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伯理黃鶴樓

閻伯理黃鶴樓

此文載於《文苑英華》中。《文苑英華》,總集名,宋太宗李昉、扈豪、徐鉉宋白蘇易簡奉敕編,一千卷,“宋四大書”之一,輯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詩文。

這篇短文介紹了黃鶴樓雄偉高大的外觀和建築結構的特點,描述了登臨黃鶴樓的所見所感,突現了黃鶴樓這座名樓的地位和價值,表現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跡的思想感情和對仙人的仰慕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黃鶴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文苑英華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閻伯理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背景簡介,作品賞析,中心思想,

作者簡介

閻伯理,唐代人,生平不詳,所屬文學時期為隋唐五代文學,代表作品: 《黃鶴樓記》。 被載入《文苑英華》、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十四課《 短文兩篇》。

作品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蘢蓯,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②,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課文: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閻伯理黃鶴樓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
[ 隅]角落。
.[《圖經》]記載某地風俗,物產,附有地圖的書籍。
云:說
[費禕]字文偉,三國時蜀漢大將軍。
5.[登仙]成仙。
6.[嘗] 曾經。
7.[駕]騎。
8.[憩]休息。
於:到,在
9.[遂]於是,就。
10.[以]用。
11.[列]記載。
12.[《神仙》]即《神仙傳》,晉代葛洪著,專記神仙故事。
13.[《述異》之志]是《述異記》,南朝梁任昉著,多載志怪故事。
14.[觀其]其:代詞,指黃鶴樓。
聳構:矗立的樣子
15.[巍峨]高大雄偉的樣子
高標:矗立的樣子
16.[巃嵸]高聳的樣子。
17.[河漢]銀河。
18.[翼]古代建築的飛檐。
19.[闥]門。
20.[霞敞]高大寬敞。
窺:遠眺
21.[井邑]城鄉。
22.[荊吳]楚國和吳國,這裡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形勝:山川勝跡
23.[之]的。
24.[最]最美的地方。

作品譯文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黃鶴樓。 《圖經》上說:“三國時代蜀漢大將費禕成了仙人,曾經騎著黃鶴返回到這裡休息,於是就用‘黃鶴’命名這座樓。”這件事記載在《神仙傳》上,有關事跡還保存在《述異記》上。 觀看這矗立著的樓宇,高高聳立,十分雄偉,頂端靠著銀河,底部臨近大江;兩層屋檐像鳥的翅膀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下頭可以拍擊雲氣和煙霧:這裡也是楚地吳地山川勝跡中最美的地方。

背景簡介

此文載於《文苑英華》中。《文苑英華》,總集名,宋太宗時李昉、扈豪、徐鉉宋白蘇易簡.奉敕編,一千卷,“宋四大書”之一,輯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詩文。此文因此才流傳下來。作者閻伯理,一作閻伯珵,生平不詳。清代編刻《黃鶴樓集》時,將此文作者定為閻伯理。1981年,重建黃鶴樓,將此文刻碑。   黃鶴樓是蜚聲中外的歷史名勝,它雄踞長江之濱,蛇山之首,背倚萬戶林立的武昌城,面臨洶湧浩蕩的揚子江,相對古雅清俊晴川閣,剛好位於長江和京廣線的交叉處,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的交匯點上。登上黃鶴樓武漢三鎮旖旎風光歷歷在目,遼闊神州的錦繡山河也遙遙在望。由於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岩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素來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當時吳主孫權處於軍事目的,在形勢險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長江處,修築了歷史上最早的黃鶴樓。黃鶴樓在群雄紛爭,戰火連綿的三國時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的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往事越千年,黃鶴樓時毀時建、時隱時現,歷經戰火硝煙,滄海桑田,僅明、清兩代黃鶴樓分別七建七毀。公元1884年,清代的最後一座樓閣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百年後,一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樓閣橫空出世,正可謂千古風雲傳盛事,三楚江山獨此樓。關於黃鶴樓的得名,有“因山”、“因仙”兩種說法。“因仙”之說又分為二。一說是曾有仙人駕鶴經此,遂以得名。一說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牆上畫一隻會跳舞的黃鶴,店家生意因此大為興隆。十年後道士重來,用笛聲招下黃鶴,乘鶴飛去,辛氏遂出資建樓。這些神話傳說很有趣,也很動人,但都不是黃鶴樓樓名真正的由來。歷代的考證都認為,黃鶴樓的名字是因為它建在黃鵠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鵠”與“鶴”二字一音之轉,互為通用,故名為“黃鶴樓”。因山得名的說法為黃鶴樓得名奠定了地理學基石,因仙得名的說法卻令賞樓者插上了縱橫八極的想像翅膀,滿足了人們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兩種說法各具功能,以往並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後必將彼此映照,共存於永久。

作品賞析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黃鶴樓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  
文章開頭兩句,就點出黃鶴樓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開始對黃鶴樓就有了明確的方位印象。  
第二層(第3至8句),交代黃鶴樓命名的由來。  [《圖經》云:“費諱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  黃鶴樓始建成於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記載:“吳黃武二年,(孫權)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最初修建是作為防守戍邊的軍事瞭望樓:黃鶴樓雖然是—座軍事哨所,名稱卻十分典雅,富於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會給它另外一些說法:本文作者基於此,轉引《圖經》云:“費諱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交代了黃鶴樓取名的由來,接著作者又旁徵博引,提出晉代葛洪的《神仙傳》和梁任昉的《述異記》都記載了關於黃鶴的故事,證明事實不虛,以增強黃鶴樓命名由來的說服力。仙人乘鶴,本屬虛無,而作者卻以無作有。這樣就給這座樓塗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採用神話傳說,是為了突出這座樓不同尋常之處,它曾是神仙到過的地方,這樣寫也是為本文主旨服務,為下文伏筆。  
第三層(第9至17句),寫黃鶴樓的巍峨高大和登樓所見所感。  [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  前六句寫樓的外貌:“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一組對偶,刻畫樓的整體形象。句中的“聳”和“高”、“巍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疊使用,鋪陳樓的高大。“上倚河漢”寫樓的頂端,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其高:“下臨江流”寫樓的底部,進一步交代樓的地理位置,寫出樓在江邊,“重檐翼館,四闥霞敞”這一組對偶句是對樓的建築結構的具體描寫。至此,作者對樓的外貌刻畫,氣勢雄偉,讀後令人胸襟為之一爽。“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一組對偶句寫登樓的感觸,正因為黃鶴樓高入雲天,又臨大江,所以登樓可以遠眺周圍城市鄉村,彎下腰可以拍擊縈繞大樓的雲氣和煙霧。一個“坐”字,說明無意觀景而周圍景物盡收眼底“俯拍”二字,構思別致,而“雲煙”既能“俯拍”,其身在高處可知:這兩句雖未直言樓高,而一座直凌霄漢的高樓已歷歷如繪,登黃鶴樓如臨仙境.難怪作者發出“亦荊吳形勝之最也”的感嘆。“荊吳形勝之最”這一句,是對樓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幾句對黃鶴樓景物的描寫,有上有下,有遠有近,有內有外,也有實有虛,行文變化多端,情趣盎然。

中心思想

這篇短文介紹了黃鶴樓雄偉高大的外觀和建築結構的特點,描述了登臨黃鶴樓的所見所感,突現了黃鶴樓這座名樓的地位和價值,表現了作者熱愛山川勝跡的思想感情和對仙人的仰慕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