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帕

阿爾帕

阿爾帕,是瑞士生產的相機名牌產品,相機的機械加工精度已經達到了“科研儀器”的水平,以工藝精湛、堅固耐用和品質優異而成為眾多相機收藏家競相追逐的對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爾帕
  • 外文名:ALPA
  • 產地瑞士
  • 類別:相機
簡介,特點,製造商,發展歷史,代表機型,阿爾帕稜鏡反光型,阿爾帕4型,阿爾帕7型,阿爾帕4b,阿爾帕 12WA,阿爾帕 12ST,名牌經典,

簡介

阿爾帕相機是瑞士生產的名牌產品,二十年前出品的各種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曾以工藝精湛、堅固耐用和品質優異而成為眾多相機收藏家競相追逐的對象。著名的16毫米電影攝影機Bolsky與阿爾帕同出一家。2009年,阿爾帕開始研製中畫幅相機,第一種是6×4.5的產品,但只生產了3台。其後即開始製造6×9cm的12WA和12SWA。這仍然是一種堅固耐用且品質出眾的豪華相機,它的機身使用鈦金屬材料製成,重量僅有100克的鏡頭板系700克的特種鋁合金研磨而成;鑲在機身兩側的山毛櫸木手柄是瑞士最著名的一家槍托製造工廠的傑作;德國的大型相機製造廠“林好夫”為它製造了6×7、6×6、6× 9的120卷片後背(通過接板也可以使用日本騎士或瑪米亞相機的卷片後背);現有的6隻高級鏡頭分別由德國的蔡司、施奈得、羅敦司得特製;所有螺釘皆鍍以黃金;後背可以取下作橫豎畫幅的轉換;瑞士製造的外置式取景器指示鏡頭的拍攝範圍,12SWA比12WA多了縱向移軸功能。
阿爾帕 12WA阿爾帕 12WA
阿爾帕的這兩種120相機肯定不會流行 ,它們是少數人使用的精品。但阿爾帕並不希望他們的產品成為藏品,因為他們堅信這兩種相機是習慣使用此類相機的攝影師們最好的工具。儘管購買一架標準配置的阿爾帕12WA或12SWA需要一萬美元。

特點

瑞士阿爾帕(ALPA)照相機的結構簡單至極。鏡頭、後背、中間加個拿手柄的鐵框子就是機身,鐵框子上有個大眼睛取景器。世界很難再找到比它更簡單的照相機,沒有任何自控裝置,沒有測光,沒有測距儀,連視差都不校正,甚至連說明書都沒有。縱有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品牌,但一個初識攝影的人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這是一文不值的廢鐵。其實阿爾帕也絕對不是給初學者用的。只有達到了一定的攝影功底並且對攝影有一定主見的人,用阿爾帕才會順手才能駕馭它。
阿爾帕相機(圖1)阿爾帕相機(圖1)
阿爾帕相機問世60年間,總產量只有4萬多架!不到徠卡A型的3/4。儘管如此,阿爾帕相機上許多獨創性的功能設計、注入包浩斯工業產品外觀設計理念的造型、以及卓越的工藝水準和可靠性仍在世界MF135相機發展時期眾多產品中木秀於林。下面介紹幾款阿爾帕相機的代表機型,與讀者共同鑑賞。

製造商

阿爾帕相機的機械加工精度已經達到了“科研儀器”的水平。瑞士人以他們對待鐘錶的加工精度加工阿爾帕相機,他們對機身的加工精度要求是以“微米”計量的。阿爾帕相機是“手工”製作的。阿爾帕相機的手工製作指的是它的加工批量很小,不是依靠流水線生產,而是用精密數控工具機,以經過科學計算的、完全統一的數據逐台加工的。不僅精度極高,而且堅固耐用。新型阿爾帕是當今世界上最昂貴的相機,一隻鏡頭一個機身加一個後背價值近14萬人民幣。
阿爾帕相機(圖2)阿爾帕相機(圖2)
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品牌工業品廠家出於商業目的,允許其他非知名廠家生產經營其品牌產品,進行OEM生產。而阿爾帕公司不搞OEM,它的鏡頭、機身和後背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生產的。阿爾帕只做機身,沒有生產鏡頭的能力。歐洲有很多著名鏡頭廠為它配頭。但阿爾帕對這些廠家生產的鏡頭的質量要求比其他相機商嚴格得多,只有那些最好的鏡頭才有資格被選走並配以出廠證書。機身是瑞士的賽茲廠生產的,取景器是瑞士專業廠生產的,後背是林哈夫產品,數碼後背是世界頂尖名牌“飛思1號”產品,就連機身的櫸木手柄也是瑞士一家槍托廠生產的。阿爾帕的硬體完全滿足“發燒”級別,而且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至於在攝影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如果技術上沒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都“沒有資格”使用阿爾帕相機。

