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漫步的傻瓜

隨機漫步的傻瓜

《隨機漫步的傻瓜》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該書以深刻獨到的視角,告訴你這個隨機世界的規律和運行方式。

基本介紹

  • 書名:隨機漫步的傻瓜
  • 又名:發現市場和人生中的隱藏機遇
  • 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 原版名稱: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in the Markets
  • 譯者:盛逢時
  • ISBN:9787508633749
  • 類別:經濟學,心理學
  • 頁數:202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7
  • 開本: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文摘,

內容簡介

你的成功不見得是因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運氣的結果。
開勞斯萊斯的搖滾樂手、把印象派畫作抬到天價的投機客,擁有私人飛機的企業家和牙醫相比,哪一個更富有?答案可能讓你吃驚:牙醫。因為他的職業生涯幾乎沒有什麼風險,可能出現的災難少之又少,也不會像投機客和企業家那樣垮台,所以,牙醫其實相當富有。
塔勒布生活的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隨機現象比比皆是,大起大落常常發生在須臾之間。當隨機性的黑天鵝出現時,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在一次失誤中回到原點。但我們天生傾向於忽視低機率事件的可能性,無論這些事件會引發多大的災難。《隨機漫步的傻瓜》以深刻獨到的視角,告訴你這個隨機世界的規律和運行方式。隨機性雖然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學著接受它。就像在投資市場上,如果一個小機率事件可以帶來巨額回報,為什麼不在這個事件上持續下注呢?換一種思維方式,做“隨機漫步的傻瓜”,我們對人生的了解無疑將大為增進。

作者簡介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名漫遊者,在地球各個角落的咖啡廳里冥想。他早年曾經從商,經營避險基金的安皮里卡資本公司(Empirica Capital)的創辦人,也是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曾在紐約和倫敦交易多種衍生型金融商品,也曾在芝加哥當過門市的獨立交易員。2001 年 2 月正式成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戰略名人(Derivatives Strategy Hall of Fame)的一員。獲得沃頓商學院MBA學位和巴黎第九大學(University Paris-Dauphine)的博士學位。目前是紐約大學特聘教授。他的作品包括《隨機致富的傻瓜》和《黑天鵝》,後者曾連續一年多列位《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以31種語言出版,是一本知識、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經典著作。
隨機漫步的傻瓜

目錄

專家推薦 劉建位 XI
自序 任何人都會買賣XIX
前言 幸運的交易員 XXI
第一篇 黑天鵝事件
第一章 賺錢的隨機性 5
多疑的塔利波 5
富豪交易員約翰 11
運氣與隨機性 16
富有的牙醫 18
第二章 奇特的結算方法 21
俄羅斯轉盤 22
考慮隨機性 24
有違直覺的真理 30
第三章 從數學的角度思考歷史 35
歐洲花花公子的數學 35
歷史的意義 40
蒸餾後的思想 46
時間尺度 51
第四章隨機性和科學知識分子 55
科學知識分子與人文學者 55
隨機性之美 59
第五章 最不適者可能生存嗎? 63
新興市場高手卡洛斯 63
高收益交易員約翰 70
不懂隨機常態的市場傻瓜 74
被誤用的進化論 76
第六章 偏態與不對稱 81
機率和期望值 81
牛與熊 83
稀有事件的謬論90
第七章 歸納法的問題 97
被漠視的歸納問題 97
索羅斯和波普爾 101
古典的震撼 107
第二篇 打字機前的猴子——存活者偏差及其他
第八章 太多 “下一個富翁 ” 115
如何消除失敗之痛 115
雙重存活者偏差 118
落入陷阱的大師 121
第九章 買賣證券比煎蛋容易 123
被數字愚弄 123
無巧不成書 125
不做任何判斷比較安全 129
第十章 生活中的非線性現象 141
最後一根稻草 141
真實世界內外的數學 141
兩極化現象 145
第十一章 我們是機率盲149
只能想像一種狀態 149
存活機率 150
偏見影響我們的行為 152
相同的基因 153
機率與新聞媒體 162
第三篇 活在隨機世界中
第十二章 賭徒的迷信和籠中的鴿子 177
賭徒的迷信 177
對困果關係的誤解 180
難以拋棄本性的人 180
第十三章 機率與懷疑論 185
機率的思想 185
破除路徑依賴 188
計算而不思考 191
科學的進化 193
第十四章 掌控隨機現象 195
與機率平起平坐 196
隨機現象與優雅行為 198
後記 遇上黑天鵝 201

