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陶瓷的藝術)

陶藝(陶瓷的藝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陶藝,廣泛講是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發展可知,“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澱歷程。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等有著無法割捨的傳承與比照關係。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介入,西方的“當代陶藝”觀念對中國陶瓷藝術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陶藝”的概念也一度成為了陶瓷藝術界的新時尚。它所體現的仍然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的矛盾與碰撞。諸如“何謂陶藝”,“陶藝與陶瓷藝術的關係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問題的基本的問題,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統一認識和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藝
  • 外文名: ceramics
  • 1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
  • 2:繪畫、雕塑、設計
  • AA國際動漫:是
簡介,傳統陶瓷藝術,中國的陶藝歷史,現代陶藝,製作,發展,發展趨勢,

簡介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樣貌繁多,在世界歷史上中國的陶瓷藝術一直是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也由於傳承年代久遠,技術不斷更新,加上歷經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與生活方式影響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方向,若要加以分類,就非單一條件所能完整涵蓋,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產地來加以分類。
分為傳統陶藝和以個人藝術創作為特點的現代陶藝兩大部分。

傳統陶瓷藝術

一般指年代較久,使用傳統技法來從事創作的陶瓷器,此種陶瓷器與官方的需求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同時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為主,若以釉彩來分類約可分為釉上彩與釉下彩釉下彩-青花(青花是一種釉下彩,就是在坯體完成乾燥後,在表面上上用藍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鈷)畫上各式圖案。之後再淋上透明釉,即可進行釉燒。因為藍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為“釉下彩”,此種方式通常色料的燒成溫度不能與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紅…等。
景德鎮陶藝景德鎮陶藝
釉上彩-粉彩(明朝年間研發出來的明“五彩”,對陶藝色彩的表現更上一層樓。在坯體上先施用一層色釉(通常為白色)後, 先釉燒一次,再以有顏色的釉藥繪上各種花紋圖案,以低溫燒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燒的底色燒成溫度較色釉為高,由於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稱為釉上彩。因為需要釉燒兩次 或是多次,故亦稱為“二次燒”。)、康彩等。在經驗上,在進行多次燒時,應從最高溫燒到最低溫,以確保發色準確。