發展歷史

1918年,瑞士一個以製造量器為主的小作坊誕生了,它最初成立於汝拉山脈附近的Ballaigues,這裡是瑞士制表業的中心。在積累了26年的記時器生產經驗後,他們於1944年推出了平視取景的一代名機:阿爾帕。在精密度方面,手錶與相機有著相同的要求。第一代阿爾帕純系手工打造,每個月的產量不足200台。他們像阿爾帕表一樣精準,優雅,堅固耐用。
阿爾帕相機(圖3)阿爾帕相機(圖3)
就在當年,它已經登上了世界照相機排行榜的首位。阿爾帕融合了瑞士機械與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鏡頭。設計思想大膽,做工極盡精細,是照相機歷史上最光彩的照相機之一。由於受到一個時期人們價值觀、審美取向的改變,它曾於1990年停產。據統計,在近半個世紀裡,他們只是小心翼冀地限量出品了37種型號,約42000台機器。1996年,阿爾帕在蘇黎士恢復生產。
產自瑞士的阿爾帕相機在20世紀的發展,可分為早期(1939—1952年)、成熟發展期(1953—1982年)、衰落期(1983—1989年)、新生期(1996— )四個階段。
其中1939—1989年間的阿爾帕相機是135相機,由位於瑞士西北部株羅(Jura)山區巴萊吉斯的家族企業皮能士(Pignons)製造。
1989年皮能士經營不善破產後,由瑞士政府託管。
1996年由科伯爾和韋伯夫婦代表兩個家族(也是皮能士公司的最大債權人)從瑞士政府手中通過不公開拍賣,接收了阿爾帕,並於1996年開始設計新型的阿爾帕相機;使用120膠捲排6.6×4.4cm及其他規格畫幅的阿爾帕12W、12S/W。
其主體由位於瑞士蘇黎世賽茲公司製造,設在公司的創辦人赫爾曼·賽茲原來也是皮能士公司的著名轉機設計師。

代表機型

阿爾帕稜鏡反光型

阿爾帕稜鏡反光型 這是世界首架採用45°稜鏡反光斜視(取景系統光軸與水平成像光軸夾角為45°)取景測距器的135相機,用這種觀察更為方便的取景測距系統,取代了此前阿爾帕相機上的腰平反光式取景測距設計。
同時,該機還保留了高精度基線式左右雙影重合測距器。採用了成像素質優異的法國安琴及阿爾帕——仙能標準鏡頭。據說它的綜合性能超過了德國徠卡Ⅲf及東德蔡司生產的康太克斯S,開始生產的時間約比日本旭光學首架135單眼相機AsahiflexⅡ早了四年。該機生產於1948-1952年之間。
主要規格:
機型:135單眼及平視旁軸測距取景相機
快門:P(B),1-1/1000秒焦平面簾幕快門
鏡頭:安琴6片4組50mmf/1.8,或阿爾帕——仙能(ALPA-XWNON),50mmf/2標頭

阿爾帕4型

阿爾帕4型是皮能士公司新設計的135相機,也是阿爾帕相機走向成熟的標誌性產品。該相機機身採用高強度鎂合金精鑄,在追求機身輕量化同時兼顧了機身的抗壓強度。該機的反射取景系統設計有些特殊,機頂設計了一個不可拆合的取景器外殼,既可腰平、又可45°斜視取景。其餘性能與阿爾帕稜鏡反光型相同,1952年面市。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設計還在於自阿爾帕4型起,採用了從此統一的卡口式接口標準尺寸,以及37.9mm的像面定位距(後頂焦距為37.8mm),這也是迄今135單眼相機上最短的像面定位距了。這樣短的像面定位距設計,皮能士公司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有利於設計光學結構接近於對稱型的高素質鏡頭;二是便於當時其他廠家,如徠卡、蔡司、尼康、賓得等各種鏡頭通過接環能加裝在阿爾帕相機上,如像面定位距太長則無法加裝。

