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山水建築宮苑

隋代山水建築宮苑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在東都洛陽大力營建宮殿苑囿。別苑中以西苑最著名,西苑的風格明顯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園的影響,採取了以湖、渠水係為主體,將宮苑建築融于山水之中。這是中國園林從建築宮苑演變到山水建築宮苑的轉折點。

隋西苑是隋煬帝楊廣的宮苑之一,又稱會通苑,建於大業元年(60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代山水建築宮苑
  • 內容:宮殿苑囿
  • 時間:大業元年(605)
  • 別名:通苑
歷史記載,布局形式,

歷史記載

據文獻記載,隋西苑位於隋東都洛陽宮城以西,北背邙山,東北隅與東周王城為界,周一百二十里。苑中造山為海,周十餘里;海內有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百餘尺,台觀殿閣,分布在山上。山上建築裝有機械,能升能降,忽起忽滅。海北有龍鱗渠,渠面寬二十步,屈曲周繞後入海。沿渠造十六院,是十六組建築庭園,供嬪妃居住。每院臨渠開門,在渠上架飛橋相通。各庭院都栽植楊柳修竹,名花異草,秋冬則剪彩綴綾裝飾,窮奢極侈。院內還有亭子、魚池和飼養家畜、種植瓜果蔬菜的園圃。
隋代山水建築宮苑
十六院之外,還有數十處遊覽觀賞的景點,如曲水池、曲水殿、冷泉宮、青城宮、凌波宮、積翠宮、顯仁宮等,以及大片山林。可泛輕舟畫舸,作采菱之歌,或登飛橋閣道,奏遊春之曲。

布局形式

隋西苑的布局繼承了漢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的統治以及享樂主義思想,具有濃厚的象徵色彩。十六組建築庭園分布在山水環繞的環境之中,成為苑中之園,不象漢代宮苑那樣以周閣復道相連。這是從秦漢建築宮苑轉變為山水宮苑的一個轉折點,開北宋山水宮苑──艮岳之先河。山上的建築能時隱時現,反映建築技巧的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