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及睪丸復位固定術

隱睪及睪丸復位固定術 睪丸固定術是治療隱睪的一種常用手術,即尋得睪丸後,松解精索、擴大陰囊及固定睪丸於陰囊內。睪丸固定術對於低位隱睪(腹股溝管型和外環型)手術並無困難,而對於高位隱睪(腹膜後或腹腔內型)則並非易事。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述評,

手術名稱

隱睪及睪丸復位固定術

別名

隱睪症及睪丸固定術;隱睪及睪丸固定術;undescended testis and orchiopexy;cryptorchidism and orchidopexy;cryptorchidism and orchiorrhaphy

分類

泌尿外科/陰囊及其內容物手術

ICD編碼

62.5 01

概述

胚胎早期,睪丸位於膈下平面的腹膜後間隙,以後隨著胚胎的發育睪丸逐漸下降。至第3個月時睪丸已降至髂窩內,第4~6個月接近腹股溝內環口,第7個月隨腹膜鞘狀突降至腹股溝管內,第8~9個月又隨腹膜鞘狀突一起降至陰囊內。鞘狀突近端閉鎖成為一條索狀物,而遠端仍開放形成睪丸鞘膜腔。因此,胎兒出生時睪丸應降入陰囊,其中部分嬰兒也可於生後短期內降入。如睪丸未降至陰囊內稱為隱睪。絕大多數隱睪位於腹股溝部,而停留於其他部位則較少見。隱睪的發生與胎兒發育異常有關,多表現為單側隱睪。隱睪易致睪丸萎縮影響生育,易惡變為睪丸腫瘤,還易發生損傷、扭轉,常並發腹股溝疝。
隱睪的處理方法為:①嬰兒隱睪有自行下降的可能性,生後可暫時觀察,不必急於手術治療。但一般認為5歲以後下降的可能性不大;②內分泌治療,適用於內分泌不足引起的隱睪(常為雙側隱睪),常用藥物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③手術治療:主要是行睪丸下降固定術,雙側隱睪合併腹股溝疝及睪丸位於腹腔內者應提前手術,2~3歲以前手術效果最好。其他手術方法還有睪丸自體移植術和隱睪切除術。

適應症

隱睪及睪丸復位固定術適用於:
1.兒童單側隱睪。
2.兒童雙側隱睪,經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仍未下降者。
3.成人隱睪,一般仍可行睪丸固定術,若單側隱睪且該側睪丸已高度萎縮,應行睪丸切除,以防睪丸惡性變。
4.異位睪丸、遊走睪丸或合併有腹股溝疝的隱睪。
5.外傷性睪丸脫位,經手法復位未成功者。

術前準備

術前1d剃去陰毛,清洗會陰部皮膚。

麻醉和體位

椎管內麻醉,持續硬脊膜外腔阻滯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小兒用全身麻醉。仰臥位。

手術步驟

1.切口 取腹股溝斜切口。從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1~2cm處作平行於腹股溝韌帶的皮膚切口,下至恥骨結節。
2.顯露睪丸 按腹股溝疝修補術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剪開腹外斜肌腱膜,顯露腹股溝管。大多數隱睪位於腹股溝管內,即可將精索及睪丸連同鞘膜游離出來。合併腹股溝疝的病人,睪丸可能在腹腔內,可囑病人咳嗽增加腹壓,則睪丸可隨疝囊進入腹股溝管內。位於腹膜後的隱睪,則需切開內環甚至向上延長切口切開腹膜,在髂窩乃至腰部仔細探查尋找。
3.松解精索 切斷睪丸系帶,切開睪丸鞘膜,檢查睪丸、附睪及輸精管,切除多餘的睪丸鞘膜。將精索鞘膜自精索上完全剝離,使精索充分游離松解至睪丸能牽至恥骨聯合以下。若睪丸尚不能牽至恥骨聯合以下,則應由內環處繼續向上松解精索,使其與腹膜外的脂肪組織分開,直至能將睪丸在無張力下牽至恥骨聯合以下為止。
4.關閉腹膜鞘狀突 如鞘膜與腹腔相通,應於內環處將鞘狀突作環狀縫合關閉。此操作應注意勿損傷精索血管及輸精管。如合併有腹股溝斜疝,應作疝修補術。
5.擴大陰囊 用示指經切口的腹壁深筋膜深面向陰囊分離,輕輕擴張陰囊腔,直達陰囊底部,建造放置睪丸的囊腔。
6.固定睪丸 用中號絲線穿過睪丸下方鞘膜或系帶,暫不打結,兩線尾再經陰囊底部穿出皮膚外以備牽引睪丸。將睪丸系帶或睪丸下極白膜再縫於陰囊底部肉膜內面,使睪丸移至擴大的陰囊腔內,注意精索應無扭轉。
7.牽引睪丸、關閉切口 拉緊牽引線並將其縫扎於同側大腿內側皮膚上。按層縫合切口,注意外環處不要縫合過緊,以能容納一小指為度,以免影響睪丸血運。

術中注意要點

1.位於腹股溝部或外環附近的隱睪,不論單側或雙側,均採用腹股溝斜切口,對於位於腹膜後的隱睪,單側者採用下腹部斜切口或腹股溝切口的延長切口;雙側者採用下腹部弧形切口或下腹部正中切口。這種切口可廣泛暴露腹膜後間隙,能在直視下游離精索血管,使手術能獲得滿意效果。
2.無論在松解精索、關閉腹膜鞘狀突或行疝修補時,均應避免精索血管及輸精管損傷。

術後處理

1.套用抗菌藥物防治感染。
2.臥床休息7d。
3.睪丸牽引線根據張力大小可牽引2~3周后拆除。
4.術後7d拆去縫線。

述評

1.出血 多由術中操作粗糙和止血不徹底所致。陰囊內小出血,通過通暢引流或抽出血液、陰囊冷敷及加壓等進行治療。如術後傷口引流物有血液流出或陰囊進行性增大,應拆除縫線,清除血腫,徹底止血並放置引流條。
2.感染 多由陰囊皮膚有慢性感染、皮膚清洗不淨、消毒不嚴、術中組織損傷較多,未置引流物或引流不暢,以及術後護理不當等引起。發生感染後,應加強抗感染治療,局部熱敷或其他物理療法,並保持引流通暢。如有膿腫形成,應切開引流。
3.睪丸萎縮 多由於術中損傷精索血管、精索扭轉和術後牽引睪丸力量過大等原因引起,無特殊處理方法。
4.睪丸回縮 多由於術中精索游離松解不完全,勉強將睪丸拉入陰囊,未行相應的牽引等處理所致。如回縮至陰囊上部可繼續觀察,不必手術。若回縮至外環口以上,則於3個月後再次行睪丸固定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