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

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

《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是200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雙一。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朱雙一 著
出 版 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7-1
I S B N:9787211043729

內容簡介

《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論述了福建和台灣兩地文化之間的親緣關係。全書共分六章,探討了台灣和福建兩地的種族、環境、時代要素與區域文學特徵,明鄭前後閩台文學的初步遇合,清代中葉閩台文學的深層對接等。
台灣與祖國的文化親緣關係,最先、最直接的就體現為台灣與福建的關係。這是由地理和人文關係決定的。福建和台灣,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為主體而建構起來的社會。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閩,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灣,則是自明末清初開始,才由南徙入閩的中原移民後裔再度大規模遷入台灣。其文化也隨同移民一起,從中原經由福建的本土化發展,再度播入台灣。因此,閩台社會都先後經歷過一個共同的內地化、文治化,實質也就是中原化的過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閩台文化之特徵
第一節 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與區域文學特徵
第二節 閩台文化的地域特徵
一、閩台文化的“海洋性”特徵
二、閩台文化的“邊緣性”特徵
三、閩台文化的“多元反差性”特徵
第三節 閩台文化的核心要素及其中華文化屬性
第二章 海洋意識和遺民忠義傳統——明鄭前後閩台文學的初步遇合
第一節 抗倭靖海眺望台灣
一、海洋:開闊中國傳統文人的視野和心胸
二、中國“海戰文學”的濫觴
第二節 遺民氣節一脈相承
一、鄭成功父子的創作及寧靖王之絕命詩
二、閩台源遠流長的“遺民文學”傳統
第三節 東林後勁鄉愁文學源頭
一、海外幾社與經世思想的經閩入台
二、鄉土文學:盧若騰對民生苦難和閩台文化的反映
三、鄉愁與鄉土、思歸與紮根的辯證
第四節 從割據走向統
一、禁海、遷界和施琅克台.
二、有關海洋及台灣之戰略地位的思考
三、閩人寫閩事褒揚明末忠義
第三章 風土雜詠和儒學教化——清代中葉閩台文學的深層對接
第一節 發現台灣:風土雜詠詩風之流播
一、身心老成的傳統文人與荒莽台灣的遇合
二、描繪台灣潮流中的《小琉球漫志》
三、擴充見聞于海外的《海南雜著》
四、風土雜詠詩的福建淵源
第二節 以閩學為基本傳承的教化
一、從海濱鄒魯到海東鄒魯
二、“追溯高風仰宋賢”,“道延一線合真傳”
三、“閩泉舊族”章甫的理教和詩教
四、理學在竹塹鄭氏家族創作中的投影
第三節 “家族文學”的形成及作用
一、閩台大家族及“家族文學”的形成
二、維護家族穩固和家庭倫理的鄭用錫等人
三、林占梅的家親、族親和鄉梓之情
四、家族園林中的交遊酬唱和切磋磨礪
五、台灣南、北、中的家族性文學群體
第四節 儒學教化對於粗陋民風的疏導
一、《海音詩》:興利除弊的黃鐘大呂之聲
二、《陶村詩稿》:分類械鬥的描述和勸戒
三、儒家教化對於鬼神巫覡之風的糾正
第四章 主戰、內渡和近代變革——割台前後閩台文學的交流互動
第一節 近代閩台反抗外來侵略的“主戰”傳統
一、禁菸、“射鷹”和死戰:鴉片戰爭中的閩人
二、餓死亦不肯為犬羊之奴:鴉片戰爭中的台民
三、牡丹社事件和抗日前奏曲
四、粉碎法夷“據地為質”的陰謀
五、“有詔班師臣不奉”:遭遇割台之厄的台灣軍民
第二節 內渡和留台作家的互動及其民族氣節
一、興盛一時的歌詠鄭成功的詩文創作
二、海峽兩岸的相互眺望
三、沉潛和奮起:台灣文人在閩創作活動
四、留台文人的悲憤和洪棄生等的棄地遺民氣節
五、“擊缽吟”的盛行及其意義和缺失
第三節 走在中國近代變革前列的閩台
一、發展船政、培養經世人才的沈葆楨
二、閩籍近代文化名人:從改革走向保守
三、連雅堂等台灣文人的革新傾向和傳統情結
第四節 閩台詩壇唐宋詩風的起伏消長
一、福建詩壇與“唐宋之爭”
二、“宗唐”與“宗宋”在台灣的傳衍和交融
三、日據中期台灣“宗唐”詩風的再起
第五章 新文化的衝擊和洗禮——現當代閩台作家的雙向環流
第一節 五四新文學的火種東傳
一、五四浪潮中的留廈台灣學生運動
二、賴和在鷺島:確立關心民眾、醫治國病的方向
三、張我軍於廈門:接受五四新思潮的前奏
四、參與左翼革命活動的旅廈台灣作者
第二節 閩籍或經閩入台作家的貢獻
一、郁達夫浸漬閩文化及其台灣之行
二、覃子豪的《永安劫後》組詩和《海洋詩抄》
三、活躍於閩台文壇的雷石榆
四、寫出台灣文學“好樣本”的福州青年歐坦生
第三節 廈大校友中的當代台灣文壇名家
一、推動廈大抗戰劇運的王夢鷗
二、姚一葦:樹立獻身戲劇志向和為人生藝術理念
三、廈門--余光中文學的發祥地
第六章 文化形態和民性特徵——閩台新文學中的歷史、宗教、民俗和語言
第一節 文學反映的閩台歷史及其相互關聯
一、閩台現代文學中的抗倭驅荷民族英雄形象
二、械鬥的惡習及天地會的飲恨
三、閩台作家對於抗日鬥爭的描寫
四、“台灣浪人”在廈門
五、台灣海峽硝煙的升起和散去
第二節 福佬和客家:閩台民性特徵
一、客家人:質樸、保守、剛毅的山地子民
二、福佬人:遵奉“愛拼才會贏”的準則
三、山與海的互補:福佬和客家的交匯
第三節 佛教禪理在閩台文學中的投影
一、閩台佛教禪理文學的特色
二、許地山:佛學義理與親情觀念的融合
三、當代台灣禪理散文
第四節 台灣新文學中的民俗描寫
一、早期新文學中民俗描寫的反帝反封建的雙重意義
二、“皇民化”壓力下保存漢民族文化的曲折手段
三、回歸傳統:當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民俗描寫
第五節 閩南方言在台灣文學中的套用
一、閩南方言的歷史淵源及其與國語的辯證關係
二、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方言辭彙、句法的運用
三、俗諺、歌謠等展現的閩台文化靈魂
四、台灣、閩南、中原:閩台方言的流與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