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

《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為宋代詞人秦觀所作。全詞上下兩片不直接寫作者謫徙羈旅之苦和宴別傷離之悲,而是通過一位美女的餞別傷離,向隅而泣,揮淚如玉箸,灑淚如真珠的情態描寫,突出“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的痛楚,詞人的謫徙羈旅之苦,宴別傷離之悲,盡在結句托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阮郎歸·瀟湘門外水平鋪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淮海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秦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原文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
揮玉著,灑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瀟湘門:疑指長沙一城門。水指湘江。
②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槳。
③紅妝:相傳秦觀經長沙遇一義妓,“為留數日,倡不敢以燕惰見,愈加敬禮。將別,囑曰:‘妾不肖之身,幸得侍左右。今學士以王命不可久留,妾又不敢從行。’”(見宋洪邁《夷堅志》卷二)踟躕,猶像不捨。
④向隅:漢劉向《說苑》:“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此指“紅妝”之人。
⑤人人:指戀人。

作品譯文

在冷冷的月光籠罩下,瀟湘水平靜地從門外流過,一隻孤舟泊在岸邊,揚帆待發。離別的苦酒已經飲過,離別的情話也已經說過,然而在啟程的這一刻,為詞人送別的女子卻踟躕不前,向隅而泣。
女子流淚告別,梨花帶雨。一般離別只是令人腸斷,而這場離別早已令他痛斷肝腸,連腸也無了。

創作背景

紹聖三年(1096),秦觀由處州貶往郴州,途經長沙時,曾得到一位仰慕他的妓女的盛情款待。這首詞可能就是與此女的告別之作。

作品賞析

原文鑑賞

“瀟湘門外水平鋪,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寫離別的環境。送別的時間是在寒夜,而即將啟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個,越發使送別的場面增添了冷落的氣氛。這兩句不僅為全詞營造了冷清悽慘的氛圍,而且顯示出一種離別的緊迫感,為下文寫離別情事張本。
“紅妝飲罷少踟躕,有人偷向隅。”後兩句筆觸轉向離別之人,“紅妝”和“有人”實際上是一人,就是義妓。“有人偷向隅”取自於“有一人獨索然向隅”之意。“踟躕”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戀與不捨;偷偷向隅,又顯示出她的矜持與體貼。
“揮玉箸,灑真珠,梨花春雨餘。”過片承接上片最後一句,具體形容這位女子哭泣的情態。連用三個形象比喻義妓的眼淚: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連連不斷,展現了一位形象優雅、感情真摯的美麗女性形象,使讀者深深體會到,詞人與這樣深愛他的人離別,是何等傷心與遺憾。
“人人盡道斷腸初,那堪腸已無。”面對義妓揮淚如雨,詞人心中的痛無法抑制。結句“那堪腸已無”,是秦觀泣血之語,包含著詞人無數的新愁舊恨,是長時期壓抑的情緒的爆發,也是他辛酸經歷的總結,一顆受盡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躍然紙上。

名家點評

明·楊慎懺花庵本《草堂詩恰》評云:“此等情緒,煞甚傷心。秦七太深刻矣!”
明·沈際飛《續編草堂詩徐》評曰:“‘玉著’、‘真珠’,覺疊,得梨花雨餘句,疊正妙。及雲‘腸已無’,如新筍發林,高出林上。”

作者簡介

秦觀(1049一一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宋神宗元豐八年進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佑五年,被召人京,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校對黃本書籍,遷正字、國史院編修。紹聖元年,因“影附蘇軾,增損《實錄》”,坐元佑黨籍,出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監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移雷州。徽宗立,復宣德郎,放還,至藤州卒。
秦觀秦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