序言

任何人都會買賣
10年來,談論人類面對隨機性時所持的偏見(不管是後天習得或與生俱來)的論著已相當多。寫這本書時,我根據的原則是避免討論我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或不是我獨自發展出來的東西;以及我還沒有吸收消化完全,沒辦法不費吹灰之力寫出來的東西。任何有上述問題的材料我都棄而不用。我也刪除了一些內容,包括頻頻提及的研究者名字,以免看起來像是到圖書館抄來的。不是從我記憶中自然湧出的文句,我不會引用;不是這些年來我熟讀的作者寫的話,也不援用。我討厭隨機濫用別人的智慧,書內還會談得更多。只有在所說的話比保持沉默有價值時,我才說出來。
我儘量不談個人身為數學型交易員的專業經驗。市場只是隨機陷阱的一個特例,我討論它們時仿佛是在晚餐桌上和求知慾強烈的心臟病專家聊天一樣。
首先我要感謝一些朋友,他們其實可說是本書共同的作者。感謝紐約學者及隨機性專家喬納斯(Stan Jonas)大半輩子像個初學者那般,興高采烈地談論和機率有關的所有課題。感謝我那機率通朋友傑曼(Don Geman)熱心支持我寫這本書;由於他,我才了解機率論者是天生的,不是後天造就的——許多數學家會算機率,但不了解機率,在判斷機率問題時,他們不比一般人好。
催生本書的真正動力,是1987年夏天與博學多聞的朋友巴茲(Jamil Baz)的徹夜長談。他談到各個財團“新”、“舊”財富形成的問題。我那時還是新進交易員,他卻對身邊傲慢自大的所羅門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的交易員嗤之以鼻,後來證明他的看法是正確的。他告訴我,應該極力反省這輩子的種種表現,也引起我寫這本書的念頭。我們兩人後來都拿到了博士學位,攻讀的課題幾乎完全相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週遊紐約、倫敦、巴黎時,也把許多人”拖下水”,我和他們討論這本書的一些內容,例如已故的鮑爾斯(Jinlmy Powers),他一再強調“任何人都會買賣”,很早以前就影響了我的交易風格;或者有如一部百科全書,精通文學、數學和閃語的朋友巴斯泰爾(David Pastel);我也常找熟悉波普爾(Karl Popper)觀念的同行魏克斯曼(Jonathan Waxman),探討如何將波普爾的觀念融入我們的交易中。
本書是在我成立安皮瑞卡公司(Empirica)之後撰寫完成的。“安皮瑞卡營”位於康乃狄克州偏遠的格林威治森林中,依我的品位而設計,是我興趣所在。它結合了套用機率研究室、體育夏令營,以及危機搜尋避險基金營運中心於一體。寫下這幾行字時,我又回想起專業生涯中最美好的那些時光。感謝曾在那裡共聚一堂,對我啟發良多的志同道合之士。