中國的陶藝歷史

從古到今,儘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鑑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
陶藝陶藝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開始了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失敗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儘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樸美。
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
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中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
“六王畢,四海一“。秦漢時期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中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
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使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紫砂陶藝紫砂陶藝
中國傳統陶藝製作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仍盛而不衰,歷朝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時代風尚的不同,審美觀的變化,在陶藝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藝術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這門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於一身,凝聚著中華民族審美歷程的傳統陶藝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術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這不夠全面,研究中國傳統陶藝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立足於總結中國傳統陶藝及其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的優良傳統。“傳統”不屬於舊規範化的別稱,而是意味著一種工藝和藝術體系的特徵。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藝上並產生獨特的民族風格,這種民族風格以其特有的工藝技術和藝術形式,顯示它自已的風貌,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東方文化的典範。
中國傳統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她仍紮根於人民之中,集中了無數陶藝前輩的智慧和創造力,經過歷史不斷的錘鍊,然後形成為優良傳統,它貫穿著民族性格,民族感情,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性,代表著民族的精神實質。中國的陶藝前輩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的工藝技法。正是這一套制瓷的優良傳統,歷代相傳,不斷發展,使得中國陶藝幾千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文化起著深遠的影響。
陶藝的發展伴隨著陶瓷的產生而發展,首先是滿足人類自身實用功能的需要,同時在實用的基礎上,通過造型裝飾和泥釉火焰又寄託著原始的樸素美,繼而發展為實用和欣賞兼備的民間藝術品。如今已脫離實用功能,從純精神的感情需要為出發點,開創了一條純藝術的道路。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藝術創造,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處於不可遏止的發展狀態之中。
同樣,陶藝也不例外,每一朝代,她都有時代特徵:宋代的秀麗,元代的渾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緻。甚至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明代青花瓷宣德的濃艷華滋,氣韻淋漓,豪放生動,成化青花則淡雅清新,優美細膩。翻開中國陶瓷發展史,在每一個朝代的任何一個階段,幾乎都有陶藝的新品種,新工藝和新風格出現。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寶貴的制瓷工藝,到了近代卻淡化甚至失傳。因此,研究和總結中國傳統陶藝的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技法,並不純粹是一個技術理論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陶藝是否能永葆藝術青春,甚至關係到中國在世界各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陶藝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代名詞。然而,當中國的陶藝家們猛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驚醒重新打量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的確,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它已經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成廣泛的參與到現代藝術運動中,成為藝術家表達自己的觀念,進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嘉誠紫砂陶藝花瓶嘉誠紫砂陶藝花瓶
中國人開始關注現代陶藝,並在輿論上形成規模應該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當然嚴格說來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起源和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前身)、景德鎮陶瓷學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實踐者有關。20年來,老一輩陶藝家如韓美林、周國楨、祝大年楊永善等在現代陶藝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而且產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藝家如呂品昌羅小平白明等,風格流派眾多,技法日趨多樣。他們中大多數是高校教師,或受過高等教育中傳統陶瓷藝術的薰陶,因此,中國的陶藝在一開始便與學院有著不解情緣。
然而單純的學院發展,不管是在觀念上,還是在傳播上都受到極大限制,而且在學術層次上也是狹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國際陶藝研討會”,繼而是1995年的“景德鎮國際陶藝研討會”,1998年5月在宜興舉辦了由羅小平等人策劃的規模更大、學術研討更具深度的“98中國宜興國際陶藝研討會”,同年秋在中國美術學院由劉正等人策劃的“首屆中國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也與觀眾見面。1999年歲初在廣州美術館由左正堯策劃的“超越泥性--中國當代陶藝家學術邀請展”更是頗具水平。這幾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研討性的展會,預示著中國的陶藝正在興起,其規模和範圍及影響正在向全社會拓展。
美國
自拓荒時代起,美國人便有著一種勇往直前、富於探索的革命精神,此種精神也深遠地影響了美國的藝術史。這個年青的國家之所以能成為現代陶藝的起源地也是與之分不開的。
美國陶藝界公認,現代陶藝形式的表達以1954年彼得·沃克思到洛杉磯縣美術學院(後改為奧蒂斯美術學院)教授陶藝為起始標誌。彼得·沃克思反對陶藝創作中過分強調工藝性的特徵,主張一種帶有隨意性的返樸歸真的創作風格,從而開闢了一條實驗新穎造型及外表肌理效果的探索之路,史稱“奧蒂斯陶藝革命”。
50年來,美國的現代陶藝有了巨大的發展。從源頭上講,它受到了日本民間陶瓷、美國民間陶瓷、中國傳統工藝造型、現代藝術流派等眾多藝術形式的影響,在創作中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局面。抽象表現主義、極限主義、超級寫實主義,波普美術、寫實主義都有其代表藝術家和作品;同時作為容器設計,那些更重形式規則的優雅陶瓷也有發展,這些都顯現了美國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現代陶瓷運動的最大貢獻是使陶藝超越了狹窄的“工藝美術”範疇,使之與繪畫、雕塑等主流美術創作觀念相結合,從而豐富了傳統的陶瓷藝術史;對於陶藝家來說,他們的身份也非“工藝家”能概括,他們已經拿起一種具有永恆性質的材料--陶瓷加入到主流美術創作中,進行有價值的文化展現與價值批判,擺脫了“容器”對他的束縛。
美國是現代陶藝的策源地,介紹其歷史發展以及著名藝術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現代
然而,現代陶藝作為一項新鮮事物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更大的意義上、更大的程度上組成了中國陶藝現狀,更值得我們去研討。歸結為以下幾個問題,以資讀者玩味。
時大彬早期學習紫砂陶藝時大彬早期學習紫砂陶藝
“傳統”與“現代”的隔閡
“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在如今的各個藝術領域都是一個爭不完的話題,陶藝也不例外。然而,在關於陶藝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許多討論中卻輕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陶藝的功能問題。它不僅關係到陶藝品的功能與價值,而且對於陶藝在整個文化體系中所擔當的角色及陶藝家的社會定位都關係很大。只有擺正了“現代陶藝是乾什麼的?”這樣一個問題,而不只是“現代陶藝是什麼樣子?”,我認為陶藝才能真正從“傳統”走入“現代”。
中國傳統陶藝是附屬於陶器的,“實用而儘量美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限制了當代中國陶藝發展。在這種觀念下,陶藝只能屬於工藝美術,其功能只是實用加玩賞。在這種情況下,陶藝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設計與形式美的領域裡探索,陶藝家也更接近於工藝家,無法融入現代藝術的潮流。
現代陶藝的作用在於它擴大了原有陶藝的藝術屬性,使陶藝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審美和價值批判領域裡馳聘。他既可以在原來的設計領域里繼續有所作為,又可以充分發揮其藝術家的天性,針對現實進行有價值的文化批判,從而涉足到雕塑、裝置等眾多藝術領域。豐富了自己又補充了其它藝術門類,從而豐富視覺藝術的門廳。
因此,傳統陶藝無論如何發展都有“器”的約束。現代陶藝發展,在認識上首先做到的便應是功能論上的轉移,從而脫離對“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賴,而真正走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這種隔閡是可以通過觀念轉變而化解開的,它的存在也是當代陶藝不斷發展的動力。
傳播與接受的局限
現代藝術中的諸多流派,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風驟雨般進入中國。雖然當時中國人還不懂得欣賞,有的甚至產生厭惡之情,然而在客觀上承認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並從觀念上日益接近它們。現代陶藝沒有趕上那段風潮,從傳播的角度看似乎錯過了黃金時節。從現狀看,許多業內人士也指出現代陶藝僅在某幾個瓷區和都市中基礎較好,如景德鎮、廣州、上海等地,然而從面上講其民眾基礎相當薄弱,沒有培養出一個大範圍的陶藝欣賞群,這是不利於現代陶藝的發展的。我們也注意到由於當前中國的日用陶瓷和美術陶瓷產業並不景氣,所以即使在原來有著深厚傳統的許多瓷區,其民眾對陶藝的興趣也在減弱,這種情況是十分令人擔憂的。
另一方面,媒體、報刊對現代陶藝的介紹是零星的,形不成規模,更不用說專門的陶藝刊物了。擔當著傳播任務的是一些陶藝工作室,但他們的作用未受到重視,有識之士指出一個國家陶藝整體發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間的力量調動起來,只有水漲才能船高。
從接受者來看,中國人固然不缺少對陶瓷的感情,然而確實談不上他們對現代陶藝的感情,因為大多數人對陶藝的看法都停留在傳統的觀念上。再加上傳播不力,欣賞者的口味自然很難調動起來。
然而,現代陶藝在精神上與現代藝術運動是相通的,人們能接受現代藝術便能接受現代陶藝,這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成為現代陶藝中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陶藝家夏德武說:“廣州美院的一批人請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藝術評論家去評論現代陶藝,他可以拿現代藝術觀念、現代哲學來評論現代陶藝。但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他指出現代陶藝批評家很難形成的原因是中國現代陶藝不發達,他認為非常需要理論家。筆者曾在中央美院圖書館找到一本所謂“現代陶藝”的書,實際上書中的陶藝品只是現代的“活人”做的陶藝。可見,現代陶藝在理論上是相當匱乏的,能找到的介紹現代陶藝書也相當少,且多不正規。看來,現代陶藝實踐與理論的脫節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將成為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理論人才急待培養,為此許多陶藝家提出一邊實踐,一邊做一些理論研究,這可謂是無奈之舉。
徐曲及其紫砂陶藝徐曲及其紫砂陶藝
此外,現代陶藝在創作體制、銷售體制、創作理念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問題,好在從當代陶藝家的言詞中我們都能體會到一種“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壯志豪情。

