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位於大興安嶺西南余脈,是科爾沁草原和錫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帶,是一片歷史悠久的天然牧場。以蒙古族傳統的“逐水草而居,食肉飲酪”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特徵,遊牧系統內的三要素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間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 位置:大興安嶺西南余脈
  • 分類: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認定部門:農業部
  • 面積:4141平方公里
簡介,位置,特點,認定,

簡介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核心區位於阿魯科爾沁旗巴彥溫都爾蘇木,面積4141平方公里,自古以來就是遊牧民族狩獵和遊牧活動的棲息地。蒙古族牧民熟知當地山川河流、草場分布和季節變化,根據雨水豐歉和草場長勢決定一年四季的遊牧線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場的放牧時間。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間形成了天然的依存關係。這種“三角關係”延續至今,不斷孕育和發展著蒙古族人民所獨有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文化特質和宗教信仰,時刻體現著深藏在蒙古族人民血脈之中的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長期演化的歷史過程和現實存在,向人們闡釋了一個取物有時的道理。在農耕化浪潮和現代農牧業技術出現之前,對於生活在科爾沁草原上的歷代遊牧民來說,“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產生活方式。它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賜的資源和環境來延續遊牧人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斷地遷徙和流動,既能夠保證牧群不斷獲得充足的飼草,又能夠避免長期滯留帶來的草地資源退化。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位置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核心區位於巴彥溫都爾蘇木,涉及23個嘎查、3585戶、9110牧民,通過達拉爾河、蘇吉河和海哈爾河連結6個遊牧核心區,總面積達500萬畝。

特點

1、遊牧歷史悠久漫長,遊牧系統獨一無二
阿魯科爾沁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遊牧歷史有5000多年。早在新石器時期,人類就在這裡從事狩獵和遊牧生產活動,先後屬東胡、匈奴、烏桓、鮮卑遊牧狩獵地。後歷經遼、金、元至明、清皆為遊牧民族棲息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蒙古族一部遷徙遊牧於此,始名阿魯科爾沁部。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
這裡巍峨的大興安嶺、廣袤的草原、密布的河流、南部與農耕地區緊密接壤等基本生態和地理要素有機組合,滿足了理想的遊牧系統所應具備的最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草原與河流為遊牧活動提供一年四季充足肥美的水草資源;森林與山地不僅為遊牧民提供製作勒勒車、蒙古包、馬鞍等生產生活用具的優良木材,還是牧民們冬春、夏秋之間南北遷徙的天然界限,它阻擋了長驅直入的西伯利亞寒流,為牧民冬春勞作提供了適宜的向陽背風的活動空間;鄰近農區,便於通過互市貿易獲得在牧區無法生產製造的糧食、日常用品和工業用品。特別是山北500萬畝草場沒有承包到戶,沒有因為建設草圍欄、草庫倫導致草場碎塊化、隔離化。正因為具備了上述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使得這裡的遊牧生產方式能夠歷久不衰,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難得一見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蒙古族遊牧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塊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
2、自然景觀巍峨壯闊,生物類型多種多樣
阿魯科爾沁旗沃野千里,山川秀麗,水草肥美。這裡有巍峨雄偉的崇山峻岭,有茫茫無際的原始草地;有分布點綴的河流湖泊,有雄渾博大的大漠孤煙和長河落日,更是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遊牧景觀。
遺產地整體範圍是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森林與草原、華北植物區系與東北植物區系過渡的典型地段,有森林、灌叢、草原、濕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承擔著保護大興安嶺南麓山地典型的過渡帶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西遼河源頭的重要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棲息於該生態系統中的野生馬鹿(東北亞種)種群;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大鴇、黑鸛及其它珍稀瀕危鳥類的繁殖地等重要功能。初步科學考察證實,區域範圍內有7個植被型、33個群系;有苔鮮植物132種、蕨類植物10種、種子植物700種。本地牧草種類多樣,擁有紫花苜蓿、天藍苜蓿、羊草、冰草、隱子草等多種優良牧草。
阿魯科爾沁旗是傳統草原畜牧業大旗,家畜品種豐富多樣,其中主要傳統品種有西門塔爾牛、蒙古綿羊、昭烏達肉羊、罕山白絨山羊、蒙古馬、驢等。經過長期進化和適應,已經形成了以牛羊馬為主要牲畜品種的傳統草原遊牧生態系統,其在本地畜牧業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
3、遊牧傳統光彩依然,傳承融合持續發展
歷經世世代代的傳承和發展,傳統蒙古族遊牧生產過程中選育良種、接羔保育、分群放養、大小牲畜結構合理搭配等環節都蘊含著科學實用的生產經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樸素思想。這些可行的方法與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延續到當代,就是現代農業生產中所推崇的保護生態與自然、發展有機與綠色食品等成果。
阿魯科爾沁蒙古族遊牧系統在保持其傳統生產技術和保護生態、愛護自然的理念基礎上,逐漸融合現代畜牧業生產技術,特別是通過牛群良種引進及人工授精技術,羊群的提純復壯技術,天然草場保護、人工草場建設、青儲飼料種植,以及暖棚、暖圈建設等一整套措施的實行,逐漸破除了傳統遊牧業過於依賴自然條件,牲畜生長過程中難以迴避的“夏肥、秋壯、冬瘦、春死”的生命周期魔咒。使得傳統遊牧系統在保持其核心價值觀——“天人合一”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入現代科技元素,提高了系統的開放性與可持續性,最終也保證“阿魯科爾沁蒙古族遊牧系統”能夠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傳承並且歷久彌新。
4、遊牧文化獨具特色,牧民生活多姿多彩
在長期的遊牧生產實踐中,阿魯科爾沁人民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遊牧文化。當地牧民世世代代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養成了吃苦耐勞、性情豪放、熱情好客、熱愛生活、愛護家畜的性格特點。牧民們放牧途中經過敖包,或者每逢年節,都要祭祀敖包,繞行3圈,敬上奶食、美酒,跪拜祈福,以此表達對大自然慷慨恩賜的深深感激之情。每到夏季的那達慕大會,牧民們匯聚一堂,高歌讚美上蒼,美食祭祀敖包,喇嘛誦經祈福。大家開懷暢飲,品嘗美食。騎馬、摔跤、射箭的“好漢三賽”,把這些活動推向了高潮。
當地奶食品的製作和加工很有特色,肉食、奶食、炒米和蕎面是牧民的主要飲食,當地的酸牛奶、烏日莫(黃油半成品)、奶豆腐、額吉格奶豆腐和黃油都有多種使用方法。另外,當地的服飾習俗也都獨具特色。而在遊牧生產生活基礎上形成的手工製作技藝,如勒勒車等,一直沿用至今。

認定

農業部發布了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阿魯科爾沁旗草原遊牧系統等20個傳統農業系統被認定為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阿旗草原保留有內蒙古唯一遊牧生產方式。
2014年起,農業部聯合各單位及中央電視台7套開始拍攝“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列科教紀錄片,將每個遺產地的風光、人文、歷史、科技等融入片中,系統且具象化的讓更多人認識到我國各地區優秀的遺產盛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