後記

遇上黑天鵝
塔利波步步小心,但終究逃不過命運的翻雲覆雨手。
自從帶點幸災樂禍的心情看著約翰抽菸後,過了兩年,塔利波懷疑自己不可能治不好癌症,因此終有所獲,他戰勝了那28%的機率,已經痊癒。同時,他生活事業都一帆風順。他的財富不只更上一層樓,而且在其他華爾街紅人變窮之際,可以賺得更多財富——如果他想要的話,可以用很高的折扣買到他們擁有的商品。但他買得很少,而且當然不買華爾街人通常會買的那些東西。不過塔利波確實偶爾會放縱自己。
塔利波開始花更多時間待在倫敦,但倫敦周五下午的交通十分嚇人。他對交通阻塞非常厭惡。有一天,他花了5個小時才從市區的辦公室往西開到科茲沃(Cotswolds)的別墅;大部分周末,他都在那裡度過。交通問題令他苦惱,於是他到劍橋郡(Cambridgeshire)上速成班,取得直升機飛行執照。他知道,搭火車離開市區可能是更簡單的方法,但他覺得應該放縱自己一下。
塔利波在自己的專業上非常重視機率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將之充分運用到個人生命所冒的風險上。一個風大的日子裡,塔利波在駕直升機準備降落巴特西公園(Battersea)附近時直升機墜毀,機上只有他一人。黑天鵝終究還是大發神威。

文摘

由於我們只看到成功者,而由此形成的對機遇的歪曲看法,比如說我們常會認為長得英俊漂亮的人薪水會比較高,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經常只會注意到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或者說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容易被我們注意到罷了。
如果把無限多的猴子放在打字機前面,讓它們去亂敲,那么其中一隻肯定會打出一字不差的《伊利亞特》敘事詩。進一步探討,這個觀念可能不像乍看之下那么有趣,因為這種機率非常低。但且讓我們把這個推理往前推進一步:猴子中的大文豪既已誕生,讀者願意拿畢生的積蓄去賭這隻猴子下一次會打出《奧德賽》(Odyssey)敘事詩嗎?
上段文字中,有趣的是第二步。過去的表現(打出《伊利亞特》敘事詩)有多少可用於預測未來的表現?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所有根據過去的成績,也就是只依賴過去時間序列的屬性做的決策。假使那隻猴子帶著它以前的驚人之作出現在你家門口,你會不會說:嘿,它打出了《伊利亞特》,趕快和它簽下一本書的契約?
一般推論上的一大問題是:靠資料做結論的人,往往比別人更快、更有信心地墮入這個陷阱中。我們擁有的資料越多,淹沒在裡面的可能性越高。略懂機率法則的人,往往根據以下的原則做決定:一個人如果沒有做對一些事情,就極不可能持續有很好的表現,因此績效記錄變得十分重要。他們探究表現成功的可能規則,並且告訴自己,如果某人過去的表現優於他人,那么將來表現優於他人的機率也很高。但是一如以往,只懂少許機率知識比完全不懂機率的結局更慘。
我並不否認假如某人過去的表現優於他人,便可推測他將來也可能有更好的表現。但是這種推測非常薄弱,以至於決策時一無可取。為什麼?因為最重要的是兩項因素:他從事工作的隨機成分多寡,以及有多少數目的猴子參與。
起初的樣本數有多少十分重要。如果總共只有幾隻猴子,我會對打出《伊利亞特》的那隻猴子刮目相看,懷疑它是寫《伊利亞特》的古詩人投胎轉世。但如果有無數億隻猴子,那就沒什麼了不起了。事實上,這時要是沒有一隻猴子憑運氣打出名作,我才會感到驚訝。甚至或許會有一隻猴子打出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寫的《命運未知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還去掉了其中的一些陳詞濫調。
這個問題出現在商業領域時,因為這個行業十分依賴隨機性,所以影響也更嚴重。從事商業的人數越多,其中某個人純靠機運便能有驚人表現的可能性越高。我很少看到有人去數猴子的數目,同理,很少有人去數市場中的投資人人數有多少,以便計算某段時間裡、在這么多投資人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條件機率(不是成功機率)有多少。
猴子的問題還有另一個層面有待探討:現實生活中,其他的猴子多得數不勝數,也看不見。它們隱藏在某些地方,我們只能看到贏家——失敗者自然完全銷聲匿跡。因此我們看到的是存活者,而且只看到存活者,以至於我們對機運產生錯誤的認知。我們根據的對象不是機率,而是社會對機率的評估。正如我們在塔利波身上見到的,連受過機率訓練的人,也會很不明智地受社會壓力所影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