現代陶藝

現代陶藝是藝術家以陶瓷材料為創作媒介,以個性化的手法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裡、意識以及審美等哲學理念的一種藝術形式。現代陶藝索要挖掘的不只是客觀世界,而是人的內心世界和社會意識。中國的現代陶藝創作相對較晚。1985年一股西方文藝浪潮刮進中國內地,對當時的大陸藝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許多國際友人把國外的現代陶藝的概念。形式、信息引入當時還處於風平浪靜狀態的傳統陶藝創作領域,原來陶瓷材料還可以如此表現,陶瓷語言竟有如此魅力!
現代陶藝一般意義上分為 觀念陶藝生活陶藝環境陶藝
觀念陶藝 以展現藝術觀念為主要內容,藝術家通過對陶泥性質的獨特演繹,對陶藝製作方法的熟練掌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觀念以及對生活的感悟經由陶藝這一特殊的形式淋漓盡致 的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觀念陶藝或者是表現型陶藝。觀念陶藝充分運用現代的材料進行創作,最大限度的拓展現代陶藝的藝術空間。例如利用玻璃、金屬、木材、以及其他工業成品等材料與現代陶藝有機結合,展現陶藝的造型語言。
陶藝(陶瓷的藝術)
陶藝(陶瓷的藝術)
生活陶藝 是以提高生活環境品味增加藝術情調,展現個人審美觀點的現代陶藝,裝點著人們的生活環境,搞搞生活質量。如餐飲器具、燈具、花器以及觀賞類陳設用陶藝作品。這些陶藝雖然也屬於功能性或實用性陶藝,但和一般意義上的日用陶瓷有著較大的區別,無論在造型上、材料上還是製作工藝上,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具有現代陶藝的某些語言特徵。
環境陶藝 是陶藝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主要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域範圍內的廣場、公園、綠地、道路、風景名勝區、居住區、公共建築物及其他活動場地設立的陶藝。環境陶藝作為公共藝術,它既體現了環境藝術公共性原則,又具有陶瓷藝術本身所含有的特徵。環境陶藝在形式和內容上類似於傳統意義上的室外雕塑,有抽象陶藝和具象陶藝之分。
陶藝(陶瓷的藝術)
傳統創新 - 運用傳統技法,釉彩表現現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實用作品。現代陶藝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與其他藝術型態的結合,讓陶瓷藝術已不再是單純的拘泥於土與釉的結合,融合更多的人文與空間因素,使得陶瓷藝術更加有內涵。
由於現代對於化工原料知識的進步,與釉燒技術的發展, 加上工業化後機器的製造與發明,陶瓷藝術已經漸漸分家,實用陶瓷與藝術陶瓷各有不同的發展空間,而釉上彩與釉下彩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的絕對,所以硬要用任一種分類的原則來規範陶藝的種類,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製作

