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圓海戲

《阮圓海戲》是明朝張岱所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阮圓海戲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阮圓海戲
阮圓海家優講關目,講情理,講筋節,與他班孟浪不同。然其所打院本,又皆主人自製,筆筆勾勒,苦心盡出,與他班鹵莽者又不同。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腳腳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
余在其家看《十錯認》《摩尼珠》《燕子箋》三劇,其串架斗筍、插科打諢、意色眼目,主人細細與之講明。知其義味,知其指歸,故咬嚼吞吐,尋味不盡。至於《十錯認》之龍燈、之紫姑,《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戲,《燕子箋》之飛燕、之舞象、之波斯進寶,紙札裝束,無不盡情刻畫,故其出色也愈甚。
阮圓海大有才華,恨居心勿靜,其所編諸劇,罵世十七,解嘲十三,多詆毀東林,辯宥魏黨,為士君子所唾棄,故其傳奇不之著焉。如就戲論,則亦鏃鏃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白話譯文

阮圓海家的戲班一定會講解重要劇情,講通裡面的情理,講清裡面的轉折連線,這與其他戲班的粗疏很不同。然而,阮圓海的戲班所演的劇本,又都是由主人自己創作的,字斟句酌,用心良苦,這又和其他戲班的粗糙很不一樣。所以他的戲班表演的戲劇,每個劇本、每個章節、每一齣戲、每一向殘詞、每一個字,都很出色。
我在他家看過《十錯認》《摩尼珠》《燕子箋》三部劇,其中的情節結構的串聯架構、滑稽玩笑以及人物神情,都給演講述清楚。演員們領會了他的意思和指教,因此演戲時的每個動作、表情和每向台詞,表現得意味悠長。甚至《十錯認》的龍燈、紫姑,《摩尼珠》的走解、猴戲,《燕子箋》的飛燕、舞象、波斯進寶,即使是紙紮的道具,都盡善盡美,所以他家的戲班的表演也越來越出色。
阮圓海才華橫溢,遺憾的是心噪不淨,他所編寫的劇本中,十分之七是憤世嫉俗,十分之三是解朝,大多詆毀東林黨人,為魏忠賢奸黨的罪行辯護,遭士人君子唾棄,所以他的傳奇都不出名。如果僅論戲劇,他能推陳出新,不落俗套。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文學家。出生於官宦之家。一生未曾做官,過著落拓不羈、遊山玩水的“風雅”生活。自稱“少為紈禱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孌,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事,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自為墓志銘》)。明亡後,“無所歸止,披髮入山,為野人”(《陶庵夢憶序》)。清康熙初,參與編修《明史紀事本末》。著作頗豐,以小品散文著稱。有《螂媛文集》《石匱書後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數種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