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郊區教育志

《長治市郊區教育志》是長治市郊區教育志編審組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長治市郊區教育志
  • 作者:長治市郊區教育志編審組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王正科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介紹:本志記述了郊區教育事業的歷史與現狀。包括幼兒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育行政及管理等。

    作品目錄

    封面
    長治市郊區教育志
    長治市郊區教育志編審組
    圖片
    1989年國家教委授予潞礦江錫惠校長“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郊區職業高級中學教學大樓
    職業高中89屆財會專業班學生,進行定級考試,80%定為普通四級。
    1991年9月國家教委授予潞礦中學教師李書進“優秀教師”稱號。
    職業高中92屆家電維修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裝修電視機
    區委區政府1991年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向集資辦學的先進者授獎
    南垂農技校果樹培訓班學員在實習
    長鋼國小第二課堂活動一瞥
    教育局電教館部分設備
    第一中學在上語音教學課
    實驗國小在美術室上美術課
    1985年9月10日郊區慶祝第一教師節盛況
    安陽幼稚園的小朋友在遊戲
    七里坡國小的小農場
    第二中學校園
    貢村國小德育室
    1990年張莊幼稚園被省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山西省示範幼稚園”
    實驗國小教學樓
    實驗國小儀器室一角
    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關村的國小校址
    民國七年關村國小女班校址
    民國五年關村國小男班校址。
    民國時期關村私塾國小之一。
    黃碾完小五、六十年代的校址(設在天主教堂內)
    針漳國小新貌
    一九五二年南垂完小舊址
    長治市郊區教育志編審組成員合影。
    郊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周漢忠(右二)、局長李富才(左二)同茹成旺(左一)、王正科(右一)同志一起審定志稿。
    一九九三年三月效區教育志稿修訂座談會留影。
    郊區教師進修校教學大樓。
    市人民政府獎給郊區人民政府集資辦學的錦旗
    郊區教師進修校中師專業教育第二期培訓班學員在學習。
    一九九一年五月潞安礦務局一中「春芽」獲得長治市首屆校園文藝匯演一等獎。
    教育局辦公大樓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山西省委書記王茂林(左)長治市委書記光敏視察張莊幼稚園。
    1985年3月25日,山西副省長張維慶(左四)、教育廳長蔡佩儀(左五)、在區委書記田龍(左一)、副區長董何翔(左二)陪同下,視察小化家莊學校時,該村黨支部書記申寶善(左三)向領導介紹了改善本村學校面貌的情況。
    一九八八年九月山西省教育委員會玉岫主任(左二)長治市教育局栗志峰局長(左三)由區教育局長郭增富(左一)陪同視察張莊國小。
    郊區第一中學新貌
    1984年省高等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獎給郊區教育局錦旗一面。
    1992年郊區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省人民政府獎給區政府錦旗一面。
    1994年2月郊區中國小在改善辦學條件中實現了“一無兩有”,圖為山西省人民政府向區人民政府頒發的獎匾。
    1988年6月美國友人韓丁率領的青年訪華團,來我區的張莊訪問,圖為外國友人與張莊國小和幼稚園的小朋友聯歡。
    區職業高中上黨梆子班在實習演出。
    山西省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獎給郊區人民政府的獎旗。
    1984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發給郊區的驗收合格證書。
    故縣國小在進行三算教學。
    實驗國小小樂隊。
    1984年長治市委、市政府獎給區政府的金字匾。
    1991年漳澤電廠學校在長治市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表演“金馬英騎”節目
    郊區教育局獲得長治市首屆校園文藝匯演組織獎旗。
    1991年潞礦二中在長治市首屆校園文化藝術表演的“農家閨女”節目。
    1989年國家教委授予馬廠鄉聯合校長孫迺文同志“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1960年全國在北京召開了群英大會,國務院授予滴谷寺民辦教師張米貴同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獎章(上圖),下圖為省政府頒發的獎章。