主要製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條盤築捏塑、素坯彩繪等等
拉坯成型 是利用拉坯機產生的離心運動,在旋轉過程中,對含水半固化狀態的泥料按照設計構思拉伸成型。拉坯成型在古時已經普遍使用,薄如蛋殼的黑陶,絢爛奪目的彩陶,晶瑩透徹的越窯陶瓷,都留下了拉坯成型的痕跡。現代陶藝繼承了古代陶瓷藝術的創作形式,又有了新的藝術創造,拉坯成型簡單易學,造型豐富,是現代陶藝極為普遍的成型方法。它體現了作者對泥料性質、成型技法以及對藝術形態的掌握程度,是藝術設計能力的幾種體現。拉坯是年輕又古老的技藝,年輕是因為現代陶藝的獨立和發展,古老是因為她伴隨著人類文明史,透著原始的魅力。
泥板成型 用泥板製作陶藝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容易形成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較快。泥板成型技術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須掌握好泥板製作,對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結合等技術問題。泥板成型在中國國內使用較多且歷史較久的的產區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器物。
陶藝(陶瓷的藝術)
泥塑成型 利用泥塑的方法進行陶藝成型,由於整個造型是實心的,所以也叫做實泥成型。泥塑成型的特點是能夠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創作痕跡,造型也不用考慮翻模對造型的影響,比較隨意,具有較強的原始藝術表現力,與雕塑有異曲同工之感。
陶藝(陶瓷的藝術)
泥條盤築,泥條法是通過泥條來構築成型的一種盤築技法。泥條可以是經手搓成,也可以通過壓泥條工具擠壓成型。搓泥條時要把握好泥的可塑性,以免在盤築形狀時產生開裂。如果你想以泥條盤築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複雜的作品,是較困難的。因為作品要有一定強度才能使泥繼續盤高,而且連線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才能保持胚體之間的粘接。在盤築過程中,要把握好泥的乾濕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輪廓線。以泥條盤築法創作的作品特點是古樸、流暢,富於變化。
捏塑——捏塑是用手捏成,多屬小件玩具,如唐宋兩代各種姿態的娃娃、雜技人、牛羊馬狗猴等十二辰屬相等。四川邛窯捏塑傳世甚多,形態均很生動。 河南、河北地區瓷窯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愛, 以白釉黑釉者較多,如動物中的長脖子高頭小羊、捲毛張口坐獅,形象生動有力而不覺誇張。
素坯彩繪——用顏料在素燒的花瓶、碗、盤、罐等器物(素坯)上繪畫。
陶是土的藝術,火的藝術,其實更是人生藝術。親自動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帶著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個性。 現代陶藝的創作主要通過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紋飾,釉色來表達作者的意念,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體現自我個性的要求,陶藝並列於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行列之中,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豐富的表現力吸引眾多的陶藝家,藝術家,陶藝愛好者,學生以及少兒從事陶藝創作或製作。從殺泥(練泥)開始,盤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套用,一件件藝術品從自己的手中誕生出來,裝點自己美麗的生活。

發展

國外陶藝發展非常快,從國小到大學都有陶藝課,而且許多家庭建成了陶藝作坊,還出現了一些個人經營的陶藝工作室,許多休閒場所也擺放陳設著陶藝家的作品,這樣既能很好地發展陶藝事業,又增近了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方式。
中國陶藝正處於發展中,從幾年前各地陶吧的興起,逐漸讓人們了解了陶藝,陶藝正在走進家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的教育部門從素質教育出發,把陶藝列入了教學課程,這樣從小就可以受到藝術的薰陶,從中鍛鍊了動手能力,非常好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成果。

發展趨勢

隨著陶藝熱的逐步升溫,陶藝製品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閒方式,這樣即能很好地發展陶藝事業,又增近了與陶藝家的學習和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