎法物,左為淨瓶,右為法輪。佛右手施說法印,左手施予願印,民間稱為“扶天蓋地”式,這種說法是不如法的,也不確切。它表示彌勒佛將繼釋迦牟尼佛後在未來世界降生人間,大轉法輪,普度眾生。當人們近在咫尺,要看清大佛的金容,須仰視,方能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強烈的精神之震撼,進而體悟到兜率天宮的神聖莊嚴。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這尊彌勒大佛的面部表情慈悲中更顯威嚴,這與其他寺廟的彌勒佛大慈大悲的造像有所不同。於是人們傳說這與當年負責設計建造的察罕五世活佛有關,因為這一造像意境,要融進乾隆皇帝奉佛的虔誠,及其治國安邦的高瞻遠矚,加之那稀有獨木圓雕的匠心神韻,更兼七世達賴喇嘛衷心貢禮之奇緣……所以這一佛門瑰寶才被察罕五世活佛精心設計成如此神聖恢宏、偉岸肅穆、瑰麗莊嚴,堪稱世界絕版。至於察罕五世活佛是否還有別的密意寓於其中就不得而知了。1979年,在對彌勒大佛維修時,人們發現,深埋地下的8米白檀木歷經200年風雨滄桑,卻依然質地堅硬,完好無損。人們不禁為當年設計建造之精湛技藝豎起了大拇指,嘖嘖稱讚之餘也深覺佛教的不可思議。
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雍和宮白檀木彌勒大佛
1990年8月,雍和宮彌勒大佛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成為獨木雕刻佛像世界之最。1992年北京市政府又耗資50餘萬元,對大佛進行了修繕和重新貼金,1993年10月,再次舉行了彌勒大佛重新開光慶典。
察罕活佛現已轉世到第九世,即察罕九世活佛那日松仁布且,現為全國佛協常務理事、內蒙古佛協副會長、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廟寺主活佛。50年代初,正值少年的察罕那日松活佛曾經被全國佛協會長喜饒嘉措大師和雍和宮堪布噶喇藏活佛接到雍和宮學經,當時就駐錫於北京黑寺和雍和宮,至今其駐錫在雍和宮里的活佛居所還保存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