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相須之漏洞

《 陰陽相須之漏洞》是相對於尚秉和陰陽相須而言的論述。

基本介紹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易學
  • 作者:李雪昊
陰陽相須之漏洞
引文(吳摯甫先生《易說》,於大畜云:“凡陽之行,遇陰則通,遇陽則阻,故初、二皆進,而三利往”。於節云:“易以陽在前為塞,陰在前為通。初之不出,以九二在前;二則可出而不出,故有失時之凶。”尚秉和承繼了其師這一“陰陽相須”的原理,認為它“實全易之精髓,為二千年所未發”,並結合自己治易實踐,加以闡明、發展。他以《易林》為例,謂“《易林》乾爻詞不吉,以純陽也;乾之坤亦不吉,以純陰也。至泰、否則皆吉”,斷言“蓋易之道如電然,同性則相違,異性則相感。陽遇陽,陰遇陰則窒;陽遇陰,陰遇陽則通,是易林之定例也”,進而推之,《周易》卦爻辭凡言利有攸往者,皆陽遇陰也,如大畜九三是也;凡言征凶者,陽遇陽也,如大壯初九是也。惟陰亦然:小畜六四上承二陽,則曰有孚,陰遇陽則通也;反之,頤六二曰征凶,六五不可涉,陰遇陰則阻也。)
以上部分就是近代著名易學家尚秉和先生的“陰陽相須”原理之概要。尚秉和是象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學《易經》必須尋根溯源,只有先明《周易》的占筮方法,方能進入《周易》之門。如此一來他繼承漢代易學,他也是近代漢易的集大成者。既然是漢易的繼承者,反對宋以來以的易學義理學派也在情理之中。尚秉和認為易學如果只注重義理而不言象術,就會走上易學發展的誤區。這種說法在易學界是公認的。可是他的“陰陽相須”之原理也難免有些漏洞。
其一,“乾爻詞不吉,以純陽也;乾之坤亦不吉,以純陰也。至泰、否則皆吉”,這句話我沒有找到依據。從上古伏羲氏一畫開天再到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故一生陰陽,這“一”字便是太極。太極便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即陰陽互為其根。再說了,歷來易學家都講無乾不解卦,再怎么注重象數,也不能過於輕視哲理。接著來看尚秉和說乾爻辭不吉……我們會問:那何來九五之尊?還有他說“至泰、否則皆吉”眾所周知,否極泰來,物極必反,京房的祖師孟喜提出的“十二辟卦”也在說明泰卦便是一月,陽氣開始回升,一月是寅月,也是正月,故而三陽爻開始上升,三陰爻開始減弱,故而三陽開泰。雖說否卦和泰卦是陰陽相須,但是否、泰二者皆吉就是易象、爻,彖也說不過去,否卦的九三爻與太卦的上六爻皆暗藏危機。再說,根據來之德的《周易集注》,否泰二卦只能錯,不能綜。那何來皆為吉詞之說?
其二:尚秉和斷言“蓋易之道如電然,同性則相違,異性則相感。陽遇陽,陰遇陰則窒;陽遇陰,陰遇陽則通;”此說法也講不通,如果乾卦陽氣上漲遇到陰爻,那乾卦九五爻,何來飛龍在天之象?那坎離二卦內外互換,按其說也是陰陽相遇那為何又是火水未濟?坤為重卦之一,坤·彖傳:“安貞之吉,應地無疆”絲毫沒有陰遇陰則窒之意。陰陽互為其根,又可以互相轉化,陰陽相感一也,陰陽相對一也。
其三:尚秉和說:“《周易》卦爻辭凡言利有攸往者,皆陽遇陰也,如大畜九三爻是也;凡言征凶者,陽遇陽也,如大壯初九是也。惟陰亦然:小畜六四上承二陽,則曰有孚,陰遇陽則通也;反之,頤六二曰征凶,六五不可涉,陰遇陰則阻也。”這句話倒是很有道理,我考證了一番,他舉的這幾個例子倒是沒錯。可是推而廣之,到其它卦並非如此,比如亨,小利有攸往”是“賁”卦的卦辭。可是從整個卦來看從六四到六五是陰遇陰也是吉。卦辭者卦義之文詞,一卦之斷語。夬卦卦辭:“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其九四爻與九五爻以及上六爻又是反例;益卦:“筮遇此爻,利於有所往,利於涉水渡河”,六四爻和九五爻亦是反例,此不祥列。如果說陰陽相須,這樣一來豈不是六十四卦之中歸妹卦和漸卦就沒法解釋,漸卦和歸妹卦是長女配少男。是陰陽相須,可是也不是有攸往者。既濟卦和未濟卦也解釋不下去。那什麼陰盛陽衰之詞、三陽開泰之說也都找不到出處。只能說陰陽相須是易學裡的眾多規律之一。尚說有形而上的觀點,故我們稱之為陰陽相須之漏洞。
尚秉和說:“東漢儒者如鄭玄、虞翻,雖知說易不能離象,然於象之不知者,則浪用卦變或爻辰以當之,牽強附會,虛偽支離,使人難以置信。”這確實有道理。但是他說的,三國魏王弼掃象闡理,避難就易,倡“得意忘象”之說,學者喜之,其道(指義理之學)大行,漸不識易為何物。這個觀點我並不贊同。王弼的得意而忘象,並非沒有象數的觀念。夫象者,出意者也。王弼之“意”,本之於象。若不得其象,則其意也虛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