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的實施方案

《關於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的實施方案》是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的實施方案
  • 屬性:方案
  • 印發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發展歷史,檔案全文,

發展歷史

2022年2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10件為民實事方案,根據方案,甘肅省交通運輸廳作為牽頭單位負責實施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作為配合單位配合建設100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驛站”。

檔案全文

關於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的實施方案
為高質量完成新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任務,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2年在全省選擇符合村莊規劃的自然村(不包括撤併建制村、移民搬遷村、空心村),再建1萬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實現約5000個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支撐鄉村建設行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二、支持政策
省級執行“以獎代補”政策,發揮獎補資金的撬動作用,按照每公里20萬元進行獎補,由中央資金和省級財政安排部門預算列支解決。市縣要統籌整合使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涉農整合資金、財政資金、政府一般債券、產業發展扶持等資金,保障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3月底前)。縣級政府統籌考慮自身發展和資金籌措能力等實際,根據村莊規劃、鄉村示範行動等建設項目,科學確定年度建設計畫,逐級報上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核。省交通運輸廳審定後,建立項目實施台賬,督促加快施工圖設計、招投標等工作,3月底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並同步開工一批。
(二)實施階段(4—12月)。縣級政府履行主體責任,緊盯年度建設任務,靠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細化舉措、倒排工期、加快進度、保證質量,確保12月底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省、市兩級交通運輸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加大監督檢查和質量抽檢頻次,定期通報工作進展,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推進。
(三)驗收階段(12月底前)。項目實施完成後,縣級政府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由交通運輸部門牽頭,及時組織財政、發改、審計、自然資源、公安(交警)、應急管理等部門和鄉鎮政府、村民代表共同參與項目驗收。
四、責任主體
省級責任領導:劉長根 副省長
部門責任領導:劉建勛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
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配合單位:省財政廳、市(州)政府
實施主體:縣(市、區)政府
五、完成時限
2022年12月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交通運輸廳指導做好全省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項目建設。省財政廳配合做好資金籌措、資金下達等工作。市(州)政府發揮承上啟下和監督管理職能。縣(市、區)政府履行主體責任,按照“政府主導、行業牽頭、部門配合、協同聯動”方式,統籌各方力量,抓好項目組織實施。
(二)嚴格執行技術標準。嚴格執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工程技術規範》等,落實安防工程、防排水設施“三同時”制度。最大程度利用現有道路改擴建,守住“自然保護區、基本農田、水源保護地”三條紅線。把好項目質量關口,確保項目一次性交(竣)工驗收合格率達98%以上。
(三)強化項目管理。項目原則上由縣級交通運輸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其他部門實施的項目應一併納入監管範疇。嚴格落實“七公開”制度,充分尊重農民民眾建設意願,邀請民眾參與設計選線、質量監管、工程驗收等環節。路面結構層的選擇應充分徵求沿線民眾意見。
(四)加強養護管理。項目建成後,統一移交村委會管理養護,由村級路長履行養護管理職責,組織村民自管、自養。將自然村(組)硬化路日常養護管理納入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治共享範疇,將愛路護路養路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通過設定公益性崗位等,吸納民眾參與,調動和發揮民眾愛路護路的積極性和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