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鰤

長鰭鰤

長鰭鰤,Seriola rivoliana 鰺科鰤屬的一種魚類。命名者Valenciennes,1833,棲息深度30-160米,是全球性分布的鰺科經濟性魚類,是科號科名F364Carangidae,食用魚類,最大體長160cm。其他中文名有油甘、黃尾鰺。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鰭鰤
  • 拉丁學名:Seriola rivoliana (Valenciennes, 1833)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鰺科
  • :鰤屬
  • :長鰭鰤
  • 分布區域:全球
  • 英文名: almaco jack  
基本信息,英文俗名,瀕危狀態,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基本信息

命名者:Valenciennes,1833
棲息深度:30-160米
中文名:長鰭鰤
有毒魚類:否
科中文名:鰺科
經濟性:是
科號科名: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是
中國大陸名:長鰭鰤
最大體長:160cm
觀賞魚類:否
其他中文名:油甘、黃尾鰺
世界分布:全球性

英文俗名

Rocksalmon;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圓形,腹面圓。脂性眼瞼不發達。主上頜骨寬大,使得上頜之末端呈圓形,且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上下頜各有一寬大之齒帶,鋤骨、齶骨及舌面皆有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18-19。側線無棱鱗。尾柄兩側之肉質棱脊幼時不明顯,隨著成長而逐漸發展。無離鰭。尾柄處有凹槽。幼魚時,頭部具斜暗帶,體側具6條暗帶;中魚時,體側及各鰭呈黃色、橄欖色或黃銅色。頭部斜暗帶仍清晰可見,體側暗帶則已消失;成魚體色變化大,體背褐色或藍灰至橄欖色,腹面銀白至淡褐色。體側另具一條黃色縱帶,但有時不顯。各鰭色暗,尾鰭下葉末端不具淡色或白色緣。棲所生態主要棲息外礁斜坡或外灘,棲息深度可達160公尺或更深之水域。成魚為外洋性底棲魚類,幼魚有隨漂浮物漂游的習性。主要以小魚為食,但亦會捕食甲殼類。
長鰭鰤長鰭鰤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有些溫帶水域亦可發現其蹤跡。台灣東北部、東部及東南沿海可發現其幼魚;成魚則因棲息於外洋較深的水域,較難發現於近海,是偶見之魚種。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拖網、流刺網、圍網、定置網捕獲。肉質鮮美,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煮湯皆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