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

2002年3月1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2〕10號印發《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該《行動計畫》分基本原則、目標與行動計畫、保障措施3部分。

戰略目標是: “十五”期間,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建設和完善我省中藥藥源種植體系,新藥研 發體 系、產品生產體系,大力推進中藥種植產業化、中藥研發國際化、中藥生產集團化的進程,使 現代化中藥科技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2〕10號
  • 印發時間:2002年3月15日
檔案通知,行動計畫,

檔案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的通知
陝政發〔2002〕10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2年3月15日

行動計畫

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
中醫藥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燦爛瑰寶,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醫藥的一大貢 獻。隨著世界 經濟一體化和現代醫藥產業的迅猛發展,傳統中醫藥的優勢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中醫藥現代化 已成為我國新藥研製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加快中藥現代化,增強國 際市場競爭能力提供了新的有利條件。
我省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人才資源、技術資源、文化資源和一批中藥製藥企業,中藥 產業化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物質生產基礎。實施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 ,儘快將我省中藥生產經營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科技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目的就是要適 應新的形勢要求,積極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現代製劑技術加快新藥研製與開發研究以及產業 化進程;在未來5-10年內,大幅度提高我省中藥科學技術水平、新藥研發能力和製藥企業的市 場競爭力,使中藥產業成為我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支柱產業。
一、基本原則
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產品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發揮資源優勢、科技優 勢,突出研發重點,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我省中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整體水平。
二、目標與行動計畫
(一)戰略目標:
“十五”期間,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建設和完善我省中藥藥源種植體系,新藥研 發體 系、產品生產體系,大力推進中藥種植產業化、中藥研發國際化、中藥生產集團化的進程,使 現代化中藥科技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二)行動計畫:
1.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體系
建立全省優勢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選擇用量大、品種獨特、產地地道、歷史悠久的 中藥材品種30-35種,對其進行GAP標準規範研究,做好示範基地建設,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形 成各地的特色產業和經濟成長點。
(1)建立省中藥材GAP技術研究中心和服務推廣體系。GAP技術研究中心承擔全省主要中 藥材GAP種植技術、種苗繁育、優良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指紋圖譜、技術推廣等任務。
(2)建立和推廣國家級中藥材示範基地6個(丹參酸棗仁山茱萸絞股藍盾葉薯蕷秦艽)。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兩年間,抓好國家批准的6箇中藥品種規範化種植基地, 建立(SOP)操作程式,每個品種建立50-100畝的GAP示範園,推廣符合GAP種植規範50萬畝。課 題通過招標的方式進行,運作模式:企業+公司+農戶。
(3)建立陝西省引導性規範化種植基地10個。在全省中藥材種植適宜地區,以杜仲天麻豬苓葛根柴胡黨參金銀花黃芩黃芪連翹等品種為主,建立10個省級中藥材 規範化種植基地,每個基地規劃種植10-20萬畝,列入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重點支持基地。
(4)建立中藥材種植科技示範縣4-6個。在陝南、陝北、關中地區設立4-6個具有代表性 的中藥現代化科技示範縣,以中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植作為該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推動中藥材的種植和加工,成為該縣新的經濟成長點。
(5)組建西部地區中藥材瀕危品種種質保藏及繁育中心。選擇稀缺、瀕危藥材80餘種,分別從個體、細胞和分子水平建立西部地區稀缺、瀕危中藥材品種種質資源保存庫,並利用現 代生物技術結合繁殖技術開展其快速繁殖研究。
2.中藥新藥研發體系
(1)加大創新力度,重點從中藥新藥研製和中藥製藥技術兩個方面,集中優勢,建立和健全 我省中藥新藥和新技術研發體系,提高中藥產品的競爭能力。
