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庵

位於河南鹿邑縣城東南隅,紫氣大道南側。與老君台南北相望,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因宋太宗趙光義陳摶號白雲先生,又稱“白雲庵”。鹿邑人為紀念鄉賢,張姓鄉伸捐獻土地三百餘畝,在明朝嘉靖年間始建,清朝重修。該庵與明道宮南北相照。原明道宮“萬藥之祖”牌坊有一對聯為:“北望仙台訪猶龍遺蹟,南眺睡庵瞻白雲道範”。自古以來,明道宮與白雲庵就顯鹿邑紀念老子與陳摶兩處旅遊景點。陳摶庵連周圍的草墉榭占地三百餘畝,有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山門七間,中間一間為穿堂,穿堂兩邊對聯為“華山遺一老,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山門兩邊耳房內供有火神等泥塑神像。山門外有東西流向一條小河,中有小橋。從橋向東南,西南修有兩條磚路,傳為龍鬚,小路外邊對稱有井兩眼,傳為龍眼,路兩邊為花壇。第一進院內有正三間,有陳摶坐像一尊,怡然斜依枕上看書,襯托出幽靜景象,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兩邊站立兩位神童,手托書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摶庵
  • 地理位置:南鹿邑縣
  • 氣候類型: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又稱:白雲庵
簡介,歷史,

簡介

位於河南鹿邑縣城東南隅,紫氣大道南側。與老君台南北相望,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因宋太宗趙光義陳摶號白雲先生,又稱“白雲庵”。鹿邑人為紀念鄉賢,張姓鄉伸捐獻土地三百餘畝,在明朝嘉靖年間始建,清朝重修。該庵與明道宮南北相照。原明道宮“萬藥之祖”牌坊有一對聯為:“北望仙台訪猶龍遺蹟,南眺睡庵瞻白雲道範”。自古以來,明道宮與白雲庵就顯鹿邑紀念老子與陳摶兩處旅遊景點。陳摶庵連周圍的草墉榭占地三百餘畝,有兩進院落,坐北朝南。山門七間,中間一間為穿堂,穿堂兩邊對聯為“華山遺一老,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山門兩邊耳房內供有火神等泥塑神像。山門外有東西流向一條小河,中有小橋。從橋向東南,西南修有兩條磚路,傳為龍鬚,小路外邊對稱有井兩眼,傳為龍眼,路兩邊為花壇。第一進院內有正三間,有陳摶坐像一尊,怡然斜依枕上看書,襯托出幽靜景象,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兩邊站立兩位神童,手托書卷。正殿內左山牆上,畫有壁畫為五龍升天,龍下坐有五老,是傳授陳摶五龍蜇法的五位老人。右邊山牆上畫有陳摶與趙匡胤下棋的壁畫,是傳說中趙匡胤賣華山的故事。院內東西各有廊房數間,內有陳摶弟子塑像,神態各異,生動形相。第二進院內有寢殿三間,中有陳摶睡像一尊,頭西腳東,面南而 臥。整個那條建築磚木結構,灰磚灰瓦,古樸大方。庵院四周環水,一經再幽,蘆堤柳岸,裝點四時景象,魚游淺水,白鷺翔空,漁舟唱晚。游者飄然物外,頗有意趣,如在青坪峰中。

歷史

庵院戰亂年久失修,建國前部分被毀。五十年代被完全折除。
九十年代,由中國鹿邑老子學會和陳摶學會發起,進行募捐,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在陳摶庵原址建立了陳摶碑亭,碑亭黃色琉璃瓦蓋頂,飛檐斗拱,古色古香。亭內豎碑,碑正面“陳亭”二字是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同志書丹。背面為捐資者留名。
近年又在陳摶庵原址上建了陳摶公園。新的陳摶庵也復建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