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檄(福建榮繡、古靈陳氏始祖)

陳檄(福建榮繡、古靈陳氏始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 檄 陳檄,字飛羽,號子策,生於唐鹹通乙酉年(865年)正月。陳檄的祖父叫陳聞,生父叫陳勛。

仕唐官太尉,為避“廣明之亂”於唐光啟元年(885年),自潁川郡光州固始縣隨王緒入閩,後仕閩王王審知,賜第福州石井巷,子陳令鎔、陳令圖分衍榮繡、古靈陳氏均成名門望族。前者於明代四世九進士,官職顯赫,世稱“九條金帶”,其中陳達曾任山西巡撫兼雁門關總兵,世稱“文武八座”(《榮繡大義陳氏族譜》);古靈陳氏有陳襄等名士,現當代則有抗日名將、民國海軍部長陳紹寬、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等。(《古靈陳氏族譜》、《臚峰陳氏族譜》)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檄
  • 別稱:無
  • 字號:字飛羽,號子策
  • 所處時代:唐末五代
  • 民族族群:唐末漢人
  • 出生地:河南省汝寧府光州固始縣
  • 出生時間:唐鹹通乙酉年(865年)正月
  • 去世時間:五代禎明年間(915-921))
  • 主要作品:無
  • 主要成就:幫助王審知穩定福建,並對福州的發展起了非常重大的意義。
陳檄是河南潁川太丘長陳實之後裔。陳檄,字飛羽,號子策,生於唐鹹通乙酉年(865年)正月。陳檄的祖父叫陳聞,生父叫陳勛。陳勛、陳檄父子於881年至882年避亂移居福州。那么,陳檄怎么成為閩王王審知得力的愛將呢?這得從王潮三兄弟千里入閩說起。
唐朝末年,統治階級與廣大農民的矛盾日益尖銳,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黃巢、王仙芝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唐中和元年(881年),王緒也乘機在河南光州舉事。這時,王潮、王審知、王審郅三兄弟同時參加了這支農民起義軍。後黃巢起義失敗,王緒軍在光州、壽州無法立足,便率領5000人馬一路南下,進入福建。這時是唐中和五年(885年)。王緒此人生性多疑、暴虐無度,在行軍途中被兵士突然囚禁,王審知的哥哥王潮被公推為軍中首領。恰在這個時候,陳檄投到王審知的麾下。893年,王潮率軍攻陷福州城,然後自稱“留後”。896年,唐朝無奈封王潮為節度使。第二年十二月,王潮病逝;898年,王審知頂替哥哥當上了節度使。從此有了“閩王”王審知統治福建29年的歷史。
陳檄才智出眾,處事穩健,深得王審知信任,逐漸成為王審知的得力助手。他協助王審知開閩主要有以下德政:一、協助王審知平定戰亂,使福建從戰亂走向大治;二、極力主張三擴福州城池,並親自主持此項工作,開挖護城河,整治改造內河,使福州城面積擴大七倍多;三、在王審知支持下,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他組織人力圍海造田、墾殖荒地,耕地面積猛增;他勸導農桑,興修水利,提高農田單產,糧豐米足、百姓安居樂業。同時,大力發展水上運輸和海上交通,發展對外貿易,於是商業發達,市場繁榮,經濟穩定,財政充裕,社會安定,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從而使福州成為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陳檄長期輔佐閩王有功,官至太尉大都督節度使,封檢校司空左武衛上將軍。閩王把侄女王氏賜嫁陳檄,封楚國夫人,並賜第城南石井。陳檄被尊稱為古靈陳的開基祖。福州人民感念他輔佐閩王的傑出貢獻,在他逝世後於福建侯官古靈村(今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修建“古靈王廟”奉祀至今。
陳檄生三子。長子令鎔,為閩國大中大夫,後遷閩侯大義村,被稱為“大義陳”的始祖。次子令圖,為閩國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尚書左僕射、上柱國潁川縣開國子,食邑六百戶,後遷居侯官古靈村(今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不過,“古靈陳”和“大義陳”都尊陳檄為自己的一世祖,因此,陳檄是“古靈陳”氏和“大義陳”氏的共同開基祖。陳檄的三子令猷,遷居侯官崎浦,後成為長樂岱峰、福安、羅源陳氏的始祖。陳令圖生子陳希潁,即陳襄的祖父。陳襄後來成為宋朝著名的理學家,使“古靈陳”的聲名遠播。據《古靈陳氏族譜》載:“希潁後人登第者,三世以來二十人,孫陳襄其一也。”這表明,古靈陳到宋代又成為名門望族;理學家陳襄一生的成就,更給“古靈陳”的開基祖陳檄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環,也使“古靈陳”“舊星重輝”,再度發出璀璨的光芒。
此外,對於古靈陳氏以及陳檄與江門陳氏的關係這裡持保留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