(2)加快省級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十五”期間,根據我省中藥現代化 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將建立4箇中藥現代化技術中心(包括省中藥現代製劑工程技術中心,省中 藥指紋圖譜和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省中藥製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省中藥藥用成分分離工 程技術中心),使其成為我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的核心。
(3)強化製藥企業的創新能力。省醫藥總公司、東盛集團、步長集團等大中型醫藥企業, 都要建立新藥研發機構,加大新藥開發力度。
(4)充分發揮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涉及中藥研究開發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要 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機制,加強與製藥企業的產、學、研結合,把新 藥開發,尤其是一、二類新藥開發作為研發重點,把推進我省中藥產品最佳化和製藥整體水平的 提高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
(5)現代中藥新藥的研究與開發。“十五”期間,重點支持3-5個結構清楚、藥理藥效明 確Ⅰ類中藥創新藥物;5-10個Ⅱ類中藥的臨床研究和中試工藝研究;完成3-5個具有自主知識 產權的中藥新藥產品開發,2-3箇中藥新藥具有進入世界醫藥主流市場的準入條件。
支持傳統中藥的二次開發和中藥新劑型、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 ,力爭在五年內使我省傳統中藥製劑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為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現代化夯 實基礎。
3.中藥現代化產業體系
(1)建立中藥質量標準體系。中藥質量標準體系的建立是增強我省中藥產業核心競爭力 的重要環節。要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生產。
全面提高中藥材深加工產品的品質和精度,重點解決產品的質量標準,對於中藥產品重金 屬、農藥殘留質量等生產技術問題,進行重點支持和聯合攻關;對批量生產的植物提取物規範 化、標準化技術和環保標準要求,將列專題予以支持。
改造一批具有優良產品,但技術設備落後的中藥材深加工企業。鼓勵企業進行技術革新, 推廣套用適用的新工藝、高技術和現代裝備。通過重點課題支持和重大技術研究招標的形式 ,解決中藥提取過程中的關鍵共性技術,新型高效提取工藝、設備的推廣套用。促進企業按照 國際標準和藥品質量體系進行生產,提高中藥材深加工產品的附加值。
(2)增強中藥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中藥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十五”期間,要進一步加 大對中藥產品的科技投入。對我省已有一定影響的中藥品種,通過支持GMP認證,加快設備更 新速度,改進制造工藝和原料標準等措施,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穩定和擴大已形成的市場份額 。爭取在五年內,培育年銷售10億元的中藥品種2-3個,5億元的中藥品種3-5個,5000萬-1億元 的中藥品種10-15個。通過名牌產品帶動全省中藥產業的結構調整,形成規模效益。重點支持 和優先發展治療心腦血管病、病毒性疾病、惡性腫瘤、老年性疾病的新中藥製劑。
重點支持一批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療效確切的現代中藥新藥品種。加快技術完善,培育 和健全市場行銷體系,幫助其走向世界。鼓勵企業和中藥品種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國際大循 環。對於這類品種,將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從原料到出口的整個環節予以扶持。
(3)鼓勵中藥製藥企業集團化、現代化和集約化。在中藥產業的發展上要向規模化、集 團化、現代化邁進。五年內形成先進集成的生產線10條以上,培植年產值10億元的大型企業 集團5個以上和產值億元的成長型中型企業10-15個,儘快建立和健全現代化中藥產業創新體 系,儘快建立自己的中藥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規劃,注重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行銷現代化 和產業經濟的結合。結合GMP改造,對骨幹中藥生產企業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和技術設備引進 和更新,實現提取技術現代化、製造工藝工程化、質量保證標準化、產品產量規模化、製藥 管理規範化、市場行銷國際化的戰略目標。
三、保障措施
(一)省科技廳在省科技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全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的組織 、協調、實施工作。
(二)省科技廳要在自然科學計畫、攻關計畫等方面對中藥新藥的研發、基礎研究、工程 中心建設等予以優先安排。
(三)省財政要從醫藥發展基金中調劑資金,支持《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項目。
(四)省計委可選擇將項目上報爭取示範工程的支持。
(五)省經貿委在企業技改項目等方面,予以支持。
(六)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中醫管理局等部門,要幫助企業和科研單位做好中藥新藥的 研究開發、人才調劑、生產規範化等工作,促進中藥產品的成長和成果轉化。
(七)省農業廳、林業廳、扶貧辦、山川秀美辦等單位,要將中藥規範化種植與農業結構 調整、農林產品開發、區域治理、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相結合,重點扶持中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植。
(八)省醫藥總公司以醫藥園區為龍頭,抓好規範化種植基地、新藥研發體系和產業化體 系建設,帶動和推進全省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的發展。
(九)各市、縣要加強對中藥現代化的組織和領導,重點市和示範縣,都要依照《陝西省中藥現代化科技行動計畫》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和示範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