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陵鄉

長陵鄉

長陵鄉,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位於息縣東部,距離息縣縣城37公里。南和東南以淮河為界,與潢川縣的來龍鄉相望;東以閭河為界,與淮濱縣的新里鄉、蘆集鄉、吉廟鄉為鄰;北與小茴店鎮毗連;西以烏龍港為界,與夏莊接壤。

長陵鄉境東西寬8公里,南北長10公里,呈方形,東南部稍凸,總面積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400畝。下轄長陵村、陳店村、代莊村、居樓村、陸灣村、馬井村、申莊村、王寨村、瓮樓村、謝樓村、楊圍孜村11個行政村,138個村民組,3567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陵鄉
  • 地理位置:息縣東部
  • 人口:28539人
  • 耕地面積:42400畝
  • 總面積:55.5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產業結構,城建,革命傳統,

地理環境

長陵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冷暖適中,適合多種生物生長繁衍。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紅薯、紅麻、花生、油菜、芝麻、豆類等;盛產貓爪草、半夏等中藥材。
長陵鄉行政區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績顯著,初步形成了黃沙開採、果蔬栽培、畜禽養殖、水產開發、中草藥種植等支柱產業。優質雜交水稻和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都在3萬畝左右,並建立了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全鄉有大型沙場4個,日產黃沙上萬方,年效益近兩千萬元,並解決了500多名農村閒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初步建成了3500餘畝的淮河防護林帶,植樹造林總株數達到42.81萬株,高標準、高質量的面積造林達6500畝,森林覆蓋率達15.2%;豬、牛、羊等飼養量達4萬多頭(只),家禽27餘萬隻;全鄉可養殖水面2000多畝,出產的河蟹、甲魚、青蝦、鯽魚、鯰魚、鱔魚、泥鰍、烏魚、海蝦等遠銷上海武漢、南京、信陽、阜陽等大中城市。

產業結構

近年來全鄉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初步形成了黃沙開採、果蔬栽培、畜禽養殖、水產開發、中草藥種植等初具規模的支柱產業,“65002”等優質雜交水稻和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每年都在3萬畝左右,並建立了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初步建成了3500餘畝的淮河防護林帶,面積造林達6500畝,植樹造林總株數達到72.81萬株,2001年貓爪草、息半夏等中藥材的栽培面積曾達到400餘畝,且藥材品質好、藥效高,很受亳州等地客商的青睞。

城建

長陵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淮河上的重要碼頭和軍事重鎮,如今又有信(陽)阜(陽)路貫穿東西,106國道擦邊而過,區位優勢明顯。隨著災後重建工程的完成,長陵集鎮人口達1.1萬人以上,街區面積達到3.96平方公里,“三縱四橫”的集鎮框架已經形成。
長陵地勢低洼易澇,素有“十年九淹”之說,是淮河沿岸的重點受災鄉之一。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沿淮民眾洪澇災害威脅,改善和提高淹沒區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帶動沿淮地區人民民眾脫貧致富,決定對沿淮重點受災村莊進行轉移安置。第一批沿淮灘區災後拆遷安置涉及長陵鄉3個行政村,22個村民組,1331戶,5553人,工程措施是靠崗安置,安置區面積達861畝,工程總投資達7986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263萬元。
災後重建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工程涉及的面廣、量大、情況複雜、矛盾眾多,為了做好災後重建工作,王俊書記親自帶領鄉政府全體工作人員和相關村全體村組幹部整天趴在工地上,克服難以想像的重重困難,2004年底順利完成了災後重建工程。至此,長陵街區面積達到3.96平方公里,集鎮人口達到1.1萬人以上,“三縱四橫”的集鎮框架已經形成,目前小集鎮建設紅紅火火,數百間門面正在開發中。

革命傳統

長陵是紅色革命的搖籃。長陵地處三縣交界之處,水陸交通便利,民風剽悍,民間組織和社團較多,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息縣縣委常駐長陵(1930年—1937年)。《息縣誌》里曾有詳細記載“1927年秋,中共息縣縣委成立,並建立了包信、長陵、臨河、城關、城郊5個區委,潘其國任長陵區委書記,各區(支)委以下黨的基層組織也基本建立起來。長陵建立了如長陵、陸灣、居樓、馬井、王樓等5個基層支部。1930年黨組織力量損失慘重,2月,息縣特區劃歸鄂豫皖邊特委領導,特區區委從包信轉移到長陵,下轄4個區委,有黨員70人。
1938年初,周德成回到息縣後很快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隱蔽下來的臨河、關店、長陵、烏龍集等地的黨員取得了聯繫,中共息縣黨組織在全縣得以迅速恢復。”這裡的民眾不怕犧牲,英勇鬥爭,先後有崔華樓、潘其國、楊保山、朱懷枝、姜增珊、張中學、盧連忠、刑建明等300多名先烈和革命民眾長眠在這裡,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迄今為止中共息縣縣委舊址(劉世信祖房)依然保存完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