阿爾帕7型

阿爾帕7型首始生產於1952年。當時基線式測距器可以說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這時單眼取景測距以取景無視差及視場與鏡頭視場同步、遠攝鏡頭測距精度高等優點已開始廣泛推廣套用。皮能士公司新設計師安道爾·科斯特為了使阿爾帕相機上的雙測距系統在前面板上不顯得擁擠,將以往左、右雙影重合測距系統改進為測距窗位於機身正面上、下兩處的雙影重合測距系統,使雙測距系統在阿爾帕7型上達到了珠聯壁合的完美。該機一直生產到1959年。其餘性能同阿爾帕4型。國外相機鑑賞家對阿爾帕相機上這種上、下雙影重合測距系統與稜鏡反光取景測距系統如此“和諧共存”,給予了很高評價。
阿爾帕7型阿爾帕7型

阿爾帕4b

阿爾帕4b生產於1959-1965年,首次設計了反光鏡快速復位系統,配有荷蘭生產的奧爾德-迪菲特(Old Delft)50mm1∶2.8鏡頭。但其設計亮點並不在此,而是世界首創了前置式扳把,而且用食指從前向後扳把,其設計優秀之處在於可使拍攝者眼不離取景器就能完成輸片上弦動作,達到快速、連續輸片拍攝的目的;而傳統的後置扳把式輸片,輸片時人眼很難始終緊貼在取景目鏡上不間距取景拍攝。
純光、機時代的135相機為了達到快速連續拍攝,不得不採用機械儲能發條輸片設計,其典型產品有德國奧托伯寧(OTTO BERNING)公司製造的羅伯特(ROBOT)Ⅰ型(1934年生產)、羅伯特-羅雅36(1955年生產)、佳能DIAL35(1963年生產)以及國產的北京SZ-1(1970年生產)。除此之外,眼不離取景器實現快速卷片的設計當屬阿爾帕相機上首創的這種前置扳把式設計最為優秀了。還有一種德國福倫達廠生產的維提薩(Vitessa L)折合相機(1950年生產),採用機頂高聳的壓桿式卷片上弦裝置,因外觀不美觀及其相對複雜的結構而未能得到普及。

阿爾帕 12WA

(ALPA 12WA)
ALPA 12WA瑞士生產的可換鏡頭與後背、全機械、手動、側重於廣角鏡頭與手持拍照的中畫幅照相機。
阿爾帕12WA阿爾帕12WA
回歸原點,至極至簡是ALPA的思想。ALPA苛求細節,集力於精度、穩定、耐久與超級組合。它曾獲得2000年國際工業設計獎。電腦、數控工具機與長條工作檯,螺絲刀、眼罩放大鏡的結合是ALPA的另一價值體現。
對於喜歡一機一鏡攝影的人;對於幾十年只堅持用一台相機的人;對於過分挑剔照片質量的人;或者對於認為照相機的製做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的人來說,ALPA12WA是物有所值,夢寐以求之物。

阿爾帕 12ST

(ALPA 12ST)
ALPA 12ST它是ALPA 12WA的補充與延續。這是在三腳腳架上使用的多功能且易於操作的中畫幅相機:機背正像取景(或數碼),多隻鏡頭更換,±25mm移軸,面市於2002年9月。

名牌經典

尼康、佳能以及絕大多數日本相機,從自動曝光、自動對焦發展到眼控對焦、高速連拍、超音波馬達、防抖動鏡頭,他們正在自動化和大眾化上,迅速的更新換代上,做著不懈的努力,並成為了市場的主流,攫取了巨額利潤;而瑞士的阿爾帕相機,依然對高質量孜孜以求。它仍在對焦精度、可靠程度、使用壽命、牢固程度、明亮度、簡便性、手感上狠下功夫。實際上這正是照相機械永恆的奮鬥目標。它不追求浮光掠影的華而不實,而追求一種返樸歸真的技術永恆。
阿爾帕公司也認為自己的相機肯定不會流行 ,他們是少數人使用的精品。但阿爾帕並不希望他們的產品成為藏品,因為他們堅信這種相機是習慣使用此類相機的攝影師們最好的工具。今天,阿爾帕已成為藏家顯示其實力的少數幾張王牌之一。由於產量極小,價格偏高,歷來的阿爾帕並不是大眾名牌,卻是攝影家、鑑賞家的手中珍物。就像歐米伽手錶和施坦威鋼琴一樣,越是歲月長久,越能顯示名牌經典。它不追求更新換代,而追求流傳後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