    1989年國家教委授予郊區一中教師孫震宙同志“優秀教師”榮譽證書,獎金和獎章。
    1983年教育部授予郭裕宏同志“模範班主任”稱號,右圖為教育部和省政府頒發的獎狀。
    長治市郊區學校分布圖
    前言
    凡例
    目錄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儒學教育
    第一節儒學
    第二節書院
    第三節社學和義學
    第四節私塾
    第五節學堂
    附表一 清代及其以前的私塾情況
    附表二 民國的私塾情況
    附表三 日偽占領時期的私塾情況
    第三章幼兒教育
    第一節任務與目標
    第二節發展概況
    第三節辦園形式
    第四節保育教育
    第五節領導體制
    第六節幼稚園介紹——張莊幼稚園
    第四章初等教育
    第一節民國時期的初等教育(1912~1938)
    (一)民國教育的宗旨、方針
    (二)民國初等教育的基本概況
    (三)、學制、課程
    (四)、兩所高等國小簡介
    (五)、民國時期郊區女子國小情況
    (六)清末民國郊區教會國小情況
    第二節日偽占領時期的初等教育(1939-1945)
    (一)日偽奴化教育的宗旨
    (二)、學校概況
    (三)、學制與課程
    (四)、我與敵之隱蔽鬥爭
    第三節解放戰爭時期的初等教育(1945、10、8-1949、9、30)
    (一)、黨的教育方針
    (二)、學校的恢復與發展
    (三)、學制與課程
    (四)學校教育與政治運動的結合
    第四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初等教育(1949-1992)
    (一)黨的教育方針
    (二)、學校發展概況
    第一階段建國初十七年的初等教育
    第二階段“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初等教育
    第三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初等教育
    (三)學制與課程
    (四)幾所國小介紹
    第五章中等教育
    第一節普通中學
    (一)學校發展概況
    (二)學制
    (三)課程、教材
    (四)長治市郊區第一中學簡介
    第二節師範學校
    (一)發展概況
    (二)學校選介
    1、上黨聯立鄉村師範學校
    郊區教師進修學校
    第三節農、職業中學
    (一)農業中學
    (二)文革中的“五七”農業中學、大學
    (三)職業高中
    甲、區直職業高中
    乙、廠礦辦職業高中
    第四節郊區建國以來大學畢業生、研究生以及取得學位人員名錄
    (一)長治市效區建國以來研究生及取得學位人員名錄
    (二)建國以來效區大學畢業生人名錄
    長治市郊區解放前大學畢業生及留學生人名錄 附表四
    1964年農業中學課程表 (附表五)
    第六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農民教育
    第二節職工教育
    第三節幹部教育
    第四節成人高等自學考試
    第七章教育行政及管理
    第一節清代及以前的教育行政及管理
    第二節民國的教育行政及管理
    第三節解放以來的教育行政及管理
    (一)教育行政機構的沿革及管理
    (二)鄉鎮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第八章教師
    第一節中國小教師簡況
    第二節教師的地位、待遇
    第三節教師的培養與提高
    第九章教育經費
    第一節解放前學校經費
    第二節解放後學校經費
    (一)國撥經費
    (二)集體投入和集資辦學
    (三)勤工儉學
    第十章黨群組織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共產主義青年團
    第三節教育工會
    第四節少先隊
    第五節學生會
    第十一章人物
    一、國家級先進人物
    孫震宇
    張米貴
    郭裕宏
    孫迺文
    李書進
    江錫惠
    二、省級先進人物
    魚海鱗
    劉裕祿
    呂反宏
    李喜元
    牛敦盛
    孟玉英
    崔煥芝
    侯玉山
    宋志勇
    李臘先
    張紅岩
    楊維華
    李林森
    申安明
    郭仁水
    王國珍
    平建軍
    辛德文
    李枝文
    路素萍
    王慶華
    劉玉香
    申珺琴
    李志文
    馮惠芬
    朱永珍
    郭振芳
    蔣玖
    候樹發
    陳三虎
    趙書通
    王山成
    趙文生
    王鳳儀
    鄧江蓉
    袁秋榮
    三、市級模範名錄
    四、獲得省、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滿25年、30年教齡紀念證書、榮譽證書的教師人名錄
    五、中學高級教師簡介
    尹玉坤
    劉裕祿
    楊曉峰
    林明迂
    韓景琦
    孫震宙
    王樹楠
    趙長勝
    程文屏
    孫鳳樓
    六、講師及中教一級教師名錄
    七、國小高級教師名錄
    第十二章大事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